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16538800000018

第18章 蒲甘,缅人的心灵故乡(4)

这天,我碰到了另一位德国人,我们的旅游线路是相同的,于是,在经过每一座塔时我都会碰到他,他总比我先到几分钟,再早离开几分钟。

在一座塔前,我问他这座塔叫什么名字,“托马斯。”他回答,原来他以为我在问他的名字。从这时开始,我们决定结伴同行。托马斯看上去有50岁左右,在两德统一之前生活在东德,是个司机。他游览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一路上不停地给我讲他的旅行见闻,并怂恿我到美洲去。

在东南亚,我在不同的国家碰到的人也不一样。比如,在老挝,我碰到最多的是法国人,也许因为这里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人似乎有怀旧的传统,希望看一眼当年帝国的辉煌。在越南则是法国人和美国人居多,原因是这两个国家都在越南吃了败仗,甚至有许多美国人专门到胡志明市(西贡)的战争罪证博物馆去参观,在博物馆里充满了对美国军队的控诉,各种意识形态的词语比比皆是,但美国人照参观不误。而在柬埔寨和泰国,由于旅游业发达,各国的游客都很多。至于缅甸,我却出乎意料地碰到了许多德国人,这或许证明德国人不愧为世界上最喜欢旅游的民族。

到了傍晚时,托马斯想看日落,他也知道瑞山都是看日落的好地方,却不知道怎么走。我自告奋勇给他带路,于是,在观看了蒲甘壮美的日出之后,我又幸运地看到了同样壮观的日落。太阳从光芒万丈逐渐变成了橘黄色,最后变成了暗红色,坠入了山后,日出和日落似乎象征着再壮美的文明奇迹也会从兴盛走向衰亡。

公元1254年,一位叫作那罗梯诃波帝的国王继承了王位,在这之前,由于王室的挥霍无度,这个国家的财政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但新国王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即位后暴虐无道,引起了北方掸人的反抗,他们与以后占据了泰国的泰人是同宗,或者说是泰族人的一个分支,他们不断南侵蒲甘国,使得这个已经衰老的帝国更加艰难。

但这还不是事情的全部,对蒲甘王国更不利的是,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正在它的北方形成,那就是蒙古帝国。

那罗梯诃波帝时代,蒙古人已经取代了宋人,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元朝。与孱弱的宋人相比,蒙古人征服的野心和强大的武力都已经超出了邻居们的想象。

在征服了大理之后,元朝的帝王忽必烈于公元1271年开始派遣使者前往蒲甘,责令它臣服并纳贡。同样野心勃勃的那罗梯诃波帝认为这是对他的侮辱,对于使者避而不见。两年后,蒙古使者再次来到了蒲甘的王庭,这次他们受到了接见。

然而,蒙古使者忽略了一个小小的礼节,那就是鞋子的问题。

对于北方的游牧人来说,足蹬大皮靴是一种威武的表现,但对于缅甸的佛教徒来说,穿鞋子进皇宫是一种极其粗鲁的行为,于是,蒙古使者被痛快淋漓地处死了。

这件事引起了元朝的强烈反应,忽必烈派大军开始进攻缅甸。关于这次战役,我们知之甚详,这多亏了一位西方的观察者——马可·波罗。

公元1275年到公元1295年,年轻的马可·波罗跟随着父亲去中国做生意,由于他能讨得忽必烈的欢心,不仅被封了官,还当上了皇帝的特使。这段时间也恰好是缅甸遭受蒙古人入侵的时间。于是,这位喜欢游荡的年轻人在他著名的游记里记载下了双方的战争,缅军的大象尤其给这些北国的士兵和欧洲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将对在此地进行的一场值得纪念的战争进行详细的描写。一二七二年(应当是1277年),大汗派遣一支军队来永昌和哈刺章这两个地方驻防,以抵抗敌国的入侵。此时,他还没有任命皇子去主持这些地方政府。

印度的缅与班加剌(孟加拉)的国王,他的疆土广大,人口众多,财富充实,当他听说鞑靼人的军队已来到永昌,便马上起兵进行攻击,企图歼灭这支军队,使大汗不敢再派遣军队到他的边疆上。为此,他召集了庞大的军队,军中有为数众多的大象。木制的亭子搭建在象背上,可容纳十二人至十六人。他率领这些象和大批的骑兵、步兵,向大汗的驻地进发,并在距永昌不远的地方安营扎寨,以便让自己的军队恢复体力。

