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领导讲话艺术
16550500000029

第29章 领导谈判的艺术(2)

于是,比尔先生开口说:

“这样吧……有没有套房呢?若是套房也没有了,是否可以住州长的套房?我知道你们有会议室,你们在宣传手册上做过广告,是否可以在会议室内摆张床呢?”

这个职员挡回来说:

“噢,不行的,我们不能这样做。我看,你还是设法另找一家旅馆吧!”

比尔先生回答:

“我可不愿意再到别家旅馆去。我很累而且想睡了,而且就要睡在这里。麻烦你,让我跟你们总经理谈谈。”(比尔先生知道这么晚总经理是不会在的,他要让这个职员知道他的决心。)

职员苦着脸,拿起一个专线电话筒叽里咕噜地说了些话,接着夜班经理出现了。

比尔先生重复了他对套房、会议室或其他可行办法的看法。

夜班经理查了查房间表,皱着眉说:

“我们是还有一间套房,只是价钱是单人房的两倍。”

比尔先生冷静、坚定地说:

“不应该有一分钱的增加,因为我是预定好房间的。”

夜班经理叹了口气,说:

“价钱就是这样了,你是要还是不要呢?”

比尔先生思索了一下,说:

“我要了。”

第二天早上,比尔先生的账单送了上来,当然,比原先的钱多了一倍。

比尔先生要求见总经理。

见到总经理后,比尔先生告诉总经理,他很惊讶旅馆不能兑现预定的住房,他愿意听听总经理对这件事的解释。

结果是,总经理对此事表示抱歉。比尔先生付了单人房的价钱。

再举一个例子。

罗金先生和他的女儿逛街,买了一件她参加学校高年级舞会要穿的晚礼服。

回家后,他的女儿突然胃痛得厉害。

“爸爸,请把晚礼服退回去。”女儿把脸埋在枕头里啜泣着说:“我再也不要看见它,我恨它!”

罗金先生只好把晚礼服退还给服装店。

“很对不起!”店员说:“我们有不能退货的规定。”

“她根本还没有穿过这件衣服。”罗金先生说:“价钱的标签都没有动过!”

“不行啊,我们有规定。”店员说。

“我要跟老板谈谈。”

“他出去吃饭了,一个小时内不会回来。”

“我等他。”罗金先生坚决地说。

几十分钟后,老板回来了。罗金先生把情况解释给他听。

老板说:“我怎么知道这件衣服没穿过?这是有些人常玩的把戏,他们只要把价钱的标签挂回,然后尽可能用湿毛巾除去污点。”

罗金先生给他看收据上的购买日期,建议他打电话给自己的家庭医生,因为家庭医生可以证明他女儿生病在家。

“噢,好吧。”老板让步了。

以上的事例告诉我们,和对方的谈判交涉,如果没有什么结果,就应该升高一个层次,去找对方的上司谈判,这样往往能解决问题,往往有意外的收获。

第五节心相容,倾听抱怨

创造有利于谈判的愉快气氛,对于双方都有利。

在冲突性的谈判中,改善紧张态度,使对方情绪得以缓和,是谈判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一、理智疏导,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

建立谈判双方心理相容的合作气氛,旨在为谈判创造条件,是健康谈判的心理基础。

谈判应该对事不对人。谈判者所追求的是谈判目标,而不是要将谈判对手视为敌人,从而使对方产生敌对情绪,给自己制造谈判障碍。

应该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双方的谈判动机,提出谈判计划及合作程序。在允许的情况下,谈判双方要尽可能地交换情报,对谈判中的困难共同分析,加以克服,使双方成为积极的合作者。

1971年7月,美国的基辛格博士为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打前站,与周恩来总理进行了谈判。周恩来说:“我们两国之间的分歧是巨大的。例如,台湾问题就是两国关系紧张的根源。博士先生,我们终于坐下来了,就可以相互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对方有充分的了解。”

基辛格与助手们交换了一下眼光。从目光的交流可以感觉到,他们长久以来为台湾问题担心,现在这块压在心上的石头卸落了一半。

周恩来又说:我大致同意尼克松总统7月6日在堪萨斯城演讲的观点。

总统讲到当今世界存在“五极”,也就是五种中心力量……“堪萨斯城?五极?”基辛格愕然了,迷惑地反问。

尼克松关于世界力量变化的说法,他是知道的。尼克松和他一起多次商量过,认为世界从50年代的两极,即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及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到60年代后期,随着中苏分歧的公开化,世界力量实际上形成了中、美、苏三极了。尼克松总统也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讲到“三角关系”的理论。

在基辛格出发以后,尼克松在7月6日又正式在公开场合推出“五极”

理论,而事前并没有给基辛格打招呼。

现在在谈判中由周恩来提出来,这一下子就使基辛格处于不利的境地。

周恩来不愧是谈判高手,很快就敏锐地感觉到了,问:“你们是不是在路上没有看到总统的说话?”

