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16538800000020

第20章 暹罗和澜沧,泰人的族系(2)

到达景线时,已经是夜间,我坐在湄公河边吃了晚饭,寻找住处时,却发现几家旅馆都已经满员了,在一位好心老板娘的指点下,我找到了一个标有“家庭旅馆,每人100泰铢”标记的小院子,院子里有一个独栋的小别墅,别墅里灯火通明,却一个人都没有,老板也不知在哪儿。别墅的每一个房间里都放了一张小床,我找了一间睡了一夜,第二天清晨,老板还是没有出现,我只好把行李先放在这儿,游览景线城去了。等游览回来后,房间已经打扫干净,却仍然没有人收钱。我试着去了旁边的院子,终于找到一个躺在床上睡眼惺忪的伙计,把钱给了他。这样做生意我还是第一次遇到。

如今的景线城可以说是一座废墟,在泰国的城市中,保留了完整城墙系统的并不多见,就连清迈这样的历史文化中心,城墙也只保留了几小段,大部分都已经夷平了。但景线的城墙保留得却要完整得多,北、西、南三面的城墙都还在,东面由于临河,也许从来没有城墙,也许由于河流改道,城墙已经被冲走了。这里的城墙与我在其他地方见过的都不相同,它是砖结构的,但在城墙上又长满了树木,走在城墙顶端,看着那一棵棵的古树,就像看到了历史的痕迹。

城墙之外是长满了青草的护城河,当地人为了抄近路,在护城河上搭了几个简陋的木板桥。在城墙的四角还有几个小的堡垒。城门处往往是双重门(瓮城结构),这样的结构虽已坍塌了不少,却仍然能够看出当初的结构和防御工事。

景线城最多的是寺庙,在整个古城里,星星点点地布满了残缺的寺庙建筑,有的只剩下了一座佛塔,有的还保存着寺庙的墙基。由于泰国人的虔诚,他们曾经对有的佛像进行过重修,于是,有的寺庙后端只剩下了一座佛塔,而在前端,则是一座高高耸立的佛像,佛像所在的经堂已经不在了,就这样,露天的佛像与后面的佛塔孤零零地竖立着,执着地把景线城曾经的辉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还有的寺庙就连佛像也只剩下了一半,更给人一种沧桑的无奈感。

保存最完好的寺塔,也是景线最高大的寺塔叫作銮塔(Chedi Luang),这座佛塔建于1291年,如今的銮塔长满了青苔,在它的前方,寺庙已经坍塌,当地人用铁柱搭了一个巨大的棚子权当寺庙,里面供奉着佛陀的金身。

根据传说,景线这个国家是从高棉人(吴哥人)手中得来的,泰人的首领先从一对老夫妇手中购买了一块土地,建立了一座村庄,之后通过南征北战,建立了后来的景线城,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王国。

根据考古发现,在景线城的周围,还有一系列的遗迹,有的在老挝境内,有的在湄公河的上游,有的更靠下一些,它们或许是景线的卫星城,也或许说明景线王国曾经多次变迁。

在建立之初,这个王国随时处在南方高棉人和西方缅族人的压力之下,在他们的南面,还有一些隶属于高棉的本地小王国。泰族人战战兢兢,时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公元1080年,高棉人终于抓住机会攻陷了景线城,抓住了国王,将他流放到了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在村子里,国王生下了两位王子。

两位王子在流亡中长大,但19年后,他们成功地回到了景线,赶走了高棉人,这个孱弱的小国家复国了。复国后的王子们为了纪念自己的胜利,将景线改成了庸那迦差也武里(Yonok Chaiyaburi),意思是胜利之城。

但不幸的是,两位国王瓜分了王国,一位继续占据景线,另一位则迁往了东南方的芳城,并定都于此。这时,西面的缅人又开始入侵了,缅人经过了7个月的围攻,占领并烧毁了芳城,迫使芳城的泰人向南方逃窜。

根据传说,这股逃窜的泰人又分成了两支,一支在一个叫素可泰(Sukhothai)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小王国,另一支则与当地的王侯混合,并取得了领导权,建立了阿瑜陀耶(大城)王国。经过了几百年,素可泰和阿瑜陀耶又超过了景线王国,成了泰人最重要的祖先。

公元1288年,景线城建立了完善的城墙系统,也就是如今我们见到的城墙遗址。城墙是为了防止外来的入侵,使这里的人更有安全感,但事实正好相反,随着景线王国的泰人经受不住入侵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南迁到了清莱,并再次迁往了清迈,改称兰纳泰王国(Lanna Thai)①(也称兰纳王国。——编者注)。

于是,泰国北方的中心也从景线变成了清迈,直到今天清迈仍然是北方最重要的城市。不过,随着这次迁移,泰人离中国的云南境内已经越来越远了,如果说之前的王国还有着云南故地的痕迹,那么以后他们就有了单独的文化,成了泰国(暹罗)文明的组成部分。

