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相处必须保持一种利益平衡关系。利动则心动,利聚则心聚。利是平衡人情的筹码,有人善用这个筹码,有人则被这个筹码所绊倒。聪明人总是把这个筹码抛来抛去,搞得一些人追随不舍。
那么,何时才能抛出这个利益筹码呢?当然是在别人需要迫切之时,这是说话办事施恩取悦的最好时机。
适时送上顺水人情
——凝聚人心的技巧
俗话说,豁不出孩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说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付出。当然这个付出不单单是物质上的,有时也需要感情上的,你给对方多少感情,对方也会给你多少感情,要想在社会上把事情办成,必须与很多人建立感情,必须学会“凝聚人心”,民俗更多用“收买人心”。
“收买人心”,听起来叫人有点不自在,有一种被人玩弄之感。
其实则不然,人心必须收买,才能为你所用。但收买人心必须讲点技巧和手段,让对方甘愿把自己的心卖给你,这样才能收到“为我所用”的效果。只是有人手段高些,有些人手段差些罢了。
豁不出孩子打不住狼,关键是豁出孩子。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他要付出很大的牺牲。
春秋战国时,孟尝君派他的门客冯谖去薛地替他收债。临走时冯谖问孟尝君:“收完债买些什么回来?”孟尝君说:“看我家少什么就买什么吧!”冯谖到了薛地,召集所有向孟尝君借债的人来。核对借据以后,就假传孟尝君的命令,将所应收债钱统统赐给了借债的人,然后将借据全部烧掉了。薛地的百姓都呼“孟尝君万岁”。冯谖很快返回了齐国,孟尝君奇怪他怎么回来得这么快,问道:“债都收完了吗?”冯谖说:“收完了”。孟尝君又问:“买了什么回来?”冯谖说:
“您说看您家所缺少的买,我看你房中藏有大量珍宝,外面犬马很多,美女也无数。只有一件缺乏,那就是义,所以我就私自决定为您买了义回来。”孟尝君不以为然:“买义有什么用?”冯谖说:“目前您只有薛这一小小的封地,但却不爱护薛地的百姓,只知从那里取利。因此,我假托您的命令把借债都赐给了百姓,烧掉了借据,百姓们都非常感激您,这就是我为你买的‘义’。”孟尝君此时不明白怎么回事,心中不大高兴。
一年以后,齐王疑忌孟尝君,就免了他的宰相,让他到薛地去。
结果薛城的百姓扶老携幼,远远的都来迎接他,这时孟尝君才明白了冯谖买“义”的深意。
大同小异,作为领导者,身边没有一两个忠士是不行的。所以,领导者都习惯采用收买人心的方法来获得他人的忠诚。
秦穆公就很注意施恩布惠,收买民心。一次,他的一匹千里良驹跑掉了,结果被不知情的穷百姓逮住后杀掉美餐了一顿。官吏得知后,大惊失色,把吃了马肉的三百人都抓起来,准备处以极刑。秦穆公听到禀报后却说:“君子不能为了牲畜而害人,算了,不要惩罚他们了,放他们走吧。而且,我听说过这么回事,吃过好马的肉却不喝点酒,是暴殄天物而不加补偿,对身体大有坏处。这样吧,再赐他们些酒,让他们走。”过了些年,晋国大举入侵,秦穆公率军抵抗。这时有三百勇士主动请缨,原来正是那群被秦穆公放掉的百姓。这三百人为了报恩,奋勇杀敌,不但救了秦穆公,而且还帮助秦穆公捉住了晋惠公,结果大获全胜而归。
看来,领导跟下属办事也要学会收揽人心,只有笼络住了下属的心,才能更好地让下属心甘情愿地为自己效力。
战国初期名将吴起,就很懂得收揽人心的技巧。
有一次,军中一位士兵生了脓疮而痛苦不堪,吴起看到这种情况,俯下身去用嘴把脏乎乎的脓血吸干净,又撕下战袍把这个士兵的伤口仔细包扎好。在场的人无不为大将军的举动而衷心感动。
这位士兵的老乡后来将这事告诉了士兵的母亲,老人听后大哭不已。
为什么?别人以为老人是感动所至,而老人的回答却出乎意料。
她说:“其实我不是为儿子的伤痛而哭,也不是为吴将军爱兵如子而哭。前年,吴将军用类似的做法用嘴吸过我丈夫的脓血。后来在战争中,我丈夫为报将军的恩德,奋勇作战,结果死在战场上。这次又轮到我儿子,我知道儿子又命在旦夕了。我为此而哭。”
这位老妇人从自身以往的经历中,知道这种收揽人心的办法,可以使人为他献出生命,因而对儿子的命运有不祥的预感。你看这吴起厉不厉害?
