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领导讲话艺术
16550500000022

第22章 领导演讲的艺术(1)

所谓演讲,就是在公众面前进行的语言传递,并配合必要的肢体动作。演讲比呆板、相对静止的讲话更有鼓动力和影响力。作为领导者,或因工作需要,或因交往需要,都不免会遇到演讲的场合,而一场精彩优美的演讲能给人以回味,征服所有的听众,相反,庸俗、索然无味、哗众取宠的演讲则会引起听众的厌烦和反感。总之,演讲是值得每个领导者认真研究的一门学问,成功的领导者大多是成功的演讲家。

第一节做好演讲的准备工作

为了使演讲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做好演讲的心理准备工作

在大庭广众之中讲话,有些领导者会在心理上表现出紧张的症状,导致语言的表达出现障碍。但是,只要经过锻炼,这种症状是可以克服的。

那么,怎样做到不胆怯呢?首先要建立自信意识,即对自己的演讲充满必胜的信心。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对讲述的内容确信无疑,相信自己的演讲对听众是有意义的。二是要对讲稿有充分的理解和熟知,不仅对演讲的材料有精确的记忆,还要相信自己的演讲能打动听众。有位资深的演讲评论家曾说过:“演讲人或领导人要想打动别人,他首先要能打动自己,他脑海中的一切都应该是栩栩如生的。”为此,演讲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有必要对小范围的人先试讲,征求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反复修改自己的讲稿,强化演讲的效果。三是要使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保持在最佳状态。为此,演讲前要尽量放松,尽量考虑一些轻松的事,棘手的问题先搁在一边。1960年,肯尼迪与尼克松为竞争总统,在全美七千万电视观众面前举行了他们之间第一次电视辩论。大多数评论员预料,经验丰富的尼克松能够击败缺乏经验的肯尼迪。但当两人出现在电视屏幕后,整个选举似乎转为对肯尼迪有利。原因在哪儿呢?原来,肯尼迪事先就和帮助他竞选的电视导演作了周密的筹划,进行了反复练习。特别是在辩论前几天,他特地到加利福尼亚州海滩晒太阳,松弛神经,养精蓄锐。结果在电视屏幕上出现时,他精神抖擞,满面红光,挥洒自如。而尼克松过分相信自己的才能,不听别人的劝告,加之辩论前连日疲劳,因此在电视屏幕上显得精神疲惫,声嘶力竭。双方辩论的结果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演讲者的心理准备还包括培养自身的吸引意识,要不断地吸取各方面知识,开阔思路;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提高社交能力,以此培养自身的气质,以吸引、感染他人。要深深理解听众,与他们产生感情共鸣。要训练自身的表达技能,通过口语、声调、姿态、手势等技巧吸引听众,强化演讲效果。

二、做好演讲的材料准备工作

按照美国当时的风俗习惯,林肯经常戴一顶高帽子。他总是随时抄写记事,一句一句记在碎纸片、旧信封上面,然后摘下帽子,把它们放进里面,再把帽子戴上。闲暇之时,他便取出这些东西,加以整理,分门别类,抄在本子上,以备将来演讲用。他的做法告诉我们:要想使自己的演讲获得成功,就必须占有大量的材料;要想占有大量的材料,就必须注意随时随地做大量的积累工作和整理工作。

马克思在1850年和1851年两年中,开设了一个经济学讲习班,讲授他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的独到、精深的见解,正是建立在极其丰富的材料基础上的。他在大英博物馆阅览室里阅读了一千五百多种有关经济学、文化史、技术史等许多领域的科学著作,读书摘录填满了五十本左右的笔记本——几乎有三万页。他所收集的成吨材料,使恩格斯感到惊异。

获取材料的基本途径有三个:一是直接材料。这是演讲者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通过观察、体验、感受、调查、研究所得到的材料。二是间接材料。这是演讲者从书籍、报刊、文献中所得到的材料。三是创见材料。这主要是演讲者在获得大量的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研究、分析所得到的新材料。例如马克思就是在分析、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形成许多新的数据材料、图表材料和理论材料而产生自己的观点和学说体系的。