大汗军队的统帅是纳速剌丁(Nestardin,应为忽都),他虽是一个勇敢而能干的军官,但听说缅王统率如此庞大的军队来攻,仍不免大吃一惊,因为他自己所指挥的军队还不到一万二千人,而敌人在象队外就有六万人。但他并没有显出丝毫惊慌的样子,只是让军队退到了永昌的平原,并在一个侧面有一座密林掩护的地势险要处扎营,万一象队猛攻,他的军队可以退入林中,并且可从这里安全地用弓箭扰乱敌人。

他召集军中的将领,告诉他们,胜利不在人数的多寡,而在于勇敢与纪律。因此,他要求他们在这次战役中表现的勇气,应不亚于以前的各次战斗。他又告诉他们,缅和班加刺王的军队不懂得战术,缺乏打恶仗的经验。因此他们不应该因为敌人的人数较多而感到气馁,应该相信自己的力量。最后他说:“我们的名字不仅要让眼前的敌人感到害怕,而且要让全世界都感到战栗。我一定会领导你们获得胜利。”

当敌军听说鞑靼人已经退到了平原,也随即前进到距鞑靼人约一英里的地方扎营。

缅王发出命令,率领全军勇猛地扑向鞑靼人的阵营。而鞑靼人却按兵不动,沉着应战。他们诱使缅军冲到他们的壕沟前,然后勇敢地冲出营寨准备与敌人短兵相接。但是鞑靼军队很快发现,由于自己的战马从未见过这样载着木亭的庞然大物,竟然吓得惊慌失措,掉头便跑。骑士们虽然竭力制止,但仍无济于事,因此缅王率领军队逐渐占据了优势。鞑靼人的统帅发现了这个意外的变化,但他并没有失去镇定。他立即下令改变战术,让兵士下马,把马赶入密林中拴好,然后徒步向象队冲去,开始了敏捷的射击。

同样,木亭中的敌人和缅王的其他军队也奋力回击。但由于他们射出的箭,不如臂力强劲的鞑靼人准确有力,所以逐渐抵挡不住了。同时,鞑靼人不断地用箭和其他兵器集中攻击大象,使大象受到了重创,于是它们突然退却,扭头奔向身后自己的兵士,冲乱了阵脚,使得站在象背上的人也无法控制了。

这些大象既受伤痛之苦,又被进攻者的呐喊所惊,不再听从驾驭者的指挥。它们肆意奔逃,最后由于愤怒和恐惧竟然奔入了鞑靼人所藏的密林中。结果,粗大的树枝击毁了它们背上的木亭,戳死了那些坐在里面的士兵。鞑靼人看见象队已经溃败,又重振士气,整好队伍,重新上马,将各小队联成一体,勇猛地冲向缅军,于是一场残酷的战斗开始了。

缅军也没有因此而丧失锐气。缅王亲临战阵,要求士兵沉着应战,不要因为象队的失败而害怕。然而,鞑靼人箭术高超,远非他们所能抵挡。当双方的弓箭射完后,士兵们又拿起了剑、矛和铁锥,勇敢地展开了肉搏战。一时间,刀光闪烁、血肉横飞,许多人重伤倒地,断臂折足,流血成河,令人惨不忍睹。双方相互绞杀,喊声震天。

缅王作为首领,表现得十分勇敢,他经常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鼓舞着士气,要求士兵们努力守住阵线,同时又下令用预备的主力骑兵去支援那些筋疲力尽的部队。但是他最终看出已无法抵挡鞑靼人的军队了,于是只得率领残余的军队向后撤退。在后撤中又有大批的士兵被杀死。

这场战斗从早晨杀到下午,双方都损失惨重,但最后鞑靼人取得了胜利。制胜原因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鞑靼人阵地侧面森林的掩护。缅王不应该选择这个地点,而应设计将敌人引到旷野中,使他们不能抵抗象队的攻击,然后再将两翼的骑兵展开,便可将他们团团包围起来。

鞑靼人在击败敌人后,又收兵回到象群逃避的林中,准备生擒它们。但他们发现,那些从木亭上逃下来的人正在砍树断路,准备自卫。于是鞑靼人立刻杀死了他们,只留下那些惯于驾驭大象的驭手,并凭借他们,擒获了二百多头大象。

