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品人十法
16550900000004

第4章 品人之性,可知其命运(3)

张昭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确对孙权很忠心,但孙权却一直没有拜他为相。孙权称王之初,群臣曾两次举荐张昭任丞相,孙权都没有答应,反而任顾雍为丞相。第一次不用张昭为相时,孙权推托说:“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也。”第二次不用张昭为相时,孙权说:“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烈,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其实,孙权第一次不用张昭时说的话完全是委婉之词,第二次不用张昭时说的才是心里话。但这在当时及后来有很多人不理解,连作《三国志》的陈寿都评论说:“以此明权不及策也。”其意是说不用张昭为相,孙权不如其兄孙策高明。

张昭之所以不能为相,是由于他的气量狭隘。有一次孙权大宴群臣,他让诸葛恪给群臣敬酒,诸葛恪就一一给大臣们敬酒。斟到张昭面前,张昭已经醉了,推辞不肯再喝,诸葛恪仍劝他再喝一杯,张昭气呼呼地说:“这哪里是尊敬老人!”此话有失体统,而孙权偏偏故意给诸葛恪出难题,对他说:“看你能不能让张公理屈辞穷把酒饮下,不然这杯酒你就喝了。”

于是,诸葛恪对张昭说:“过去师尚父90岁了,还披坚执锐,领兵作战,不言自己已老。现在,带兵打仗,请您在后,而喝酒吃饭,请您在前,这怎么能说不是敬老呢?”

这无疑是把张昭损了一下子,还使张昭无话可说,他只能把满满一杯酒喝了下去。

有一天,孙权和诸葛谨、张昭等大臣们在大殿中议事,当时诸葛恪也在。忽然一群鸟飞到大殿前,这些鸟的头部是白色的,孙权不知道这是什么鸟,便问诸葛恪:“你知道这鸟叫什么名字吗?”

诸葛恪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这种鸟叫白头翁。”在座的诸位大臣中张昭年纪最大,而且又是一头白发,他听了诸葛恪的话,认为是取笑他,便对孙权说:“陛下,诸葛恪在骗人!从来没有听说过叫白头翁的鸟。如果真的有白头翁,那是不是应该有白头母呢?”

诸葛恪立即反驳道:“鹦母这种鸟,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吧,如果依老将军之言,那一定有鹦父了,请问老将军能打到这种鸟吗?”

张昭顿时无言以对。

张昭之所以不能为相,还由于他很难和别人搞好关系。甘宁自降东吴以后,急于立功,于是请求征黄祖,取刘表,并自请任先锋。孙权觉得可行,准备实施,张昭却说:“吴下业稳,若军果行,恐必致乱。”甘宁不悦,对之反唇相讥:“国家以萧何之任付君,君屠守而忧乱,奚以希慕古人乎?”孙权看到这种情形,赶紧劝说道:“兴霸,今年兴讨,决意付卿,卿但当勉建方略,令必克祖则卿之功,何嫌张长史之言乎?”孙权虽然为二人解了围,但明显地站到了甘宁一边。另外,从这件小事也可以看出,实际上,东吴众将不服张昭。后来,孙权果然令甘宁为先锋征黄祖,并大获全胜。

张昭之所以不能为相,还由于他的自大。张昭虽为东吴重臣,其实他并没有什么雄才大略和特殊本领,但却看不起人。东吴大才者:一是周瑜,二是鲁肃。而他却不把鲁肃放在眼里,看看他对鲁肃的态度就很能说明问题。“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如果这样来看人,就不会合理地使用人材,更不能发现人材。

张昭之所以不能为相,还由于他的胆小。汉献帝建安十三年秋,曹操率数十万大军南下,企图夺取江东,众武将欲战,而以张昭为代表的文官却欲降。幸亏周瑜、鲁肃坚持,才在赤壁之战中打败了曹操。

张昭的最大优点在于直言忠谏,而其他方面,恐怕没有什么才能,如拜他为相,东吴上下必会群臣离心,四分五裂。何也?皆因其气量狭隘、容易交恶、自大又胆小的性格所决定。

有方圆之性才有方圆人生

兵无常势,文无定法。遇方则方,遇圆则圆,方圆兼济,必有方圆人生。这种性格属于善变型,能因人、因势、因时而变,极尽中庸性格之精髓。

据说,当曾国藩平定太平军后,进京面圣,北京万人攒动,他们皆想一睹这位盖世功臣的风采,许多精通相术之人更是不会错过为这位湘军统帅相面的机会。可是,令人失望的是:曾国藩竟是一个其貌不扬的糟老头;令相术之人不解的是曾国藩本应是奸臣短命之相,为何会有这等荣耀的命运?