由于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我们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材料,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如要作一次题目为《青年与祖国》的演讲,收集材料的目标就可以集中在:从革命导师著作中收集有关青年的论述;从心理学书籍中收集有关青年人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论述;从历史书籍中收集青年人立志成材,为国献身的故事;从报刊中收集当前有关先进青年的报道材料;从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自己工作的单位中发现青年中的好人、好事等。总之,演讲者应根据演讲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收集材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积累材料的具体方法,从形式上说,可以记在纸上、卡片上、笔记本上;从内容上说,可以记录纲要、大意,也可以摘录句、段,但必须与原文相符合,不得有出入,甚至包括标点符号;可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等。马克思就是去散步,也要带一本笔记簿,并且时时在上面写点什么。恩格斯也是用日记和笔记的方式经常积累所需要的材料。他在船上每天写日记,记录了太阳的位置、风向、海潮的变化等。他总是非常勤勉地将一些文字抄录下来并保存起来。总结前人收集、储存材料的经验,可以给我们重要启示。

1.勤于搜集

所谓“勤”,就是勤听、勤看、勤于手抄笔录。要不辞劳苦,持之以恒,积少成多。要有蜜蜂和淘金工人的精神,广泛采撷,精于筛选。

2.善于整理

收集的材料是零碎的、杂乱的,为了使用的方便,就要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在整理中,不仅可以熟悉、消化材料,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对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和鉴别,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马克思时常翻读他的笔记,并把他所收集的材料加以系统化。对于他的每一种著作,他都收集了大量的准备材料——摘录、提纲、图表以及所有的各种数字、原始材料、目录等——他将整个材料加以整理,并做成有系统的内容提要,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易于选用。

3.肯于发掘

高明的演讲者总是以满腔热情和敏锐的洞察力,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琢磨、思考、研究,从中发掘出别人所未发现的新意,从而使之具有新的内涵、新的色彩。只有这样才能使听众听到他们未曾听到的内容,得到新的知识、新的启迪。

第二节领导演讲的基本要求

为了使领导者的演讲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懂得演讲语言上的基本要求,还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声情并茂,情景交融,使领导讲话水平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一、演讲一定要打动人心

兵法上讲:“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意思是“攻心”才是真正的上策。论辩犹如用兵,也要注重心理战术,论辩中的“攻心为上”就是揣度对方心理,注意论辩对策的合理性和合意性,使对方形成心理的内化反应,瓦解其斗志。林肯曾经说过:“不论人们如何仇视我,只要他们肯给我一个说话的机会,我就可以把他说服。”他之所以如此自信,就在于他能巧妙地运用攻心为上之术,将别人同自己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使之由仇视变为好感。

例如:林肯在竞选总统的论辩中争取民众,化仇恨为好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南伊里诺伊州的同乡们,肯塔基州的同乡们,密苏里州的同乡们,听说在场的人群中,有些人想和我为难,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我也是一个和你们一样爽直的平民,为什么我不能和你们一样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呢?亲爱的朋友,我并不是来干涉你们的人,我也是你们中间的一个,我生于肯塔基州,长于伊里诺伊州,和你们一样是从艰苦的环境中挣扎出来的。我了解南伊里诺伊州和肯塔基州的人,我也了解密苏里州的人,因为我是你们中间的一个,而你们也应该更清楚地认识我。如果你们真的认识我了,你们就会了解我,知道我不会做对你们不利的事。同乡们,请不要做蠢事,让我们以友好的态度交往。我立志做一个世界上最谦和的人,绝不会损害任何人,也绝不会干涉任何人。我现在对你们诚恳要求的,只是请求你们允许我说几句话。你们是勇敢而豪爽的,我想这一点要求,不会遭到拒绝。

现在让我们诚恳地讨论这个严重的问题吧……

攻心为上技巧的运用,在林肯竞选总统成功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以朴实而富有情感的话语击败了用语华美、口若悬河的对手道格拉斯,赢得了亿万选民的心,原来竭力反对他的那些州的选民,在听了他的竞选论辩后,也为其真情所感动,转而投了他的票。

