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领导讲话艺术
16550500000008

第8章 衡量领导讲话艺术高低的标准(3)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说过:“既不要把重大的事说得很随便,也不要把琐碎的小事说得冠冕堂皇。对于一些平凡的普通名词,不应加上一些漂亮的修饰语,否则就会显得滑稽。在表现情绪方面,谈到暴行时,你要用愤怒的口吻;谈到不虔诚或肮脏的行为时,你要用不高兴和慎重的口吻;对于喜事,要用欢乐的口吻;对于可悲的事,要用哀伤的口吻。”王德春在《修辞学探索》中也指出:“上课时间在教室里,说话一般比较庄重、严肃,话题也比较集中;休息时间在公园里,说话一般比较自然、随意,话题也比较分散。在公文事务处理中,一般不用谈家常的语气和口吻;在亲人促膝谈心时,则不适宜用公文程式。宣传科学理论,要在理智上使人信服,不适宜用过分的文艺腔调;描写文艺形象要在感情上打动人心,不宜用过多的说理口吻。面对千百群众的公开演说,不宜轻声缓语;亲友个别交谈则不宜大声疾呼。对一般群众说话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专家说话则可使用专门术语,言简意赅。”他俩都强调语境不同,表达的方式、语气就应有所区别,力求切情切境,入旨入理。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阔人家,在孩子满月时举行庆宴,前来庆贺的人见到孩子,有的说孩子将来一定能当大官,有的说孩子将来一定能发大财,有的说孩子将来一定能成大材,等等。这时有一个人却说:这孩子将来会死的。前面的人都是随口奉承,没有根据;最后一人所言确有根据,符合客观规律。但从口语表达的效果看:对前者,主人眉开眼笑,连连道谢;对后者则怒气冲天,棍棒相加。

孩子满月是喜事,主人这时愿听赞美之词,尽管是信口之言;而说孩子将来必死确是有据之言,却使主人反感。因为说话的场合和喜庆的气氛不相协调。由此可见,在庄严的场合言语也要庄严,在轻松的场合言语也要轻松,在热烈的场合言语也要热烈,在清冷的场合言语也要清冷,在喜庆的场合言语也要喜庆,在悲哀的场合言语也要悲哀。

有的时候,为了使口才表达取得成功,还应精心设计,善于创造一种交谈的具体场景和气氛。据说,1945年7月1日,黄炎培等六位国民参政员应邀访问延安。“我们20多年不见了。”这是******和黄炎培握手时说的第一句话。黄愕然,毕竟是第一次见面呀!******笑着说,1920年5月某日在上海,先生主持会议欢迎杜威博士,演讲内容如何如何,那一大群听众之中就有我******。黄炎培深感意外,想不到当年在一群听众之中,竟有这样一个盖世英豪。他盛赞******的好记性,原先的陌生感一扫而空。次日,黄炎培等6人又应邀到杨家岭,他走进******的会客室,蓦然发现当中有一幅画极为熟悉,画面是一把酒壶,上书“茅台”二字,壶边几只杯子——此乃出自沈钧儒之子叔羊之手。画上还有一首诗:

“喧传有客过茅台,酿酒池中洗脚来。是假是真我不管,天寒且饮两三杯。”一种怀旧之感不禁油然而生,这不正是自己的题词吗?不错,这幅画原是叔羊为沈钧儒画的,作于1942年国民党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时,在请自己题词时,因忽然想起长征中共产党人在茅台酒池洗脚的谣传,针对这个谣传,他题写了这首七绝以讽喻之。万没想到,这幅画竟挂在****领袖的客厅里!顿时,一股知遇之情似暖流溢满了黄炎培的周身。他深感与******等共产党人一见如故,可以推心置腹。事实证明,延安会谈坚定了黄炎培先生今后的方向,而******精心创设的会谈气氛与环境,又为会谈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不愧为口才大师,他精心布置的语境使黄炎培倍感亲切,两人一见如故。这无疑是有利于争取国民党****、加强抗日的统一战线的,最终促成了会谈的成功。

