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租书店的女儿
16549000000033

第33章 鬧瞌

典型的後眷村時期小麵館。就開在拆一半留下的那半邊江山菜市場裡,透早,老村民們以及不知哪兒冒出的「新村友」又都回到市場集合,生意就這樣做起來啦!炕餅的炕餅,塑膠袋專賣的專賣,(你娘隔兩天就往家裡堆個兩三落各色大小用途各異的塑膠袋,她不時自言自語:「都可以開個店了。」可買得再勤,要用時還是揀購物時附帶的塑膠袋。)破銅爛鐵「骨董」喊價著,肉攤吆喝著,而小麵館,則很家常的總有副手幫閒不是包餃子就在製作各式小菜(「那些臭魚爛蝦的!」意見者的發言內容或語氣不見得能說明什麼,當一名村人甲乙或客人丙丁,你們養成了一種怪怪的發言風,你也不例外,很快的就加入「說點啥」的隊伍,以前你認為的「廢話」,北方人稱之為的:「鬧瞌。」)

這些手工活計,大多趁生意清淡時段在屋內進行,但在這小小眷村地帶,就幾乎成了門面風景,得大剌剌攤開了在店外簷下展開:「貨真價實的手工水餃哪!現包現賣。」可不,這會兒,幫閒者眉毛口紅一條條垂得挺長耳環的倆「大陸妹」正包著水餃,一看架式就不是北方人,口音也早洩了底,用的呢機器代工餃子皮,很省約的往裡填餡料,一盆瓠瓜一盆豬肉一盆韭菜一盆大白菜,店不大,花頭還不少。南北和的年代,吃上這事,飲食之外,當然還得帶上「男女」。今天「鬧瞌」,就從這事兒啟頭吧!

你說:「市場裡小麵館居然有賣瓠瓜水餃,他家的調味料做得蠻道地的。」辣油、蘿蔔乾、葱油、醃漬辣椒各色配料成了強項。「是朱媽媽女婿啦!」小娟妹是你家的鬧瞌一號大將,鬧瞌二號你娘立刻不甘落後:「什麼女婿,早離掉了。」你失笑搖頭:「人家太太煮麵煮得好好的,你老人家沒事別造謠,不是你說的那家啦!」「還有哪家?你根本不知道。」是這麼個眷村老調了,朱媽媽有仨女兒,其中二人嫁了倆兄弟,是姊妹也是妯娌,兩對都離了婚,弟弟娶的妹妹離婚後兩人還在一起生了個兒子,但就是不能一道住,「你不知道,小珍好凶,打她老公呢!」你頭都昏了,「小珍是誰?」「哎啊!你是外國人啊!朱媽媽女兒啊!這個都不知道,人家上次見了還叫你蘇姊姊呢!」「可是麵館那女生很秀氣啊!也不像認識我的樣子。」輪到你妹頭昏了:「嘔!那不是小珍啦,是她老公娶的大陸老婆啦!你怎麼搞不清楚!」所以坐店門口包餃子拌小菜的,是大陸太太的親戚幫手,他們一點都不覺得破落戶影劇三村完蛋,反而看見眷村人的外省口味生意點,於是在大陸太太的決定下,小麵館就這麼開張了。

你恐怕永遠都不會明白,一個離了婚的外來女婿是怎麼成了一日影三人終身影三人?就這麼在影劇三村老基地安家落戶下來,大演夾夾層層眷村外省人前太太、大陸人新妻子以及他們的孩子以此打造新一九四九故事。

你妹倒很公平:「現在這太太比較漂亮,又勤快,小菜做得很好吃喲,朱媽媽那女婿什麼都不會做,就一張嘴。」你提醒小娟妹:「人家叫『前』女婿,不是女婿。可麵店幾乎就堵在朱媽媽門口,一開門就看得到,難道兩太太不會打起來?」小娟妹皺眉頭不懂你:「打什麼?麵館忙的時候,朱媽媽都去幫忙咧!」你媽插嘴:「所以他們生意出奇的好,現在大道新村那兒,又開了家分店,發財囉!」你妹又想起什麼來:「對了,他們的配料,還是朱媽媽教的呢!」而且後頭太太生的小孩,也一點都不認生,人前人後親熱的圍著朱媽媽轉:「一天到晚外婆長外婆短的。」一個被時代淘汰與遺忘的眷村,卻是沒被評鑑單位發現的傳說中最適合(現代)人類居住的新烏托邦?

可不是,你再去麵館,才坐下來,「前」女婿就笑瞇瞇很周到親切的趨前問道:「蘇姊姊,今天吃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