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领导讲话艺术
16550500000048

第48章 领导讲话艺术自我训练(7)

(2)混淆概念

1988年国庆,中央电视台在晚会中播出了一个歌星与笑星比赛唱歌的节目。

歌星有郑绪兰、毛阿敏、关贵敏、李双江、彭丽媛等人,笑星有侯跃文、石富宽、李金斗、陈涌泉等人。裁判是李谷一和姜昆。第一轮唱罢,评委亮分为:歌星10分,笑星10分。第二轮唱罢,评委亮分为:歌星10分,笑星3分。这时,裁判姜昆说,去掉一个最高分10分,去掉一个最低分3分,双方最后得分:歌星10分,笑星10分,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姜昆前后的两个“去掉一个”,不是同一概念。本来,“去掉一个”只能是指同一个对象,而他却各指一个对象,故意将二者混淆在一起,造成风趣。

(3)转移论题

前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有一年冬天访美,在从下榻的宾馆赴白宫参加宴会的途中,他突然下车与路旁的市民握手。在前面的苏联保安人员急忙回车,大声喝令周围市民:“放在衣袋里的手,全都抽出来!”市民不知所措,戈尔巴乔夫的妻子赖莎赶紧说:“请你们把手抽出来,准备与我丈夫握手。”市民这才释然。

因严寒,在街头的市民自然要将手揣在口袋里。但苏联保安人员害怕有人手中握有凶器,因此喝令大家把手抽出来。这当然有失戈尔巴乔夫要给美国人民留下好印象的意愿,在外交礼节上也欠妥。经赖莎巧妙地转移论题,一下挽回了局面。

2.讲话的矛盾律艺术

所谓矛盾律就是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矛盾的判断,即不能肯定它之后又否定它。但有时违逆这一规则,也能创造出别有意味的说话效果。

(1)失语补救

一次相声演员马季等人到湖北黄石演出,前面一位演员在讲话中将“黄石市”说成“黄石县”,观众颇有不快。待马季上场,则故意说成“黄石省”。在观众的轰笑声中,他补上一句:“刚才我们那位将‘市’说成‘县’,给降了一级;现在我将‘市’说成‘省’,给升了一级。这一降一升,正好扯平。”赢得观众一片喝彩。

(2)启发诱导

旧时民谚说:“纺织娘,没衣裳;泥瓦匠,住草房;卖盐的,喝淡汤;淘金的,穷得光。”全是矛盾的组合,但启发人们去思索。

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引了一首美国乡村歌曲:“如果你爱他,那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那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虽然明显矛盾,但却发人深思。它告诉人们:纽约是一个天堂与地狱交织在一起的城市,问题是看你自己的命运。

3.讲话的排中律艺术

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时间和同一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作的两个矛盾判断不能同时都假,必有一真。若有一个是假的,另一个一定是真的,不能有中间情况。

但有时违逆这一规则,可以创造出对自己更有利的讲话效果。

(1)回避难题

1996年李登辉访美。此前,他同日本记者大谈他的日本情结,散布一系列不利于国家统一的言论。《人民日报》发表了多篇对其批评的文章。当时身为外交部发言人的沈国放在北京国际俱乐部发布厅,有人问他:“你们是否把李登辉看作中国人?”这是一个巧设陷阱的难题,说“是”或“不是”,都会贻人口实。

于是他这样回答:“真正的中国人都是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可谓得体之极。

(2)解嘲圆场

某领导酷爱下棋,但又好面子。一次与一下属对弈,连输三局。别人问他胜败如何,他回答道:“第一局,他没有输;第二局,我没有赢;第三局,本是和局,可他又不肯。”乍一听来,似乎他一局也没有输:第一局他没输,不等于我输,因下棋还有个和局;第二局我没赢,也不等于我输,还有和局嘛;第三局也不等于我输,本是和局,可他争强好胜,我让他了。

(3)复杂问语

复杂问语是指隐含着某种错误假定的问语。对这种问语,无论采取肯定还是否定的答复,结果都得承认问语中的错误假定,从而落入问者圈套。如一个人被告偷窃了别人的东西,但又死不承认偷过。这时审问者便问:“那么你以后还偷不偷别人的东西?”无论其回答“偷”还是“不偷”,都陷入审问者问语中隐含的“你是偷了别人的东西的”这个错误假定中。

复杂问语实际上是戏弄排中律,让别人上当的一种违反逻辑规律的手法。但在实际的说话中,作为一种表达艺术,又是需要的。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年轻时,镇上一人偷了他家的一匹马。华盛顿和警察一道在邻居的农场里找到了马,可是邻居不肯把马交出。

华盛顿用手将马的双眼捂住说:“如果这马是你的,那么,你说出它的哪只眼是瞎的?”