不管传说是真是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金陵攻克后,朝廷确实对曾国藩有了防范之心,倘若曾国藩没改变自己的性格,仍按照以前的性格办事,肯定会落个年羹尧一样的命运。因此说,曾国藩的确因改变性格而改变了命运。

曾国藩是方圆性格的最典型代表,更是因改变性格而改变命运的人。

的确,在曾国藩的身上,虚名与实利都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他这一辈子实在没有白过,吃喝玩乐占了,叱咤风云占了,行权用势占了,建功立业占了,舞文弄墨占了,寿终正寝占了。总而言之,功名利禄四字全占了,可谓占尽了在一些人看来令人羡慕追求的一切好处。

曾国藩在攻打太平军的12年历程中,自然并非一帆风顺,他数次战败,两次投水自杀,还有一次因害怕李秀成的大军袭来而数日悬刀在手,准备一旦失败,即行自杀。他虽然忠心耿耿,还是屡遭疑忌。在第一次攻陷武汉之后,捷报传到北京,咸丰帝大为高兴,赞扬了曾国藩几句,但咸丰身边的近臣却说:“如此一个白面书生,竟能一呼百应,并不一定是国家之福。”咸丰听了,默然不语。

曾国藩也知会遭人疑忌,便借回家守父丧之机,带着两个弟弟(也是湘军重要将领)回家,辞去一切军事职务。过了近一年,太平军进攻盛产稻米和布帛的浙江,清廷恐慌,又请他出山,并委他兵部尚书头衔,有了军政实权。不久,慈禧太后专权,认为满人无能,就重用汉人,为曾国藩掌握大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契机。

1862年(咸丰十二年),曾国藩被授以两江总督节制四省军政的权力,巡抚提督以下均须听命,不久又赐以太子太保头衔,兼协办大学士。自此以后,曾国藩在清廷中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曾国藩激流勇退的方式进一步获得了清廷的信任,取得了大权,在进攻太平军胜利以后,他仍然小心翼翼。由于曾国藩的湘军抢劫吞没了很多太平军的财物,使得“金银如海、百货充盈”的天京人财一空,朝野官员议论纷纷,左宗棠等人还上书弹劾。曾国藩既不想退出财物,也不能退出财物,在进京之后,因怕权大压主而退出了一部分权力;因怕湘军太多引起疑忌而裁减了4万湘军;因怕清廷怀疑南京的防务而建造旗兵营房,请旗兵驻防南京,并发全饷;并且还盖贡院,提拔江南士人。

这几策一出,朝廷上下果然交口称誉,再加上他有大功,清廷也不好再追究什么,反而显示出了他的恭谨态度,更加取得了清廷的信任,清廷又赏以太子太保头衔,赏双眼花翎,赐为一等侯爵,子孙相袭,代代不绝。至此,曾国藩荣宠一时。

曾国藩性格中的“方圆”,也可理解为“刚柔”。“刚”让他四次抗旨,以保湘军。曾国藩刚练水勇时,水陆两军约有万余人,这时若和太平天国的百万之师相抗衡,无异是以卵击石。因此曾国藩为保护他的起家资本,曾四次抗旨朝廷。

“刚”是曾国藩性格的本色,如果他一味的刚硬下去,恐怕是确如相术之人所言,在攻克金陵之后便会命丧黄泉。然而,性格是可以改变的。虽然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对一位勤奋读书的人来说,书里的真知灼见的确能令他时时惊醒,事事警惕,只要他持之以恒,性格无疑是可以改变的,理想性格无疑也可以锤炼而得。

如果说“方”即是“刚”,那“圆”必是“柔”。曾国藩性格中的“柔”是锤炼出来的,“柔”的性格使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所谓“方圆人生,刚柔兼济”即此之谓也。

曾国藩曾写过一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也是刚柔、方圆兼济。正是这种性格使他游刃于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