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办事的艺术全集
16561200000039

第39章 说话办事迎来送往的艺术(1)

人与人之间在社交上迎来送往的事很多,大家似乎都墨守着这样一条成规:“有来无往非礼也。”彼此礼尚往来,和气共事,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其乐也陶陶,其意也融融,这正是人人都向往的友善温和气象。但迎来送往必须以礼为先,倘若无礼而为之,则定会以非礼而报之。礼相当于一个悦人的彩球。你抛过来我便会抛过去,否则,如果你抛的是个伤人的球,那么,对方也会回敬你一个同样的球。所以,迎来送往也是一门很机智的学问。

自己配药自己吃

——对付不自量力者的技巧

有句俗话叫“小人得志,咬牙放屁。”说的是有些势利小人,因为卖身投靠取得了一点地位,或走了几天旺运赚了两个臭钱,于是乎便头重脚轻不知天高地厚,动不动就颐指气使,好像任谁都不如他似的。其实越是这样的人,越说明他们缺乏修养。因为真正有点涵养的人是不会这样乍乍乎乎的。所以,针对这种浅薄之辈,用不着气恼伤身。俗话说“常穿着袍子,没有会不着的亲家”,一旦找着机会,便可以让他尝尝“咬牙放屁”的苦头。

有一次德国著名的钢琴家库勒克应素不相识的富翁白林克之请,参加一个宴会,宴会中间,主人请他弹琴,钢琴家不便拒绝勉强弹奏一首。

事后他了解到白林克原来是个皮鞋匠,暴发后便经常举行宴会,巴结上流人物,抬高身价。

不久钢琴家也举行宴会,除了文坛名人外还请了暴发户白林克和那天出席宴会的一些阔少和小姐。

饭后,库勒克捧出一双破旧的靴子递给暴发户白林克:

“请您帮忙补补,”白林克惊奇地问:“这是什么意思?”库勒克说:“我是钢琴家,你是皮鞋匠,上次宴会,你叫我当众表演我的看家本领,这一回你也要当众表演你的看家本领。”

一句话把白林克说得无地自容。

这种回敬的分量可以说是够重的,一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但没办法,这叫咎由自取。常言说,自己配药自己吃,谁让你当初强人所难了呢?尤其是“看家本领”一词,简直就像一枚重磅炮弹一样直打得白林克体无完肤。有道是“猪尿泡打人——臊人皮”。白林克当初之所以敢向库勒克提出挑衅,其主要原因就是他觉得去了修鞋一词,他完全有能力与库勒克把地位拉齐,而库勒克却偏偏往他最疼处捅,专门把白林克修鞋的问题拿来与自己的专长相比,结果,像田忌赛马一样,一下子把白林克从五里云端拉了下来,一落千丈,显了原形。

其实钢琴家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让暴发户修鞋,他只是想借此来压一压他嚣张的气焰。事实上,这样的人也确实应该如此教训他们一下,不然,乌鸦落到面缸里,反过身来笑人黑,实在叫人有些气愤难平。

自不量力的狂傲者往往自命不凡,以为自己是旷世之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一个下属狂妄到了这种地步,那真是叫管理者头痛。对待这种下属,需要肯定他的成绩,适当安抚迁就,但也不能一忍再忍,一让再让,否则,他可能会忘乎所以。适当的时候管理者必须对其威慑一次,让他有所畏惧。

尉迟敬德,原在义军宋金刚手下,后归李世民,为唐朝开国大将,屡立战功。为人鲁莽骄悍,却又忠正刚直。

一次,唐太宗与吏部尚书唐俭下围棋,唐俭抢先占据有利位置,与太宗发生争执。太宗一时动怒,就下令把唐俭调出中央,贬为潭州刺史。但仍余怒未消,便对尉迟敬德说:“唐俭轻视我,我想把他杀了,你替我作证,就说他对我有怨气,出口不逊。”第二天,唐太宗便让尉迟敬德和唐位当面对证,敬德叩头至地,说:“我确实没听说过。”唐太宗反复再问,还是这样回答。唐太宗一怒之下把手上的玉板摔碎在地,拂袖入内。

但尉迟敬德依仗自己有功,便骄傲放纵自己,经常盛气凌人,招致同僚们不满。曾有人告他谋反,唐太宗倒不轻信,找来问询是否当真。敬德说:“臣随陛下讨伐四方,身经百战。如今幸存者,只有那些刀剑底下逃出来的人。天下已经平定,臣子会谋反吗?”说着把衣服脱下扔在地上,露出身上的累累伤痕。唐太宗李世民只得好言好语安慰敬德一番。

可尉迟敬德骄纵成性,毕竟难改。一次太宗大宴群臣,尉迟敬德和在座的人较短长,争论谁是长者,一时性起,竟然殴打了白城王李道宗,弄瞎了道宗的一只眼睛。皇上见敬德如此放肆,十分不悦而罢宴。唐太宗便对敬德说:“我要和你们同享富贵,而你却居功自傲,多次犯法。你可知古时韩信、彭越如何被杀?那并不是汉高祖的罪过。”尉迟敬德这才有些惧怕,从此以后,行为才有所收敛。

尉迟敬德这样骄横却又正直的人,必须施之以恩,使其感动,但又必须抓住其弱点,给予其适当的恫吓,起到威慑的作用。为感慨唐太宗李世民驯服悍臣尉迟敬德之事,有诗叹曰:“居功悍将气凌人,明主恩威驯养臣。巧借韩彭喻今古,尉迟醒梦汗淋淋。”

