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孕妇产妇枕边书
16556000000045

第45章 产妇与育儿全程禁忌(2)

对什么时间给新生儿喂奶好,有的主张在出生后6小时喂5%淡糖水,6小时后再喂一次淡糖水,12小时后开始喂奶;也有的主张出生后3~4小时就可以少量喂淡糖水,6小时后可让新生儿吸吮母乳。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为,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吃母乳或起码在2小时以内喂奶。理由是初乳是新生儿最适宜的食物,因为它含有新生儿所需要的高度浓集的营养素和预防多种传染病的物质;此外,由于母乳分泌受神经、内分泌调节,新生儿吸吮****,可以引起母乳神经反射,促使乳汁分泌和子宫复原,减少产后出血,对哺乳和恢复产妇健康都有利。

许多中外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新生儿在出生后20~30分钟吮吸能力最强,如果未能得到吸吮刺激,将会影响以后的吸吮能力,而且在出生后1小时是新生儿的敏感时期,是建立母子相互依恋感情的最佳时间。早喂奶还可以预防小儿低血糖的发生和减轻生理性体重下降的程度。所以,只要产妇情况正常,分娩后即可让新生儿试吮母亲的****,让孩子尽可能早地吃到母乳。

2.忌定时给婴儿喂母乳

过去认为喂母奶应定时,原因是为了让孩子按时吸空乳房,以利于乳汁有规律地分泌,并使小儿消化液定时分泌,从而促进乳汁的消化与吸收。新近国内外儿保专家们一致认为,母乳喂奶时间应取决于婴儿的饥饿感,而不是母亲和护士所规定的时间,也就是当婴儿饥饿或母亲感到乳房胀的时候就需要喂奶。晚上喂奶也很重要,因为可刺激乳汁分泌,有利于抑制母亲在哺乳期的生育能力。

按需喂奶、勤喂奶,能促进母乳分泌旺盛,有利于婴儿吃饱喝足,可加快婴儿生长发育。实验证明,每天喂6次奶,平均每日泌奶为520毫升,如每天喂12次奶,平均分泌乳汁725毫升,同时有利消除奶胀,减少患乳腺病的机会。为了实现按需喂奶,婴儿生下来就应和妈妈睡在一起,实行母婴同室或同床,这除了能保证随时喂奶有利母婴外,还便于增强母婴关系,较快地提高母亲抚养婴儿的能力和使新生儿多接受到母爱。

3.喂母乳的小儿忌过早喂果水

一般认为完全由母乳喂养的小儿,在4个月之前是不需要加果水的。

因为用水果熬的水,多用来补充婴儿缺乏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而母乳的营养成分最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其中的钙、磷比例合适,易于吸收,铁、锌的含量虽与牛奶一样,但吸收率是牛奶的几倍,母乳中的维生素C虽不太多,但它无需加热,可不被破坏。仅维生素D不足,那又不是果水所能提供的,而必须从鱼肝油或多晒太阳得来。

另外过早地给喂母乳的小儿加果水,还会减少孩子从母亲乳房吸取乳汁的量,慢慢会导致母乳的分泌量越来越少,孩子吃惯了橡皮****也会不适应吸吮母亲的****。

总之,母乳充足的母亲尽管安心地喂婴儿至4~6个月,即使在炎热干燥的气候,母乳也含有婴儿所需的充足的水,不需喂额外的水或果汁为婴儿解渴。

4.牛奶喂养小儿忌加糖过多

婴儿喝牛奶加糖,不仅是为了甜,而主要是因为牛奶中含糖不足,满足不了小儿的需要。每100毫升牛奶中含蛋白质3.5克,脂肪3.5克,糖4.8克,其中糖提供的能量仅占总能量的30%左右。这对小儿来说不如人奶理想,需要加糖来补充能量。具体的方法是100毫升牛奶中加5~8克的糖,即5%~8%的浓度。一汤匙可装15克糖,三分之一汤匙的糖就是5克。也可以按500毫升(0.5公斤)牛奶加糖25克左右计算。有的父母在给小儿喂牛奶时不注意加糖比例,随便加一些糖,这是不对的。因为在牛奶内加糖多少直接影响小儿的消化功能。

有的母亲在母乳不足时,喜欢用高浓度的糖水或加糖的牛奶喂婴儿,这样做会引起婴儿腹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以至营养不良。婴儿食用高糖的水和乳,还会使坏死性小肠炎发病率增加。这是因为,水和乳中的高浓度的糖会损害婴儿的肠粘膜。糖食入在腹腔发酵后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肠腔充气,肠壁不同程度积气,造成肠粘膜与肌肉层出血坏死,重者还会引起肠穿孔。患者多腹胀、呕吐,大便先为水样便,后出现血便。因此,不要用高浓度糖水和加高糖乳汁喂婴儿。如有必要,可配制不太浓的奶粉进行喂养。