第五节逻辑性标准

——让群众接受你的信念

领导者讲话,逻辑一定要严密,有条理,通过逻辑分析的方式,把自己讲话的目的明明白白地表露出来。

讲话首先要严格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思维形式是指人们思考问题时所用的概念、判断、推理。思维规律是我们在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维活动时必须遵守的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这些规律要求人们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时,要保持同一性,不能自相矛盾,不能模棱两可,要有充足的理由等。遵循这四条基本规律,是讲话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总体表现和要求,必须贯穿于讲话的全过程,体现在讲话的每一个环节中。

一、中心明确

求同去异是同一律在讲话中的具体运用。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性。也就是说,每一个概念、判断都是确定的,是什么就是什么;一个判断是真的就是真的,是假的就是假的。一篇讲话中必须有一个确定的思想,这个思想是贯穿整篇讲话的中心,不准有另外的中心,否则就违犯了同一律。

讲话中运用同一律要做到以下几点。

1.概念必须明确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用概念要有确定的内容,也就是要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如果概念保持了确定性,那么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也就可以保持确定性。相反,如果概念内容不确定,内涵和外延不明确,语言表述就难以做到准确、具体,就容易造成思想混乱。

某领导在一次会议上,要求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学习。他说:“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社会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这句话就犯了逻辑错误,对社会科学、经济学的概念不明确。经济学、哲学、历史等都包含在社会科学的外延内,不能并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也包含在政治经济学的外延之内,也不能并用。正确的表述方法应该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的学习,尤其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

有人说:“管理很重要,管理水平的高低,是企业取得良好效益的重要条件。”这句话的错误在于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取得良好效益的重要条件。就是说无论管理水平高还是低,都能取得好效益。这显然是不对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提高管理水平,是企业取得良好效益的重要条件。”类似的逻辑错误在某些人的日常讲话中可能会经常出现。

2.不能随意转移讲话主题

在一篇讲话中要有一个确定的思想,这个思想必须是贯穿整篇讲话的中心,不准有另外的中心,也不准随意转移中心。否则,一篇讲话有好几个中心,听众就不知道你在讲什么,你在表述什么思想;随意转移中心话题,容易给人造成错觉,分散听众的注意力。一些领导在讲话时经常犯的错误就是脱离主题,任意发挥,海阔天空,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让听众如坠云雾,不知所云。

如在经济运行分析会上,讲话的重点应该是深刻分析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造成的原因,以及今后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加快经济发展。讲话中谈到经济数据不实、虚假现象严重、水分多的问题是可以的。假如你离开经济这个主体,对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等问题进行痛斥,大谈其危害和表现,这恐怕就离题太远。听众的注意力就会被引导到一些枝节问题上,影响讲话效果。

这就要求领导在讲话时,一定要心中装着主题、想着主题,紧紧围绕主题讲。在围绕某一具体问题展开讲解时,也不能偏离这个大主题,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

3.不能混淆和偷换概念

概念和判断的确定性,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来说的。讲话中不要转移论题,偷换概念,否则就会犯诡辩论的错误。

古希腊的一个诡辩论者对他的朋友说:“你没有失掉的东西,那么你就有这件东西,是不是这样?”对方回答说:“是这样。”这个诡辩论者接着说:“你没有失掉头上的角吧?那么你头上就有角了。”

“没有失掉的东西”应指原来就有现在还没有失掉的东西,不是指从来就没有的东西。诡辩论者在第一句话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而后一句“没有失掉的东西”则变成了从来就没有的东西。前后两句“没有失掉的东西”概念不同,从而得出了荒谬的结论。

当有人说欧谛德谟说谎时,他狡辩地说:“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

欧谛德谟在这里是故意混淆了概念。他讲“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这个“不存在的东西”是指说谎者所说的话不符合事实,同实际的东西不相符合;而他讲“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这里所说的“不存在的东西”则是指那种在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因而在思维中也根本想象不到,当然也就无法加以述说。前后两个“不存在的东西”所表达的涵义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二、前后一致

