书城励志趁一切还来得及,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16570800000002

第2章 用心体会,快乐就在身边(1)

人世间许多东西都不易获得,比如金钱、名利、地位等等。但有一样东西,要想获得它却很简单,因为它源自于人的心灵,只要你的心灵不复杂,那么获得它也就轻而易举。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发现不了它,这就是——快乐!

快乐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的快乐,是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感觉所赋予的。

这种快乐的感觉是属于自己的。你自己认为快乐就快乐,你认为不快乐就不快乐,关键取决于你是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爱情的王国里,最吸引人的不是妖艳的玫瑰,也不是振振有词的誓言,而是对彼此的真切关怀,以及由此而生的快乐感觉。在现实的生活中,最令人向往的不是华丽的房屋,也不是令人垂涎的美食,而是让人无忧无虑的享受生活所带来的快乐感觉。所以,快乐是一种感觉,它源自心灵。

在古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年寒冬,一个财主的公子和一个非常柔美贤淑的女子结婚了。但新婚没有几日,这公子就觉得夫妻生活很是乏味,要休妻。但财主不准,公子没办法就和其妻常常打闹。

一日晚饭后,两人又吵闹起来,公子打完了妻子又把室内的东西砸了一堆,长啸一声悲怆地说:“我的命好苦啊!”而妻子也委屈地在墙角里伤心哭泣。此时,他俩好像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这时,一个衣衫破烂饥肠辘辘的乞丐悄悄走到财主的马棚里。乞丐偷吃了喂马的豆饼,填饱了肚子;又用喂马的草料把自己的身体盖起来,身上也不冷了。他感到头上有些凉风,就把旁边一个给牲口喂食的瓢扣在头上,于是头上的凉风也没有了。乞丐觉得自己此时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竟悠悠然唱起了小曲儿。最后他竟然慨叹:“我身披马草头戴瓢,丢下那些穷哥们可怎么着?”

快乐好比一只蝴蝶,你若伸手去捉它,往往会落空;但如果你静静地坐下来,它反而会在你身上停留。幸福快乐是一种感觉,财主的儿子有宽敞的房子住,有锦衣暖裘穿,有美味佳肴吃,有柔美贤淑的娇妻相伴,仍悲怆自己的命苦。而乞丐却因为生活境遇的一个小小改变而变得快乐起来,不禁让人钦佩。

一名养路工在五年内先后经历过儿子大学落榜、妻子患重病住院半年、父亲去世、家中最值钱的东西被盗、在马路上工作时被汽车撞断胳膊。

如果你不认识他,你可能会为他担忧,觉得这人的日子快没法过了,但他的同事们却知道,他依然很快乐。

养路工的生活清贫而又忙碌。冬天,他要踩冰冒雪上路;夏天,他得头顶烈日施工。收入不算很高,只可以维持家用。他的妻子没有工作,儿子刚刚踏入社会,四处打工。但是,在单位里,在同事面前,每次谈到家里的事,养路工都显得满足,他会告诉你:我老婆这人特贤惠,有一次,我们只剩下一块钱了,她居然还要上菜市,买回一把青菜、一把韭菜和一根黄瓜,做出丰盛的晚餐,而且,韭菜还没有用完,她腌了一部分,第二天早上吃稀饭就有了咸菜!哈哈!

在别人看来,这名养路工的笑容饱含着辛酸,因为他说话的时候,胳膊还没有恢复,得用布带吊在胸前。在正式回到工作岗位前,每月的奖金是拿不到的,但他不在乎,也不去走后门找领导要求额外的照顾,每天都是乐呵呵地上班,笑眯眯地下班。

一天,他的妻子上单位来了,说:“儿子来电话,要求紧急支援一百块钱!”他哈哈笑道:“我敢打赌——这小子谈恋爱了!工资不够花,要老子掏钱帮他买玫瑰哟!”妻子说:“我没现钱。”他叫道:“各位,谁救个急?儿子结婚那天,我请他当媒人!”鉴于他一向乐观、可靠的品性,同事们很快凑足一百元给他。