5.给新生儿喂奶粉忌过浓

有时因产妇某些情况,需要人工喂养新生儿,最好给新生儿喂牛奶。如果没有牛奶,也可用全脂奶粉代替牛奶,但喂新生儿奶粉不可太浓,若太浓新生儿不容易消化,会引起腹泻。而且奶粉中含有较多的钠离子,若这些钠离子没有适当地稀释,而被新生儿大量吸收,就会使血液中钠含量升高,对血管的压力增强,致使新生儿血压增高,极易引起新生儿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出现抽筋、昏迷。因此,给新生儿喂奶粉,不可过浓,但也不可太淡,太淡也会造成营养成分不足。

6.给婴儿煮牛奶忌太久

有的父母认为给婴儿煮牛奶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可以消毒得更彻底,更容易消化吸收。其实不然,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加热时,呈液态的蛋白质微粒会发生很大变化。当牛奶温度达到60℃~62℃时,就会出现轻微的脱水现象,蛋白质微粒由溶液状态变为凝胶状态,并出现沉淀。

牛奶中还含有一种非常不稳定的磷酸盐,加热时也会以不溶物质形成沉淀。当牛奶加热到100℃左右时,牛奶中的乳糖开始分解,使牛奶带有褐色,同时还会生成少量的甲酸,使牛奶的味道发生变化,带有酸味。最好的煮沸方法是用旺火煮奶,奶开后离火,落滚后再加热,如此反复3~4次,既能保持牛奶的养分,又能有效地杀死奶中的细菌。煮牛奶忌用文火,因用文火煮奶,煮奶的时间长,奶中的维生素等物质易受空气氧化而破坏,从而降低了营养价值。

7.忌用保温瓶装热牛奶喂婴儿

牛奶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而且其营养素易被人体消化、利用。但如存放不当,使牛奶变质,喝了也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有的家长喂养婴儿贪图方便,将煮沸的热牛奶放在保温瓶里保温,喂养婴儿随吃随取,方便省事。这种做法很不科学。牛奶中含丰富的蛋白质,是细菌的良好天然培养基。如果温度在20℃~40℃之间,细菌就会大量繁殖,一般20分钟就能繁殖一代,瓶中牛奶就易变质。婴儿喝了这种变质牛奶,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中毒症状,影响身体健康。所以,牛奶宜现煮现饮,不宜放在保温瓶内。

8.煮牛奶时忌加糖

有人在给婴儿煮牛奶时,为了使糖溶化得快,常常把牛奶和糖一起煮,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牛奶中的赖氨酸与果糖在高温下,会生成一种有毒物质——果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最好等牛奶煮开后再放糖。

另外,牛奶中放糖,要放白糖,不能放红糖,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遇到酸、碱后,会发生凝胶或沉淀。红糖质地较粗,含非糖物质较多,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和苹果酸等。如牛奶加入红糖,有机酸达到一定含量时,就会使牛奶变性沉淀,不能食用。

9.吃奶的婴儿忌缺水

在一部分父母中,存有吃奶的小儿无须喝水的想法和做法,这是错误的。

水是人体必需的物质之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尽管奶汁的主要成分是水,但仅靠吃奶是不能完全满足身体对水的需求的。婴儿此时水的需要量比成人多3~5倍,每天每公斤体重需100~150毫升。因此,仍需要额外补充一些水分,以满足身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同时也利于口腔清洁。最好在两次喂奶之间喂一次水,尤其当气候炎热、吃热奶、哭闹、玩耍、生病发热及出汗较多时,更应注意及时给小儿喂水。婴幼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体温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在室温较高时,体温可随之上升。据统计,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体内水分就会蒸发掉10%,加之奶液中含蛋白质丰富,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造成体内细胞脱水,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缺水时孩子往往体温升高,烦躁不安,哭闹,睡眠不足,严重时可引起惊厥,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平时要给小儿适量喂白开水。

10.婴儿忌多吃蛋类

鸡蛋、鸭蛋营养丰富,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益处,但食之过多,会给婴儿带来不良的后果。

营养专家认为,婴儿最好只吃蛋黄,而且每天不能超过一个;1岁半到2岁,可以隔日吃一个蛋(包括蛋黄和蛋白);年龄稍大些后,才可以每天吃1个蛋。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长得壮些,就千方百计地给孩子多吃蛋。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吃蛋过多,因为婴儿胃肠道消化机能发育尚不成熟,分泌各种消化酶少。如果周岁左右的婴儿每天吃3个或更多的蛋,就不易消化了,还能引起消化不良,并发生腹泻。有的小儿由于吃蛋过多,使体内含氮物质堆积,引起氮的负平衡,加重肾脏负担,导致疾病。还有的婴儿因吃蛋过多会引起维生素H缺乏症。