二、演讲一定要中心突出

领导者无论出席什么会议,参加什么活动,都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会议和活动的主题、议程安排、参加人员;认真听取其他领导的讲话或发言,明确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做到心中有数。其中,演讲的话题则显得尤为关键。选择合适的话题,一般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选择与会议主题有密切关系的话题

任何会议和活动都有自己的主题,任何讲话、发言和讨论都应紧扣这个主题,否则就会跑题,干扰会议方向。比如在企业技术改造会议上,你大讲特讲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不免有点离题,听众也会觉得你思维有问题。如果你能紧扣企业技术改造,选择一个好的角度切入,发表独特、精辟的见解,定会得到听众的称赞。

2.选择自己熟悉的话题

围绕自己熟悉和体会比较深的话题讲话,能够有效地消除紧张情绪,打开思路,激发讲话欲望,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容易谈出深度、谈出新意。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听众、打动听众。千万不能单纯为了求新、求奇,选择那些自己还没搞懂的话题,更不能冒充内行,乱说一通。否则,要么不能自圆其说,中途卡壳,讲不下去,草草收场;要么破绽百出,班门弄斧,贻笑大方。尤其在一些重要场合,引出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话题后,会难以收场,置自己于非常被动、尴尬的境地,影响领导形象。

3.选择能吸引和打动听众的话题

讲话是让人听的,你讲的效果如何,关键是看听众的反应,听众是衡量讲话是否成功的标准。因此,选择话题首先要考虑听众是否关心,是否愿意听。如果听众对此不感兴趣,尽管你津津乐道,口干舌燥,也没人听,白白浪费脑细胞。

讲话要尽量选那些与听众关系密切、听众熟悉、有一定新意、能给人以启发的内容作为话题。吸引人的话题,并非奇闻轶事或深奥的哲理。

4.选择有独到之处的话题

衡量演讲效果的好坏,关键是看有没有新意,有没有独到之处,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老生常谈,把众所周知的事情,津津有味地讲个没完,就没有多少意思,听众也会感到厌烦。因此,要在仔细观察现场、体味气氛、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好的话题,力戒雷同,追求新意。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转换角度,提高层次,另辟蹊径。要从思想上站在圈外,纵观全局,仔细观察,再作决定。若先说,就要出奇制胜,先声夺人;若后讲,也要后发制人,道别人之未道,方显高人一筹。

5.选择符合语言环境的话题

讲话要看对象、看场合。俗话说,“见什么人讲什么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话题要根据听众的职业特点、文化程度、思想水准、性别年龄、处境心情而确定。如对工人和对农民要有区别,对领导干部和对一般群众要有区别,在城市和在农村要有区别,在工厂和在学校要有区别,喜庆场合与严肃场合要有区别等。如果讲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往往只会弄巧成拙。

三、演讲一定要简洁洗练

冗长的演说是最让人倒胃口的。据说有一次,美国著名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说,开始几分钟,他听得津津有味,感到讲得很有力量。

他准备捐献时将口袋里的钱全部捐出。可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就决定一分钱也不捐献了。待牧师讲完,收款的盘子递到他面前时,马克·吐温非但没给钱,反而从盘子里拿出两元钱。这则趣闻是对喜好讲长话者的绝妙的讽刺。

有人认为在演说中,说话要简洁,语言要精炼,就是以最经济的语言手段输出最大的信息量,使听者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较多的有用的东西,即有用的信息。反之,抓不住要点,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或唆重复,枝蔓芜杂,讲了半天也讲不出个所以然,这样必然误人时光,同时也是不受欢迎的。

好的演说言不在多,达意则灵。语言是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演说者技巧的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用语不繁,字字珠玑,简练有力,能使人不减兴味;冗词赘语,唠唠叨叨,不得要领,必令人生厌。

古人说,“善辩者寡言”。在历史上,不少演说大师惜语如金,出言不凡,驾轻就熟,言简意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篇章。例如,斯大林在1941年7月3日发表的反对德国法西斯入侵的重要广播演说只有3800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