“右眼。”邻居回答说。

华盛顿把手从右眼移开,马的右眼光彩照人。

“啊,我弄错了,”邻居纠正说,“是左眼!”

华盛顿把左手也移开,马的左眼光亮亮的。

“糟糕!我又错了。”邻居为自己辩护说。

“够了,够了!”警察说,“这已经足以证明这马不属于你!华盛顿先生,我们把马牵回吧!”

第四节形体语言艺术训练

人们在讲话时,除了运用有声语言之外,还需要借助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等非语言手段来帮助和加强表达。人们通常把这些表情、手势、姿态等非有声语言手段叫作形体语言。形体语言主要起强调、补充、修饰、渲染的作用。但也有的时候可以单独使用,甚至还可以直接代替有声语言,表达出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体态语言艺术

体态语指的是说话人以表情、手势、体姿等为载体的交流活动。它是流动性的形体动作,是一种伴随着自然有声语言的辅助性无声语言。体态语言不同于人们平日的一般动作,它配合自然有声语言,是表露人的内心活动、交流思想感情的语言,具有表意功能和交际功能,可以加强自然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因此,它是一种具有一定语义的伴随语言。而平日的一般动作,是人人都有的常态,只是全身或躯体某一部分的功能性活动,既无表意功能,又不传递信息,故不属于体态语言的范畴。

据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从视觉渠道获得的外部世界的信息约占总信息量的80%。人的大脑分成左右两个半球,左脑控制右侧肌体的感觉和运动,具有逻辑思维功能,专门接收有声语言的信息,即逻辑信息;右脑控制左侧肌体的感觉和运动,具有形象思维功能,专门接收非有声语言的信息,即形象信息。人在交际过程中,听觉侧重接收有声语言的信息,视觉侧重接收体态语言的信息。如果大脑两半球和听、视觉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就能更好地传输与理解发出和接收到的信息,包括感情因素在内。

体态语言的出现比自然有声语言要早得多。可以说,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体态语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曾是人类主要的交际工具,只是在人类产生了有声语言和文字之后,它才降到了辅助的地位。然而,人们对体态语言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还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近40余年来,西方一些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对人类体态语言的潜心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体态语言也是表义的符号体系,它在人类交际中有着不可取消和替代的地位。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我们决不可低估和忽视体态语言的作用。体态语言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1.广泛性

体态语言的使用简便快捷,灵活自由,只要人们张口说话,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运用体态语言来传情达意,交流信息。有时体态语言甚至先于自然有声语言在口才表达接受者的心目中形成第一视觉形象,直接影响自然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有时说话人在不开口的情况下,单纯运用体态语言,也能传达一定的信息。

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没有只运用自然有声语言而不运用体态语言的。它总是与自然有声语言配合默契,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时是下意识地协调配合,有时是有意识地自觉协调配合。体态语言在人类交际活动中使用频率之高、范围之广,是任何一种其他语言信息沟通辅助手段所不能及的。

2.直观性

有声语言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器官,不具有视觉的形象可感性;而体态语言则不同,它以鲜活可感的表情、动作、体姿构成一定的人体图像来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直接诉诸于人的视觉器官,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如用手势来比划形容物体的大小,采用点头或摇头的方式对某一事物表示赞成或反对等,就具有鲜明的形象直观性。它的表意功能有时直截了当,有时又给人们的心理产生某种暗示,对方大多能心领神会,因而它较“世界语”的通用面还要广,甚至连聋哑人都可以理解。

