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领导讲话艺术
16550500000018

第18章 领导作报告的艺术(3)

二、要言不烦,精辟概括

报告精辟简练,不拖泥带水,关键是学会概括,善于把大量琐碎的事物,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概括成简短的话语。讲话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概括能力的大小。不会概括,写出来的文章、讲出来的话,就显得平铺直叙,就像记流水账,给人的感觉是零碎,层次不高,缺乏深度。概括能力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十五大报告的全文共三万余字,可以说是鸿篇巨制,可是阅读全文,又感到“字字珠玑句句精彩”,非常精练,概括力极强。可以说,高度概括是十五大报告一个突出的语言特点。现以十五大报告为例,分析如何进行高度概括提炼。

一是纵向概括,即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把一些零散的事实材料,提纲挈领地归纳概括成几条或几点。报告第一部分“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回顾一百年,展望五十年。通过“三个伟人”、“三次巨变”、“一个结论”,五个自然段,近六百字,就把百年历史进行了高度浓缩概括,高屋建瓴地把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复杂的历史,简洁鲜明地阐述出来,听后给人一种清晰准确的感觉。

二是横向概括,即按照空间顺序,把横向的一些零碎的、分散的、复杂的事实材料,进行科学分类,归纳概括,使其条理和层次清晰,便于记忆。报告第二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五年来我国所进行的重大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发生的巨大变化,用“两个显著”、“三个新”,五个自然段,七百余字,就全面、透彻地概括了出来,分别从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精神文明建设、国防建设及人民生活水平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分类比较科学,用语比较精练。

三是理论概括,也就是对大量具体事例进行分析研究,从理论上进行归纳概括,从而得出带有本质性、普遍性、规律性的结论。报告第三部分“******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把多年来一直讲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炼概括为“******理论”,更加简洁,更具理论色彩。这一部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重新进行了阐述,归纳概括成为一个精髓、一块基石、一种方法、一个体系,进一步完善了******理论。这是十五大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

三、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讲话要让人听明白,还必须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表现讲话的思想内容要有一定的次序和步骤,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都要有一个总体的设想。通常我们把这种从总体上安排讲话思想内容的次序,展开讲话结构的步骤,叫作层次。层次又叫作“意义段”、“逻辑段”或“部分”、“大段”等,也就是说主体共分几大部分。一般情况下,层次大于段落,一个层次包含几个段落,有时也等于段落。

安排层次要着眼于讲话思想内容的逻辑关系。换句话说,必须先有个合理的、清晰的讲话思路。讲话层次混乱,颠三倒四,主要原因是思路不清。

要使讲话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就需要讲话者有清晰严密的思路,把层次、段落、过渡照应、用例、详略安排,以及部分之间的联系衔接都想得一清二楚,精心组织,才能紧紧抓住听众,使听众一步一步地掌握报告的内容。反之,讲话者“脑子一盆糨糊”,听众也会越听越糊涂。

为了使讲话听起来条理清楚明白,通常采用以下办法:

(1)设立小标题。将报告中所讲的内容按性质不同划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前面加一标题,起一个提示作用,告诉听众这一部分主要讲什么内容。小标题既要准确地概括出这部分的内容,又要使用简洁、鲜明的语言。如十五大报告,共分十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冠一标题: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过去五年的工作;******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设立小标题,能够鲜明地表示出讲话内容要点,体现出清晰的层次和条理,便于听众抓住讲话要领,更好地理解讲话内容。现在领导讲话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2)序码排列。将报告内容划分为几个部分,前面标以数码,依次排列下来。虽然设有小标题,但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必须紧扣一个中心。一般情况下,每一部分内容的第一句话,提炼为论题句或论点句,用以表示出每一部分讲话的内容范围或主旨。如1989年8月21日,江****《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

中,开始就说“我今天讲几个问题”,然后接着说:“一、要正确估计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二、抓住有利时机,认真抓好清查、清理工作,保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三、要同腐败现象、腐败分子进行斗争,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五、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的突出的位置上。”

为了使讲话更加条理清楚,在每一大部分中,还可以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或“首先”、“其次”、“再次”来划分,尽量不要重复使用。

恰当地运用序码来划分层次,不仅给人留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印象,而且能够加深理解,便于记牢。当然,运用序码排列层次不可太多、太乱,千万不能大一、二、三,套中(一)、(二)、(三),再套小1、2、3,这样容易造成听觉上的混乱,弄不清“辈分”,不利于准确理解和记住讲话内容。

四、逻辑严密,言之有序

严密的逻辑表现在层意不能重复。主体部分的内容有好几层,或者有好几部分,每个层次或部分都有相对完整的独立性,不同的层次或部分的意思不能基本相同,也不能部分相同。否则,就会出现前后重复的现象,既造成讲话的冗长、拖沓,也不便于听众理解。这就要求领导在讲话中对相同或相近的问题,要集中放在一个层次中讲,不要分散在几个层次中都说。有些领导在讲话中经常出现这个毛病,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地方都讲到,给人一种重复的感觉。

严密的逻辑表现在层意不能矛盾。各层所表达的意思虽然不同,但都应是在总论点或主旨统帅下的层面,各个层面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总论点或主旨的,不允许有与总论点或主旨相抵触、相矛盾的层面存在。

严密的逻辑还表现在层意逐步深化。后一层意思要比前一层意思向前发展,表现出一种由分析到综合、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近及远、渐进发展的逻辑关系。如果违背了这些逻辑顺序,就会给人“乱”的感觉,直接影响讲和听的效果。

严密的逻辑还表现在每个层次或部分内部各个意思之间,也不能重复,不能互相矛盾。

有些领导讲话中通常出现的毛病是逻辑混乱,层次不清,前后重复,逻辑顺序排列不当,既没有层次感,也没有排列规律,杂乱无章,让人听起来非常吃力。

第四节结束收尾的艺术

讲话的结尾部分,也叫“结束语”。结束语同开头一样重要,好的结尾,能给人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感觉,也可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结束语一般是综合归纳主体的内容大意,提出希望、要求,鼓舞、号召听众行动起来,按照报告中阐述的道理和主张去做。

结束语总的要求是:精悍有力,调子高昂,充满热情,这样才能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发挥巨大的鼓动力量。

结束语从内容上说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综合归纳全篇讲话的内容,作出肯定性结论,使听众对讲话全文有一个概括、完整、深刻的印象;二是要有鼓动性和号召力,给听众前进的信心和奋发的力量。报告结尾形式多种多样,通常采取以下两种:

(1)总结式。在讲话结束时,对前面所讲的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归纳和总结。例如,******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是这样结束的:

这次大会,是全国文艺工作者在新长征中的第一次盛会,同志们是带着自己的丰硕成果来出席大会的。我们相信,大会以后,同志们一定会拿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艺术成果,向祖国和人民汇报。

谨祝大会圆满成功!

(2)号召式。就是在讲话结束时,运用极富鼓动性的言辞,或提希望,或提要求,号召人们去努力行动,完成任务。例如,十五大报告是这样结束的:

让我们高举******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结束语的形式尽管很多,但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都必须以简短有力的语句,总结报告全文的主旨,发出有力的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