后来得知的事实是:儿子当时又失业了,需要一点生活费。

在一次本行业评选“公路卫士”的活动中,这名养路工以高票当选了。在介绍各自事迹的巡回演讲会上,这名养路工谈起如何克服困难,忠诚于本职工作——

大家都以为我是个快活人,其实,我很累,很多快乐都是假装的。

儿子大学落榜时,如果我不保持乐观,对他、对我、对老婆,都会产生更大的打击;父亲去世时,我的内心一度空荡荡的,但人死不能复生,我只得迅速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家中被盗,那是人祸,我自己也有防范不严的责任,怨天尤人不管用,还是开口笑吧;而胳膊被撞断后,我告诉自己,趁这个时候好好休息休息……我不能垮掉,也不敢垮掉,我要快乐!当我没有足够的钱购买快乐的生活,我们更应该笑!笑是免费的,快乐的感觉会伴随我们渡过许多难关……一个人的快乐并不是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快乐无国界。

快乐的词汇里没有贫富,尊卑,权势之分。快乐来源于每个生灵最美好的天性。小时候我们拥有最多的快乐,因为纯真。现在我们想拥有快乐还要找寻这份纯真,这份快乐是自己给的。快乐是人们内心对于周围环境甚至整个世界的感觉,是人生最宝贵的调味品。快乐能使人充实,迎接美好未来。

快乐是一块神奇的魔方

快乐就像是一块魔方,能给任何年龄的人带来勃勃生机和活力,能让萎靡者发现生命的动力,让默默耕耘者在无意中收获,让脆弱者变得坚强,让强者更富有韧性,让智者在哲理中享受。

快乐是一剂良药,它能拯救不幸于水火之中,从而给人带来幸福和健康。斯勃墩形象地指出了快乐的重要性,他说,快乐的心地,乃是百代不散的筵席。快乐就是人生盛宴上的美味佳肴。我们应当感谢每一位摄影师,因为他们在摁动快门的一刹那,总会不失时机地提醒我们:笑一笑——美妙的瞬间定格为永恒,快乐的微笑是人生最亮丽的风景。

传说在天堂上的某一天,上帝和天使们召开了一个头脑风暴会议。

上帝说:“我要人类在付出一番努力之后才能找到幸福快乐,我们把人生幸福快乐的秘密藏在什么地方比较好呢?”

有一位天使说:“把它藏在高山上,这样人类肯定很难发现,一定要让他们付出很大的努力。”

上帝听了摇摇头。

另一位天使说:“把它藏在大海深处,人们一定发现不了。”

上帝听了还是摇摇头。

又有一位天使说:“我看呐,还是把幸福快乐的秘密藏在人类的心中比较好,因为人们总是向外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快乐,而从来没有人会想到在自己身上去挖掘这幸福快乐的秘密。”

上帝对这个答案非常满意。从此,幸福快乐的秘密就藏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有人说,让心情开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打开自己郁闷的心房,让阳光进来。凡事只需换一个角度,我们的生活就会永远充满阳光。

说到快乐,无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竭诚欢迎,恨不得抓到自己的手下,方肯罢休。说到“苦”字,皱眉吐舌,一若不共戴天,避之唯恐不及。世俗所好,可叹!可悲!孰知乐就蕴藏在苦中。不受折磨之苦,无从得自由自在之乐。俗语有云:“不受苦中苦,难得甜上甜。”又说:“苦尽甘来。”“不受难,不成佛。”都是说明苦中求乐,才是真乐的意义。

托尔斯泰在他的散文名篇《我的忏悔》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人被一只老虎追赶而掉下悬崖,庆幸的是在跌落过程中他抓住了一棵生长在悬崖边的小灌木。此时,他发现头顶上,那只老虎正虎视眈眈,低头一看,悬崖底下还有一只老虎,更糟的是,两只老鼠正忙着啃咬悬着他生命的小灌木的根须。绝望中,他突然发现附近生长着一簇野草莓,伸手可及。于是,这人拽下草莓,塞进嘴里,自语道:“多甜啊!”

生命进程中,当痛苦、绝望、不幸和危难向你逼近的时候,你是否还能顾及享受一下野草莓的滋味?“苦海无边”是小农经济的哲学,“尘世永远是苦海,天堂才有永恒的快乐”是禁欲主义者的言论,苦中求乐才是快乐的真谛。

心理学家指出,每个人都具备使自己幸福快乐的资源,像谦虚、合作精神、积极的态度,还有爱心。这些特质几乎都可以在每个人的身上找到,只是许多人没有把这些“幸福快乐的资源”运用好。而且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改变思想去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我们每天遇到的事物,都包含成功快乐的因素,取舍全由个人决定。因为所有事情和经验里面,正面的和负面的同时存在,把事情和经验转为绊脚石或者是踏脚石,由你自己决定。

用心去感受身边的风景

幸福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协调,一个人幸福与否,过得好不好,最终都得回归自我,都得听从心灵的声音。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