3.对应性

体态语言不但要与有声语言协调配合,而且交际双方要协调配合,双向交流,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曾指出这种人类交际的常见现象:一个人倾听别人说话时,总会望着对方的脸,尤其是他的眼睛;为了表示注意,听话者会轻轻地点头,或者说“嗯”、“是的”;如果哪句话他深表赞同,点头就点得很深;如果感到怀疑,他就会扬起或皱起眉头来,或者两个嘴角向下搭拉;要是不想再听下去,就会将身子挪一挪,把腿伸一伸,或者移开视线,不再注视说话人,等等。以上说的种种现象,正是对应性的表现。如果某人在说话时运用了各种体态语言,而对方却视而不见,没有对应性的反应,那是无法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的。

4.依存性

体态语言表意的多义性决定了它对有声语言和具体言语环境的依存性。离开了自然有声语言,离开了一定的言语环境,体态语言在当时特定的含义就不明确,就难于辨析和领会。例如点头的动作,可表示致意、同意、赞成、承认、肯定、感谢、应允、认可、理解等不同寓意,离开了自然有声语言和一定的语境,又怎能确切领悟它当时特定的具体含义呢?除此之外,体态语言还依存于一定的民族和时代,与一定的时代特征、民族心理、地域风尚相适应而存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在交际中运用体态语言是有所区别的。如在西方国家,男女之间表示亲密友好,常用拥抱接吻的方式,而在我国,除夫妻外,这种表达方式就不适用;又如,向人招手要他过来,中国人掌心向下,手指向内摆动;西方人掌心向上,手指向内摆动等。所以,在具体运用体态语言时,应“入乡随俗”而不应采用固定不变的模式,以免闹出笑话来。

配合自然有声语言,有目的地运用体态语言,总的要求是:雅观自然、准确得体、因人制宜、因地制宜、整体协调、简约精炼。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说过:“一个成功的交际者不但需要理解他人的有声语言,更重要的是能够观察他人的无声信号,并且能在不同场合正确使用这种信号。”高水平说话的实践成功之处就在于将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配合得非常默契,将它们有机地协调起来。反之,如果在人际交往中,忽略了体态语言的选择和运用,不仅会直接影响自然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而且还会给别人留下不良印象。

二、神色语言艺术

不同的神色可表达不同的心理状态,人的个人隐秘,包括内心想法、动机、情感倾向等,都难以避免地要通过神色表现出来。神色语的传递具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领导在讲话时注意观察听众的神色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自己的讲话效果,同时还可以恰当地运用自己的神色,传递信息。

1.眼神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个什么模样,都可以通过这扇窗户透露出来。领导者与公众见面,自身的喜、怒、哀、愁、乐,用不着开口说话,只凭眼睛的神态就能传递出内心的情感;公众也不一定要听领导讲话才能获取其传递的信息,只需看看领导眼睛的神态,就能领悟其内心的活动,知道他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眼神所传达的感情,往往超过有声言辞的发送。所谓“会说话的眼睛”,就是由此而得。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十分善于运用眼神语。

保尔·拉法格回忆马克思说:“当某一个人在谈话中说出几句俏皮话或机敏的答辩时,他的黑眼睛便在浓密的眉毛下快活地嘲弄地闪动起来。”

李卜克内西回忆恩格斯说:“他在观察人们和事物的时候,不是用玫瑰色眼镜或黑色眼镜,而是用明察秋毫的目力。他的目光从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总是要洞悉底蕴。这种明察秋毫的目力,这种‘慧眼’,这种自然之母只赋予少数人的洞察力,都是恩格斯所有的。这一点我在第一次会见他的时候就觉察到了。”

普·凯尔任采夫回忆列宁说:“他演说时的姿态,他的纯朴,而首先是他的一双目光炯炯能看到人们内心深处的眼睛——都使我觉得是非凡的。”

眼神的运用是通过目光注视来形成彼此间的沟通交流的。

听者的眼神黯淡无光,表明其内心有忧伤,领导讲话就不要神采飞扬;听者眼神突然明亮,表明其对自己或自己的表现产生兴趣,领导者就应趁机表达自己的思想;听者眼神游移躲闪,表明其慌乱心虚,领导者就应穷追猛击;听者眼神沉静坚毅,表明其成竹在胸,领导者就不可轻率表态。

目光注视并不是说在交流中要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英国学者莫里斯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