自这场战争以后,大汗军队就经常用象作战。这次胜利,使大汗夺得了班加刺和缅王的全部疆土并将其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按照马可·波罗的记载,蒙古人一战就获得了缅甸,但实际上,蒙古人又进行了一场战争才占领了蒲甘城,在缅甸建立了行省。那罗梯诃波帝在逃跑中被杀,蒙古人由于地域。远,很难建立直接的统治,开始树立了傀儡君主,通过傀儡来间接统治。关于蒲甘城被占领,马可·波罗既写了它的繁华,又写了蒙古人统治的仁慈:

据说,这个国家从前受一个富有而有权势的君主的统治。他在临终前,下令在他的坟旁修建两座棱锥形的塔。一座塔全用一寸厚的金片包裹,所以,除了金色外,其他什么也看不见。另一座塔,用同样厚度的银片包裹。塔尖的圆顶上,悬挂着一些金银制的小铃铛,每当微风吹过,就叮当作响。两座塔各高十步,互相映衬,构成一幅华丽的景象。

君主的陵墓也同样用金属片包裹,半是金的,半是银的。这是君主为礼敬自己的灵魂而准备的,目的在于使自己永垂不朽。

大汗决定夺取这座城市,为此他特地派了一位勇敢的军官负责指挥战斗。军队按照自己的习惯,让几个术士或巫师同行,这种人常常大批集中在朝中。当军队进城时,看见这两座锥形塔装饰得如此富丽堂皇,但因为不知道大汗的意思,所以不敢随意加以处置。等到大汗知道这两座塔是为纪念前王而建立时,便下令不准人侵犯它,也不得使它有丝毫的损伤,因为鞑靼人对于有关死者的任何物品,都是十分尊重的。

可惜的是,蒙古人潮来得快,去得也快,几年后蒙古人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他们逐渐撤出了这片美丽的土地。随着军事力量的撤出,他们建立的行省已经形同虚设。

正是由于蒙古人的力不从心,才使得缅甸没有被纳入中国的版图之内,当蒙古人撤离后,有史以来缅甸独立的最大威胁消失了。

乘虚而入的正是从云南迁来的掸人,这些人本来已经逐渐强大,现在则借助蒙古人撤离的真空,开始向南进军。

掸人在北方的阿瓦尔建立了政权,与此同时,南方的孟人也脱离了缅人和泰国的泰人的控制,建立了勃固王国。这样南北分治的局面维持了200多年,才由于东吁王朝的崛起而告结束。

此刻,缅人称雄东南亚的时代中断了,取而代之的是泰人、掸人等同源的民族,泰国的崛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看完日出,托马斯又找到了几位他的同胞,我们决定找个有啤酒的地方喝酒。缅甸饭店里的啤酒仍然需要得到政府的特许经营,只有有了许可证,才能销售啤酒。在每一个酒瓶上都挂着一个纸条,表明这瓶酒已经缴过税了。德国人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很好奇,我用勺子和叉子把一碟蛋炒饭分成三堆为他们演示中国政局的变迁。当谈到日军在东南亚的侵略战争时,我又把这碟米饭变成了亚洲地图,解释日军如何从侵略中国到入侵东南亚,特别是缅甸。

我们一直谈到了深夜12点才回去睡觉。托马斯和我约定第二天继续游览没有逛到的景点,我们希望在路上还能碰见。

谁知,第二天,我们都没有按照约定的线路游览。他和一拨人去了波帕山,我则换了一个方向,先去了南部平原。这就是旅行,彼此见面后相言甚欢,一起游览喝酒,却又从不留恋和执着。

南部平原上的佛塔同样壮观,这里的游人不多,偶尔能看到一辆路过的牛车,仿佛回到了古代的蒲甘。这里有着王宫遗址,有着保存不错的壁画,还有现代人建立的高耸的塔状建筑,而实际上那是一家酒店。

到了第三天,我又回到了第一天结束的地方进行游览。当到达他冰瑜寺前面的瑞姑寺时,突然看见托马斯从寺庙里出来了。我们都没按照约定游览,但相差一天之后又碰到了一起。

这一天是我们收获最大的一天,最主要的阿难陀寺、他冰瑜寺、达玛扬基寺、苏拉玛尼寺都是在这天游览的。特别是阿难陀寺内那四座巨大的佛像,成了蒲甘和缅甸佛教虔诚的缩影。

到晚上分手时,我们都知道明天不会再遇到彼此,因为我们的游览线路出现了差异。但即便如此,我们仍为路上的相遇感到满意和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