兰纳泰时期最后一次经历从中国来的威胁,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造成的。当时的元朝人将兰纳泰王国称为八百媳妇国,据说是因为泰人的一位国王有八百个媳妇,每一个媳妇为他镇守一处要塞。

当蒙古人进军越南的时候,有一部分兵力是从云南沿红河进入河内平原的,在行军途中,他们第一次听说了这个奇特的八百媳妇国,其政治中心在清迈。当远征越南失败后,蒙古人开始打泰国的主意。

蒙古人的大军从云南出发,从如今老挝缅甸交界部分进入泰国境内,却无功而返。这次劳民伤财的远征使得元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陷入了动荡之中。这次远征的失败也意味着泰人终于确立了自己稳固的政权,不再听命于别国。

当景线王国变成兰纳泰王国的时候,泰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三个王国都出现了,它们分别是兰纳泰、素可泰和阿瑜陀耶,这三个国家虽然仍然孱弱,却随着高棉、缅人势力的衰弱,逐渐占据了优势地位,泰国这个属于泰人的国家已经具备雏形了。

不过,在刚刚诞生时,阿瑜陀耶王国的实力仍然有限,当时除了兰纳泰和素可泰之外,还有一个叫作帕耀(Phayao)的小王国。到后来,兰纳泰吞并了帕耀,与素可泰南北对峙。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兰纳泰在艺术上还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装饰风格,称为兰纳风格。

与景线城里的寺庙大都残缺不同,在清迈,则有许多漂亮的兰纳风格寺庙。这些寺庙以华美的装饰见长。在清迈寺庙中行走时,最显眼的遗迹是一座也叫銮塔的高塔。这座塔的规模非常惊人,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这座如同小山一般的废墟。

銮塔建在一个广场的中央,在高大的平台之上,它的顶部已经没有了,中部也被削掉了一半,以至于看上去形状怪异,却更凸显了它的古老。关于这座塔之所以变成废墟,说法也不一样,有人说它毁于一次地震,而有人说,在一次缅甸入侵时,它毁于缅人的炮火。

在銮塔之内是几座镀金的菩萨像,塔外用大象、巨钟和神秘的那伽怪兽装饰着,显得神秘无比。

銮塔之所以著名,除了它本身庞大而残破的体形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则是环绕着銮塔广场的众多寺庙。这些寺庙都是兰纳风格的典范,寺庙的山墙上用五颜六色的宝石装点着镂空的图案,乌木制成的屋顶如同是房子优美的头发披散着垂下来。这是一种洛可可之美,又带着泰国北部的特殊风格,与泰国南部的金碧辉煌毫不相同,反而与老挝琅勃拉邦的寺庙风格更为接近。有人说,这样的寺庙如同是一只美丽的孔雀,将它最美丽的装饰展开献给世人。

在众多的寺庙里,菩萨的造型也都不一样。一个巨大的涅槃佛显得安详静谧,早已经参透了生死,另一个穿红衣的胖菩萨那肥硕的体形如同一个巨大的酒桶,胖菩萨还拍着自己的肚皮,仿佛刚刚吃饱饭。

在另一处城市广场上,三位国王的雕塑伫立着。这三位国王分别来自清迈、素可泰和帕耀,仿佛正在商讨着如何建立清迈城。国王雕塑不远处有一座小型的佛塔遗址,佛塔遗址旁边有一座小型的寺庙,也是由乌木建成,显得小巧玲珑,又古色古香。

在清迈城的西部,另一座著名的寺庙在等待着游客——帕辛寺(Wat Phra Singh),这里拥有着兰纳最美丽的佛像和最美丽的寺庙。一座小小的寺庙建在高台之上,从下面望上去,寺庙和背后的白云融为一体,显得空灵而又神圣。

在古城的周边,还保留着后人重修的护城河。护城河并不宽阔,河岸都已经用砖砌过,大部分的城墙都已经不存在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还保留了下来。但由于护城河的存在,古城的形状还是保留了下来,整座古城如同一个巨大的正方形嵌在了泰国北部的大地上。

迁到了清迈的兰纳泰王国,随后的走势却并不光明,它突然陷入了长期的衰败之中,与南方的邻居比起来显得毫不起眼,甚至比起老挝境内的泰人王国琅勃拉邦都不如。不过,它的存在却很长久,直到素可泰衰落之后,它又突然焕发了生机,成了阿瑜陀耶的劲敌。