另外,如果婴儿正在发热、出疹,暂时不要吃蛋,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11.婴儿忌夏季断奶

婴儿由吃母乳或牛奶过渡到断奶,这意味着婴儿的胃肠道要容纳许多还不适应的食物,即要向原来只靠奶汁喂养的婴儿提供各种半固体食品,并逐渐增加食品的硬度、数量及种类,使婴儿达到能吃固态食品的能力。婴儿要适应这种变化,除了他自身健康、强壮,具备良好的消化能力外,外部条件也是很重要的,如气候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春天和秋天是断奶的最好季节,婴儿容易适应因断奶带来的变化,不会因吃新的食物而造成消化不良。而在夏天,特别是7、8月份,天气炎热,人的食欲一般都下降,如果这时断奶,让孩子改吃其他食品,容易影响孩子的食欲,也容易发生腹泻等,从而影响孩子健康。因此不要在夏季断奶,可适当延长一两个月,等天气凉爽了再断奶为宜。

12.忌把食物嚼碎后喂孩子

农村或城市有些老人认为把食物嚼碎后再喂孩子使食物好消化,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实际上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喂养方法和不良的习惯。因为大人的口腔中常常寄带有一些病菌,病菌可以通过食物,由大人的口腔传染给孩子。大人因抵抗力强,虽然带有病菌也可以不生病,而婴儿的抵抗力差,病菌到了他的身上,就会生病。这种喂养方法对孩子是有害的,应该纠正这种不卫生的做法。

食物经咀嚼后,香味和部分营养成分已受损失。嚼碎的食糜,小儿囫囵吞下,未经自己的唾液充分搅拌,不仅食而不知其味,并且加重了胃肠负担,而使孩子营养缺乏及消化功能紊乱。

另外,这样做会影响孩子口腔消化液分泌功能,使咀嚼肌得不到良好的发育。如果让孩子自己咀嚼可以刺激牙齿的成长,同时还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胃内消化液的分泌,以帮助消化,提高食欲。口腔内的唾液也可因咀嚼而分泌增加,更好地滑润食物,使吞咽更加顺利进行。

第四节日常生活禁忌

1.小儿忌睡电热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入冬后有许多家庭使用电热毯。有的父母惟恐把小儿冻坏了,晚上也让孩子睡在电热毯上。这样做对小儿是不利的。因为小孩的新陈代谢旺盛,夜间入睡后,会略微出点汗,如果被窝中的温度由于用电热毯后,迅速升高,孩子不仅感到燥热不安、入睡不实,而且新陈代谢加速,出汗更多,而被窝内外的温度又悬殊很大,一旦手脚伸出被外或踢被子后,极易受寒而患感冒。另外,由于被内温度升高,而室内的温度依然很冷,即里热外寒,外面的冷空气对小儿娇嫩的呼吸道粘膜刺激加强,易引起粘膜干燥,出现鼻出血、口干舌燥、咽干疼痛、双眼发红及分泌物多等,即通常所说孩子有内热或上火了。因此,给小儿睡电热毯是造成孩子反复感冒或上火的一个诱发因素,不利于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也有因睡后忘记关上电热毯开关而发生火灾者,宜引以为戒。

2.婴幼儿忌睡软床

婴儿除了吃奶,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睡觉,所以婴儿床成了小婴儿必不可少的用品之一。应给小婴儿选择既舒适、安全,又利于小儿健康的婴儿睡床。

婴幼儿自出生后,身体各器官都在迅速发育成长,尤其是骨骼生长更快。婴幼儿骨骼中含有无机盐较少,有机酸较多,因此具有柔软、弹性大、不容易骨折的特点,但婴幼儿脊柱的骨质较软,周围的肌肉、韧带也很软弱,可是臀部重量较大,会将沙发弹簧床压得凹陷,使得小儿无论是仰卧或侧卧,脊柱都处于不正常的弯曲状态,久之会形成胸廓下陷或使脊柱和肢体骨骼发生弯曲或变形,出现驼背、漏斗胸等畸形。这不仅影响小儿体形美,而且更重要的是妨碍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对小儿的危害极大。

国外有关专家对500多例婴幼儿进行睡各种床的实验表明,小儿长期睡在软床或弹簧床上,由于翻身的习惯弯曲脊柱而发生脊柱畸形占60%左右;睡在木板床或砖搭睡炕,脊柱畸形只占5%左右。所以,奉劝父母不要给婴儿睡软床。

一般说来,给婴儿睡木板床、竹床或砖炕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