“士为知己者死”,这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句话,从人心收揽术上说,成功的秘诀也就在此,做到让士感到自己是“知己”,那在人心收揽上就达到一种最高的境界了。这一点,对于当今的领导者提高与下属的办事能力有着深刻的启示。
从古至今,凡成功者没有不会用人的,而用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得到下属的心。
一次,宋太宗在北陪园饮酒,臣子孔守正和****侍奉酒宴。二臣喝得酩酊大醉,互相争吵不休,失去了臣下的礼节。内侍奏请太宗将二人抓起来送吏部去治罪,但是太宗派人送他们回家去了。
第二天,他俩酒醒了,想起昨晚酒后在皇上面前失礼,十分后怕,一齐跪在金銮殿上向皇帝请罪。宋太宗微微一笑,说:
“昨晚,朕也喝醉了,记不得有这些事。”
宋太宗托辞说自己也醉了,不但没有丢失皇帝的体面,而且使这两个臣子今后也会自知警戒。宋太宗装糊涂,既表现了大度,又收买了人心。
应该说,所有高明的领导都很善于向下属送上顺水人情,如此下属便会“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有一次,齐威王和魏惠王一起到野外打猎。魏惠王问:“齐国有宝贝吗?”齐威王答道:“没有。”魏惠王听后得意地说:“我的国家虽小,尚且有直径一寸大的珍珠,光亮能照到车前车后十二辆车,这样的珠子共有十颗,难道凭齐国如此大国,竟没有宝贝?”
齐威王别有意味地回答道:“我用以确定宝贝之标准与您不同。我有个大臣叫檀,派他守南城,楚国人就不敢来犯,泅水流域的十二个诸侯都来朝拜我国。我有个大臣叫盼子,派他守高唐,赵国人对着徐州的北门祭拜求福,赵国人从徐州的西门迁移而求从属齐国的有七千多户。我有个大臣叫种首,派他警备盗贼,做到了路不拾遗。这四个大臣,他们的光辉将光照千里,岂止十二辆车呢?”
这段话既是对魏惠王有力的回答,使他羞愧难言,同时更是对自己臣下的极好赞扬。正是通过诸如此类巧妙得体的赞扬,齐威王在笼络人心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使一大批诸如田忌、孙膑、淳于登等杰出人才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于是,齐国大治,出现了“坐朝廷之上,四国朝之”的局面。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做法仍有实用价值。因为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需要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与肯定,而你发自肺腑,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是对别人热情的关注、诚挚的友爱、慷慨的给予和由衷的承认,必然会起到鼓励的作用和引发感激的心理效应;甚至他会把你当成知己,得到类似“士为知己者死”的报效。
俗话说得好,人心都是肉长的。一个感到别人对自己友好并尊重自己的人,是不会以怨报德的。给人面子,等于凭空借给了别人一笔人情债,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从以上所举的几个案例中已经不难看出,争取下属的忠心,重要的也是心与心的沟通,“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就是一种心灵与情感的回馈定律。
得饶人处且饶人
——用人勿嫌的技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但有过者未必都是不能使用之人。关键是你能不能发挥他们的长处和合理利用他们。如果你想获得事业成功,那么你就应不计前嫌,把那些因犯过错误感到自卑或者平常不把你放在眼里的人大胆地加以利用。这时,你会发现他们发挥出来的作用将是你想像不到的。
建武元年,刘秀在荥阳称帝时,只拥有黄河以北的部分土地,攻占的多是些中小城市。刘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不会满足于一隅偏安。即位不久,他亲率大军由黄河北岸的怀县出发,沿河而上,包围了黄河南岸的洛阳。光武帝刘秀坐镇与洛阳一河之隔的河阳,指挥围攻洛阳的战斗。
洛阳地处中原,在西汉时期就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有着重要地位,是兵家必争之地。洛阳守将朱鲔,原是绿林起义军的将军,更始皇帝刘玄称帝时,拜为大司马。此时刘玄已投降赤眉军,但朱鲔仍然坚守此地。洛阳城高墙坚,粮草充足,加上朱鲔固守,刘秀大军围攻三个月终不能破城,不免心中着急。正为此烦闷之时突然想起了大将岑彭。岑彭在王莽新朝时,是棘阳县令,刘?攻克宛城时被俘。当时刘玄主张杀掉他,被刘?说情救下。后一直在刘?手下。不久,刘?被刘玄杀害,岑彭就当了朱鲔的校尉,曾在战斗中杀死王莽的扬州牧李圣,占领了淮阴城,被朱鲔推荐为淮阴都尉,因此,岑彭和朱鲔之间有过一段交情。
刘秀将岑彭召来皇帝行辕,将意欲派他去劝降朱鲔的意图说完,岑彭欣然接受了任务。他来到洛阳城下,高声叫道:“请禀告朱将军,故人岑彭求见!”守城小校立即通报了朱鲔。朱鲔心想,岑彭现为刘秀大将,这时候到此,莫非是劝降吗?便身着战袍,站在城头之上。二人互道别情以后,岑彭接着说:“过去,我有幸追随麾下,又承蒙将军提拔,常思报恩。如今赤眉已下长安,更始刘玄败亡。光武皇帝陛下受天之命,平定燕赵,尽有幽燕,百姓归心,有识之士纷纷来投。今陛下兵临洛阳城下,正是将军建功之时。天下重归于汉乃大势所趋,将军为什么还坚守这座孤城呢?”朱鲔俯下身,十分恳切地说:“足下所说的道理,我自然领悟。只是三年前大司徒刘?被害我也曾参与谋划;后来刘玄遣萧王北伐,我又出面谏止。所以在萧王面前,我是个有罪的人,怎能奢望萧王的宽恕呢?”