像尉迟恭这样的武将,虽正直不阿,但也往往有行为粗暴、头脑简单的缺点,根据其性情因势利导施法威慑,还是必需的。唐太宗可说管得恰如其分。

现实中,自以为有点功劳或名气就自不量力的耍威风,对于这种人只要像唐太宗一样针锋相对,以牙还牙,便足以令其慑服了。

借个因由灭气焰

——对付狗眼看人低的技巧

社会上有些人在说话办事时总是太注重外表,好像一个人的外表就能够代表一切似的。不错,古人是有“远敬衣帕,近敬钱财”之说,但殊不知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一些狗眼看人低的势利小人一次次地栽了大跟头。

1926年,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由于工作繁忙,常常一个多月才理一次发。

一次,他路过闹市区一家颇为讲究的理发厅,就信步走了进去。

理发师见他身着一件灰旧长袍,脚穿一双旧布鞋,就冷冰冰地招呼他坐下,然后便胡乱地剪了一通,不到十分钟就理完了。鲁迅并不说什么,随手抓了一把钱给他就走了。理发师数了数,竟比规定的价钱多了几倍。

过了一个多月,鲁迅又来到这家理发厅,恰巧又碰到了那位理发师。鲁迅虽然还是那身打扮,但却受到热情的招待。那位理发师又是献茶又是递烟,理发时也格外细心周到。他原以为鲁迅一定会给他更多的报酬,谁知老先生只按价点钱,分文也没多给。

理发师硬着头皮问:“先生,这次您给我的钱怎么还没有上次的多?”

鲁迅不无讥讽地说:“道理很简单!你上次给我乱剪,我就乱给;这次你给我认真地剪,我当然要认真地给了。”

相对来说,鲁迅这是客气,因为鲁迅毕竟是文人,不像一般人那样粗俗不堪。这样的事,艺术大师徐悲鸿也曾遇见过。

一次,北京的一位大人物想请著名的画家徐悲鸿为他画一幅像。

登门求画,一怕有失身份,二怕遭到拒绝,脸面上不好看,于是煞费苦心,决定宴请徐悲鸿一次,准备在宴会上提出这个要求。

这一天,徐悲鸿徒步来到这位大人物的官邸,随着前来赴宴的人群走进客厅。

那些西装革履的先生走进客厅时,接待人员点头哈腰,捧着笔砚请他们签名留念;而徐悲鸿进来时,他们误以为是随从,根本不予理会。

过了一会,梅兰芳走进客厅,大人物和其他来宾都走上前迎接。

梅兰芳却径直走向一直被冷落的徐悲鸿。

大人物故作谦恭地问:“梅先生,这位是……”

梅兰芳说:“怎么,你还不认识?他就是画法研究会导师徐悲鸿先生啊!”

大人物这才恍然大悟,连声说:“失礼了,失礼了!”

徐悲鸿站起身来说:“我本来就不是来赴宴的,而是来对你的盛情表示感谢的。”说完告别梅兰芳,扬长而去。

一进家门,正在吹箫的妻子蒋碧微立刻放下萧,奇怪地问:“悲鸿,你怎么回来得这么快呀?”

“我觉得那里空气不干净,不愿意久呆。”

其实,徐悲鸿也还算是客气的。虽说他也给了对方以警戒,但毕竟还没有让他们十分难堪。同样的问题,木工的祖师鲁班就处理得很特别。

鲁班有个徒弟,跟鲁班学艺二年,自以为很了不起了,便提出提前出徒,而且,言行之中对鲁班有不敬之意,鲁班没吱声,也就放其出徒了。谁知徒弟走后,却发现鲁班院里照常有两个人的拉锯声,他很纳闷,回去偷趴门缝一看,发现鲁班竟做了一个木头人拉锯,这才知道自己技术仍旧没有师傅高,于是他又厚着脸皮去找鲁班,要鲁班教他做木头人的技巧,鲁班答应了,让他自己去照着木头人量尺寸,他一切都量好了,又照着鲁班做的原样,做了一个,可是,任他怎么调理,那木头人却不能像师傅的一样与他拉锯,无奈,他又去问鲁班:“师傅,我做的木头人为什么不能拉锯呢?”鲁班说:“你不量了吗?”徒弟说“量了。”鲁班拿起木头人看了看说:“啊,怪不得呢?你只量了四肢和手脚却没量(良)心哪!”徒弟听了后,惭愧地走了。

中国人不讲究施恩图报。但是中国人又最恨忘恩负义的人。所以,凡遇有忘恩负义之徒,多半也采用借个因由损损他的办法。

从前,有个县官得了重伤寒,经许多大夫医治越治越重,眼看就要断气了。这时街上来了一位手摇串铃的大夫。这位大夫一边摇铃一边喊:“俺姓刘,名芳,号胜仙,世代祖传,专治伤寒,药到病除,起死回生!”

县官的亲属觉得病人反正没啥指望了,就把刘芳请了进来,让他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这位大夫还真有两下子,他给县官扎了几针,病情当下就好转了,接着刘大夫又开了几付药,病竟完全好了。

县官的病刚好没几天,上司来了公文:提升他为州官,限三日之内办好手续走马上任。于是,上任这天,县官派人给当地的大小官吏、绅士、富商、知名要人等一一送去请贴,邀请他们前来赴宴。惟独忘了刘胜仙。

所有被邀之人都来了,一个个长袍马褂,还有金银珠宝等厚礼,真个是车马盈门,他们一来祝贺县太爷病愈,一来恭贺县太你荣升,好不热闹。

当然,每来一位宾客,县官也都亲自应酬和照应,因此说忙碌个不停。正午时分,待各位宾客到齐以后,县官又吩咐道:“各府上柜上的财东、掌柜、老爷先生们请到正厅入席,陪同前来的家人随从或晚辈们到西厢就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