它一直存在到1556年,才被缅甸的莽应龙帝国①(莽应龙(1517要1581),缅甸东吁王朝统治者之一。莽应龙征服兰纳泰后保留了兰纳泰政权,但此后的兰纳泰国王为缅甸的傀儡。——编者注)吞并。缅甸人在泰国北部占领了两个世纪,最终,泰人赶走了缅人,但兰纳泰已经变成了微不足道的地方政权。

当兰纳泰正处于衰微期时,传承泰文化的历史重任落在了素可泰人的身上。

素可泰王国的建立,与反抗高棉人的统治有关。当泰人来到了素可泰,最初只是作为臣民居住了下来,然而,随着泰人与当地政权冲突加剧,一位叫作邦克郎刀(Bangklangtao)的人振臂一呼,开始了泰人的独立战争,这场小规模战争的结果,就是独立的素可泰。

到了第三任国王兰甘亨(Ram Khamhaeng)时期,素可泰已经成长为一个巨大的帝国。它的控制区域南到马来西亚半岛,甚至包括现在的新加坡,东至老挝,泰国本部除了兰纳泰王国占领的清迈之外都是它的势力范围,这些地区的土著首领莫不臣服于这个泰人的君王。

在泰国的历史上,有三大帝或者五大帝的说法,不管哪一种说法,兰甘亨王都是最早的一位。在三大帝中,还包括了赶走缅甸人复国的阿瑜陀耶国王纳黎萱,以及领导泰国走向宪政和开化的曼谷王朝国王朱拉隆功。五大帝则加入了吞武里王朝的唯一一位君主、中国人郑信(他在缅甸人灭亡了阿瑜陀耶之后,建立了新的王朝,延续了泰国的政权),以及朱拉隆功的父亲、也是首先提出要进行西化的国王蒙固。

兰甘亨大帝之所以如此受人称道,除了他征服了泰国本部之外,还在于他组织了数次远征。在他之前,泰人在缅甸和吴哥的夹缝中只能算一个不受重视、半开化的小民族,可是,到了兰甘亨时期,泰人已经做好准备接管统治权了。

公元1296年,他率兵攻打了强大的吴哥首都吴哥王城,再把战争一直推进到了越南东部的海岸线上,那儿是曾经强大的占婆国。公元1313年,他再次卷土重来,围困了占婆的首都。他甚至派出舰队远征印度尼西亚,炮轰了爪哇。这个泰人的国王仿佛有着无限的活力,强迫四方都服从于他的秩序。

兰甘亨还创制了文字,重新塑造了泰国的文化面貌,至今泰国的文字系统仍然得益于他。

在信仰上,这位国王大力推行佛教。国王和宫廷贵人都虔诚地信奉小乘佛教,这种佛教重新塑造了泰国、老挝、柬埔寨的风貌。在这之前,柬埔寨的吴哥国王大都信奉印度教,有的国王信奉大乘佛教,但到现在,这个拥有着印度教伟大古迹的国家已经风行起了小乘佛教,这得自于泰国的强烈影响。

兰甘亨时期泰国的佛教还掺杂了原始的精灵崇拜的成分,在素可泰南面有一座叫考峦山的山峰,据说上面住着一个叫作“山巅之主”的精灵,国王为了保证国家和社稷,每年都要去山上进贡。

在泰国,除了远古时期和吴哥时期的遗迹,最著名的历史景点就要数素可泰的皇家寺庙群了。

这座从兰甘亨时期就存在的城市至今保持着众多的寺庙遗址,它虽然没有吴哥和蒲甘的壮观,却无不透露出小乘佛教的优美。如果说吴哥和蒲甘像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那么泰国的素可泰和后来的阿瑜陀耶则是阴柔的美人儿。

我坐着火车从曼谷北上,一路上经过了阿瑜陀耶和华富里,最后到达了一个叫作彭世洛(Phitsanulok)的城市。彭世洛曾经是一个素可泰和阿瑜陀耶的附庸小王国,如今则是泰国北中部的交通枢纽,从这里南可下曼谷,北可上清迈,东可达泰国东北部的交通枢纽孔敬,而素可泰则在彭世洛的西面一小时的车程之外。

我参观了彭世洛的普拉西寺(Wat Phra Si Ratana Mahathat),这里有一座巨大的佛像,由于佛像过于神圣,寺庙里挤满了从各地前来朝圣的人们。寺庙的规矩也颇为严格,除了进门必须脱鞋之外,即使想给佛像照相,也必须首先跪下来。

在素可泰车站下车后,距离新城的旅馆区还有一两公里的距离,当我走路的时候,当地的一位宋苕车司机突然停在了我的身边。“你要住旅馆吗?我给你介绍个便宜的地方,免费搭你过去。”

他报的价格很合理,几乎是当地的最低价,于是我上了车。在一个小岔路口他把我放下来,示意我一直向前走。他并没有跟着我过去,也就是说,他免费搭载我并非是为了从旅馆拿提成,这让我感到很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