一个人只要不看重财富的积累,而是用心去体验生活,那么,对生活的感受会是幸福美好的。

走过施工中的街道,有人会皱着眉抱怨:“挖!挖!挖!无处不挖!不乱挖马路就没事做是不是?”有人却能如常地过日子,不会因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使心情受到影响。

生活不可能尽如人意,总为不尽如人意的事情生气,是跟自己过不去。改换一个角度、观念去看待造成你不便的人或事物,也许你就不烦了。如此,生活便会少了不悦,而多出美好。

一个渔夫住在海边数十年,从没离开过渔村。一名都市来的钓客问他:“你不觉得一辈子呆在这里,很没意思吗?”渔夫回答:“怎么会?我每天都在享受不同的生活!”一位病人长期卧床,一直呆在医院里。

他的亲人问他:“整天躺在床上,很无聊吧?”他回答:“不!我虽躺在小小的病床上,但却能看见常人看不到的万千风景!”

生活是靠内在心灵去感受,而非全靠外在物质构成,就如一片叶子飘落,你能看见其中的诗情,也能看见其中的哀愁。用包容、豁达的心情看待世事,即使身处生命的低谷,也能觉察、感受到人世的美好。

成功的人生,不该只看重物质成就而累积财富,全心打拼事业,待走到生命终点,回首观望,是失掉了一切?还是收获良多?人为什么活着,说到底是为了体验、创造一个完美的自我,享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快感,并为后来者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传统。

一位被很多人认为很成功的企业家,临终前说了一句话:“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我有这么成功的事业,事业剥夺了我与亲人相处的很多时间,剥夺了我品味生活的很多时间,也等于剥夺了我一辈子的岁月,以致于我的人生成就少得只有一项‘成功的事业’了。”这样的人,一生都从未对生活有过什么感受,因为他从未感受过生活。

只要不看重财富的积累,而是用心感受生活,那么,对生活的感受会是幸福美好的。

其实,幸福是一种绝对自我的感觉,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协调,一个人幸福与否,过得好与不好,最终都得回归自我,都得听从心灵的声音。只要你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你就是幸福的。

美国《幸福》杂志曾在征答栏中刊登过这么一个题目:假如让你重新选择,你做什么?一位军界要人的回答是去乡间开一个杂货铺;一位女部长的答案是到哥斯达黎加的海滨经营一个小旅馆;一位市长的愿望是改行当摄影记者;一位劳动部长是想做一家饮料公司的经理。几位商人的回答最是离奇:一位想变成女人;一位想成为一条狗;更有甚者,想退出动物的世界,化为植物。其间也有一般老百姓的回答,想做总统的,想做外交官的,想做面包师的,应有尽有。但是,很少有人想做现在的自己。

人有时就是这样矛盾。本来活得好好的,各方面的环境都不错,然而当事者却常常心存厌倦。对人类这种因生命的平淡和缺少激情而苦恼的心态,有时是不能用不知足来解释的。

我曾对住在森林公园的一对夫妻羡慕不已,因为公园里有清闲的空气,有大片的杉树、竹林,有幽静的林间小道,有鸟语和花香。然而,当这对夫妇知道有人羡慕他们的住所时,却神情诧异。他们认为这儿没有多少值得观光和留恋的景致,远不如城市丰富有趣。

当时,我的感觉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这对夫妇对这儿太熟悉了,花草树木,清风明月,在他们漫长的日子里,已不再有风景的含义,而是成为习以为常的东西。《幸福》杂志上的那些部长、商人及平民百姓们,之所以不愿做现在的自己,与住在森林公园的那对夫妇一样,是对长期拥有的那片风景,已经习以为常,风景已不再成其为风景了。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感动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过你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激怒你,这时,人就需要寻找另一片风景。

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追求知识,挣脱旧我,纯洁精神,净化灵魂,升华自己。其实,深究其根源,也是因为熟悉的地方已没有风景了。

返璞归真,不与别人攀比

老子提倡返璞归真,而返璞归真不是有意逃避,也不是当做不做,而是以不做作、不执著的态度去做。无欲则刚,所以无为而无不为。

攀比,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争职位的高低,争资金的多少,争能力的好坏……可是到头来,人们最终又得到了什么呢?

答案是:争到了一身烦恼,以及疲倦与痛苦。

古希腊哲学学会主席不幸辞世,必须要选出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来做他的接班人。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最有资格继任的当然就是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