岑彭返回河阳,把朱鲔的顾虑告诉刘秀。刘秀听后笑了笑说:
“欲建大事者,岂能记人小怨?朱将军若肯献城来降,官爵均可保留,何谈诛罚?”然后,刘秀又手指黄河诚恳地说:“我以河水为誓,决不食言!”岑彭上马重回城下,把刘秀的话转告朱鲔。朱鲔从城上缒下一条绳索,说:“你讲的若是真话,就请顺此绳爬上城来。”岑彭毫不迟疑地抓住绳子,才爬了一段,朱鲔就在城上说:“足下勿登,我信服就是!容我准备一下。”
五天以后,朱鲔对守城的部下说:“我先去探望虚实,你等仍旧守城,如我不归,尔等率军南下頧辕,投奔郾王尹尊。”尹尊是刘玄所封的郾王。同时受封的还有朱鲔。但朱鲔反对刘玄封异姓王,自己也曾拒而不受,才改为大司马,可见朱鲔对汉朝是十分忠诚的。他安排好之后,单骑来至汉营,先见岑彭,并自缚其身,由岑彭带至刘秀行辕。刘秀正坐在榻上,见二人来到,急忙起身迎接,并亲去其缚,朱鲔跪在地上,说道:“臣知有罪,望陛下宽恕。”刘秀忙把朱鲔扶起,并为他掸去膝上的尘土,宽容地说道:“为主尽忠,何罪之有?请将军再勿这样说,今能与将军共同匡复汉室,真是社稷之幸,天下之幸。”
刘秀忙命准备酒宴,赐朱鲔同饮。席间,谈笑甚欢,不知不觉中,朱鲔的顾虑全部消除了。宴罢,刘秀命令岑彭,“请延尉送朱将军过河,然后请朱将军自归洛阳。”朱鲔回到洛阳,与诸将言刘秀不记旧怨,宽厚大度是位圣明的英主。诸将都十分高兴。第二天,朱鲔率全体守城将士向刘秀投降,被刘秀封为平狄将军,扶汉侯。
刘秀曾说:“我治理天下,想行以柔术。”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对下属很少以刑杀立威。刘秀领兵攻下邯郸,杀死守将王郎以后,缴获了不少文件,其中有几千封刘秀部下给王郎的书信。
这些人怕刘秀为此惩罚他们,因此惶惶不可终日。但出乎意料之外,刘秀没有那样做。他把所有的军吏集合在一起,命令把这些书信统统当众烧毁。他说:“过去敌人强大,你们当中有人办了糊涂事,我不怪你们。现在你们都可以放心了吧!”刘秀的做法确实气度不凡,让那些曾有二心的人打消了顾虑,对他感激不尽。至于部属的一些小过失,刘秀就更能抱宽容态度,不予计较。即使对有深仇大恨的人,仇家一旦改过自新,刘秀也照样不计前嫌予以利用,而且论功行赏。之所以在众多竞争对手中夺得天下,中兴汉室,可以说与刘秀的大度不计前嫌有着很大的关系。
古往今来,像刘秀这样的政治家有很多:如三国时期的刘备、曹操,唐时的李世民等,他们都是因为大度能容才使得天下归心,成就一世英名的。但要说能把这种技巧利用得最好的还要数战国时的楚庄王。
据《东周列国志》载:庄王嘉繇基一箭之功,厚加赏赐,使将亲军,掌车右之职。因令尹未得其人,闻沈尹虞邱之贤,使权主国事。置酒大宴群臣于渐台之上,妃嫔皆从。庄王曰:“寡人不御钟鼓,已六年于此矣。今日叛臣授首,四境安靖,愿与诸卿同一日之游,名曰‘太平宴’。文武大小官员,俱来设席,务要尽欢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