矛盾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反对或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真,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或两个都是假的。如果同时为真,就是自相矛盾。

矛盾律要求在一篇讲话中所确定的思想必须首尾一贯,前后一致,不允许两个相互矛盾或对立的观点在一篇讲话中存在。

现实生活中,某些领导在讲话中经常犯自相矛盾的错误。

如“我基本上完全同意他的意见”。这句话就违反了矛盾律的错误。“基本上”与“完全”是两个有着不同逻辑意义的词语。“基本上”具有“绝大部分但不完全”的涵义。这句话表达了“我既不完全,但又完全同意他的意见”的意思,这就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作出了两个互相矛盾的断定。

再如:“如果大家都动手大搞卫生,那么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健康”与“疾病”是两个涵义相反的概念,不可能同时都有了保障,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战国时期,《韩非子·难势》中讲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说的是一个卖矛和盾的人,鼓吹自己的矛和盾是如何的好,“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旁边的人戏之:“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卖者顿时哑口无言。卖者的话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违反了矛盾律的规则。

在辩论中抓住对方言论中自相矛盾的地方予以驳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在“皖南事变”发生后,1941年1月22日,******发表讲话说:“至于重庆军委会发言人所说的那一篇,只好拿‘自相矛盾’四个字批评它。既在重庆军委会的通令中说新四军‘叛变’,又在发言人的谈话中说新四军的目的在于开到京、沪、杭三角地区创立根据地。就照他这样说吧,难道开到京、沪、杭三角地区算是‘叛变’吗?愚蠢的重庆发言人没有想一想,究竟到那里去叛变谁呢?那里不是日本占领的地方吗?你们为什么不让它到那里去,要在皖南就消灭它呢?啊,是了,替日本帝国主义尽忠的人原来应该如此。”******通过对重庆发言人的谈话和重庆军委会的通令之间自相矛盾的分析,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勾结日寇、反共反人民的真面目,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三、观点鲜明

排中律要求二者必居其一。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假,其中必有一个是真的。排中律要求在讲话中表述的思想观点必须鲜明,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折中骑墙。

排中律要求在讲话中肯定什么,反对什么;赞成什么,批评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决不能模棱两可。

如某单位在研究是否给某人纪律处分时,有位领导说:“我是不赞成给他处分的,但也不赞成不给他处分,我认为适当给予处分也是必要的。”这位领导的话显然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赞成给他处分”与“赞成不给他处分”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对这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同时加以否定,既不赞成给他处分,也不赞成不给他处分,陷入了含糊其辞的境地,让人无法琢磨,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态度。

四、有理有据

充足理由律要求在思维论证过程中,要确定一个判断是真的,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充足理由律在讲话中尤为重要,以充足的理由证明所讲的观点,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领导讲话贵在有理有据,提出一个观点后,要有大量的、翔实的材料来论证,听后让人觉得很有说服力。

在讲话中运用充足理由律,要求以大量的事实为论据来为讲话主题服务。特别是运用的例子要真实、准确,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推敲,不能引用差不多、大概、可能之类的资料,更不能胡编乱造,尤其是数据更要核准。只有所用材料准确可靠,讲话才能做到事真、情真、理真,才能令人信服。如果你引用的资料被听众发现有失实或错误之处,那么你所使用的全部资料都将被听众怀疑,整个讲话也将被大打折扣。

有些领导讲话无内容、无观点、无新意,从根本上说是掌握材料少的缘故。

没有翔实的材料,而硬要加些优美的语言,那肯定是空洞无物的呓语;如果只有虚假平庸的材料,那只能是一些骗人的谎言和俗不可耐的说教,纵使有华丽的辞藻,也会让人感到苍白无力。

领导讲话只有和群众有共鸣点,才能被群众所理解和接受。那么怎样产生共鸣点呢?关键是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给人一种朴素实在、无可辩驳的感觉。其实,共鸣点就蕴藏在实实在在的材料中。这就要求平时注意多收集实践中的活材料,丰富讲话论据,增强讲话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