基辛格被周恩来触及痛处,显得尴尬发窘,只好点点头。

周恩来却真诚地为对方介绍尼克松的观点,说:“尼克松总统声明,本届政府‘务必首先采取步骤,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他预见到世界上将出现‘五个超级经济大国’,即美国、苏联、西欧、日本和中国,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决定当代和平的结构。我们赞同你们总统的观点,却不赞同给中国戴上‘超级大国’的帽子,也不参与大国之间的这场比赛。”

周恩来无意利用对方不利地位的真诚态度,使基辛格松了一口气,说:

“总理同意我们总统的观点,我很高兴。尽管我们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却也能寻到一致的地方。”

很显然,这次谈判,由于周恩来运用了心理相容的艺术,使他和基辛格两位谈判对手之间有了初步的心理沟通,为今后的谈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谈判中,不要为对手的消极情绪作出情绪反应。

谈判者的情绪受复杂的社会因素的支配,谈判对手产生消极情绪或敌对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为此,谈判的注意力不是放在如何采用方法抗衡对方的情绪冲击,而是要采用疏导的方法,使对方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减弱对方的敌对情绪,用理智战胜情绪,使谈判顺利进行。

建立双方心理相容的合作气氛不仅是谈判初期的工作,而且是贯穿整个谈判活动始终的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这一谈判原则的运用,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故需灵活应用才会有奇效。

二、倾听不满意见,从中找寻说明的突破点

在谈判过程中,如果对方存在不满情绪,就极有可能给谈判带来阻碍,对此,谈判者应该注意倾听不满意见,并从中找寻说明的突破口。

1.推测对方存在不满情绪的线索

(l)突然作出出人意料的古怪行为。

(2)把门砰的一声关上,或是一屁股坐下去,动作显得很粗野。

(3)说不上几句话就怒形于色,或用粗暴的口气应对。

(4)忽然端正仪容,正言厉色地说明自己的立场。

(5)对辩论的内容,来个“偷工减料”。

(6)摆出闹别扭、怀有偏见、破锣破摔的态度。

2.应对不满情绪的策略

(1)正在跟对方谈论时,如果发现对方的心里有盘踞不散的不满,就要暂停谈论。

(2)要不惜以挑逗的手段(不管是不是损及对方的感情),让他的不满彻底宣泄。

这个方法有两个好处:

一是由于不满得以发泄,就如膨胀的皮球被针戳了一个小孔就泄气那样,不满的情绪就“顿告萎缩”。

二是由于不满已经发泄,对方往往不自觉地透露不满的真正原因,可以给说服者带来许多珍贵的情报,说不定从中可以找到说服上的突破点。

(3)不满越属琐屑,越以具体的行动显现出来。

例如,某家公司有个做事能干但经常使上司头疼的女职员A。

事有凑巧,另一个单位也有类似的一个女职员B。

两位上司商量之后,趁某次人事调动期,把这两个他们同感棘手的女职员,调整到同一个单位。这两位同样怀有不满的女同事,调在一起后一闲下来就互相倾诉不满。

当所有的不满都获得宣泄之后,由于情绪的紧张不复存在,她们就变得能够用客观的眼光观察自己的个性了。从此以后,她们心情开朗,都专心于各自的工作。

A和B的工作态度,就这样不期然转向积极的一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深层说服术奏效的结果。

(4)倾听对方的不满。

这是一种使之发泄不满的深层说服术,不但可以运用到言语的发泄,也可以扩及到人为的发泄。

某公司规定,社长室全日开放,公司所有的员工可以随时找社长,或自由进社长室。

这个创意,表面上的口号是“上有所通”,其实,真正的目的是“使它成为员工们不满的发泄口”。

何必找社长谈什么制度的改革?员工们只为了可以自由进出社长室,平时受企业的庞大组织管理的种种不满,就得到了发泄的机会。

又如,不少大企业都有“顾客抱怨处理小组”。

在积极意义上,它有迅速反馈消费者意见的作用,另一方面,却让消费者对不良商品、缺损商品的不满,有个发泄的机构。

消费者有了尽情发泄不满的机会,当然对那个企业的印象不会变坏,因为不满发泄之后,人人觉得神清气爽。

抱怨处理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当然都很能忍耐。

例如,有个女性顾客在廉价部门买到一件大衣,回家后发现里子有个小小的污点,她青筋毕现地跑来,冲着抱怨处理小组的人暴跳如雷。

抱怨处理小组的人会这样说:

“唉呀,这是廉价品嘛,难免有些缺点,何况里子的污点又看不到,有什么关系?是廉价品才这样,否则我们可要卖得贵一倍了。”

3.处理不满情绪的经验

(1)把对方的不满意见接受(倾听)。

(2)对方发泄的不满中,藏有不满的真正原因,这个情报之可贵,足以使你成为说服上的一种利器。

(3)使同怀不满的双方,彼此倾吐不满,他们的不满很快就消失无踪。

(4)不满的真实原因,往往躲藏在琐屑、不值一谈的事里,却以很具体、很真实的情况出现。

第六节讲原则,不失友好

一项谈判的成功,应该是双方达成协议,各有所得,互利互惠,而不是一方独得胜利,置对方于死地。

因此,谈判的双方不管力量怎样悬殊,强弱如何不均,就其关系来说是完全平等的,双方必须互相尊重。

在许多谈判中,融洽友好的气氛是谈判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因此,谈判者必须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文明礼貌,分寸得当,使谈判双方始终处于一种尽可能的友善气氛中。

出言不逊,恶语伤人,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不满,往往会给谈判造成障碍,甚至导致谈判的破裂。

谈判中的语言既要文明礼貌,又不能放弃一定的原则,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对于一个谈判人员来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语言的艺术手段。有经验的谈判者常借助于高超的技巧,富有文采的语言,既创造和谐、礼貌的气氛,又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和观点,维护自己的立场。

如在一次谈判中,周恩来总理谈到中日关系时,引用了一句中国的俗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句话既显得大度,不失友好,又明确暗示了中国政府对中日历史及未来的原则立场。

又如中美断交20多年后,尼克松总统首次来华访问,双方领导人见面之时,如话语不当,就会给后面的谈判带来影响。

尼克松此时运用了比喻手法,说了一句:“我们都是同一星球上的乘客。”

短短一句话,巧妙地表明了中美建交具有共同的基础,成功地创造了一种良好的气氛,使双方心理距离得以缩短。

谦虚不仅是人的美德,从某种意义上说,谦虚还是谈判的力量。

尤其在谈判双方地域不同、文化背景各异的情况下,语言沟通困难时,更应该注意谦虚。

谈判中偶尔说一说“我不明白”、“我不太清楚”、“我没有理解您的意思”、“请再说一遍”之类的语言,会使对方觉得你富有人情味,真诚可亲,从而愿意与你合作。

相反,在谈判桌上趾高气扬,高谈阔论,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很容易挫伤谈判对手的自尊心,引起人家的反感,以致筑起防范的城墙,从而导致自己的被动。

请记住:谦虚往往比精明逞强更能获得人们的帮助,细声小语有时反比伶牙俐齿更易取得谈判成功。

有句名言说:“大丈夫隐藏在自己的舌头后面。”

“一句话能把人说笑,也能把人说跳”。一般情况下,能把人说“笑”的语言,通常是柔和的;能把人说“跳”的语言,是不美的。

能把“跳”的人说“笑”,是比较难的,需要优美的语言。

所以,柔和谦逊的说法,是语言优美的重要内容。

谈判中的柔言谈吐,表现为:说话语气亲切,语调柔和,语言含蓄委婉,说理自然,等等。

这种柔言谈吐,易使谈判对手感到亲切、愉悦,所谈之言易于入耳生效,有较强的征服力,往往能收到以柔克刚的谈判效果。

谈判的礼貌用语里,“谢谢”两个字是使用得最频繁的,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沟通谈判者心灵的虹桥。

对方赞扬你的时候,你应该说一声:“过奖了,谢谢!”或是:“谢谢您的夸奖。”

如果对方向你道谢,你应该说“不客气”,或说:“我很高兴帮你的忙。”

向别人说“谢谢”,口语要自然清晰,还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机会。如果再伴以真挚的目光和微笑,一声“谢谢”,在谈判对手心里引起的反响会更加强烈。

谈判中会说“谢谢”,是一种智慧,运用得当,会对你的谈判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