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28日,申华发布董事会公告,称万科现持申华股票仅占总股份的1.7%,已接受来自万科的陈祖望、郁亮辞去董事职务。
在万科大股东和申华中小股东的压力下,万科公司顺势减持申华股票,并于1995年2月完全退出了申华董事会。至此,被中国证券界定义为“中国首宗以善意方式通过二级市场达到参股与经营的成功案例”画上了句号。
合作时间虽然不长,但瞿建国认为各自的收获还是不小的。万科在申华的股票上获得了可观的收益,申华也因此上了一个台阶。
值得注意的是,申华在和万科好合好散之后,继续在资本市场上演出了一出出悲喜剧,不仅遭遇了一家广州民营企业的阻击,后来还和中国证券市场上声名很大的君安证券以及华晨汽车发生过紧密联系,也有着自己精彩和芜杂的发展故事。而瞿建国,也早就通过套现股权获得了八位数的个人价值实现。
然而,直到今天,还有一些持有申华股票比较早的机构股东念念不忘,假如当年万科和申华能够一直合作下去,可能万科和申华在上海发展的路子都会顺利一些,少走很多弯路,在今天的上海滩,可能会有更多地方出现万科和申华的身影。
当然,历史没有假设。而王石和瞿建国,作为中国商界叱咤一方的枭雄,也各自要走自己注定的路,最后的结果当然也大相径庭。
申华公司创始人瞿建国出生于浦东,申万事件时年方40岁。据介绍,瞿在18岁那年就在家乡开始办木器厂,是一个性格内向、心地善良厚道的人。他是家中老大,多年乡镇企业工作的经验使他在当地有很高的声望,甚至连乡亲中夫妻吵架,也请他去从中调停。而瞿对家乡的老人特别关心,多次捐资当地的养老院。瞿常说,当看到自己的亲人生病而无力挽救时,他会感到很痛苦。若干年前,瞿的母亲生病后因无力医治而去世,令瞿一直感到很痛心。这件事给瞿的感触太深,瞿常常表示待公司的事情理得比较顺之后,他可以超脱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慈善事业上。瞿曾以个人名义捐资1000万元建立了上海市建国社会公益基金会,对公益事业给予了实质性的支持。瞿是把企业家精神和为人处世的善良品格结合了起来。
1994年10月,万科已经逐步淡出申华,不过也能够安排笔者去采访瞿建国,他一如我事先听到的那样不苟言笑,却有许多很有见地的比喻。比如说管理,瞿把培养企业比喻成教育孩子,孩子小的时候需要多管一些,到孩子大了,就不能管得太多,否则就变成封建家长制。有人问瞿走向成功有何招术,瞿答曰,走向成功如同捕鱼,首先要有捕鱼的技巧,其次还要有一张捕鱼的网,最后如果遇到一条没有鱼的河,仍然是功亏一篑。
据说,瞿虽然平时言语不多,但是特别喜欢唱一首歌,叫做《把根留住》。如果有机会玩卡拉OK,瞿必唱《把根留住》。不知道瞿是抒发人世沧桑呢,还是表达游子恋乡情,也许是兼而有之吧。
1999年4月19日,申华公司召开股东大会临时会议。瞿建国正式卸任董事长,全身而退,至今远离商场。
城市花园历经低谷
因为上海“城市花园”就在航线下方,多少会给销售带来一些影响。据说,当年卖房子,只要苏联制造的图—154型号的飞机飞过,因为噪声太大,很多预备好的合同即刻告吹。所以,一位受过美声训练的销售人员老刘,陪同客户看房子的时候,一旦预感到会有图—154型号的飞机飞过,就张开双臂,放声歌唱:啊,鸽子呀——
随着“城市花园”的热销,接踵而来的是如何快速建设、按期交房以及赶工带来的问题,配套设施没有到位造成工程延期,延期交房又导致客户投诉、退房。
当然,事情不可能都很顺利。笔者在1994年10月份到上海的时候,“城市花园”粗具规模,但是显然施工进度跟不上销售进度。这种典型的跨地域急剧扩张的地产公司开发遇到的问题,在十年后的很多大开发商的其他项目之中也经常能够遇到。同时,整个“城市花园”的管理也显得乏力,大名鼎鼎的万科物业在那时候经验还不够多,名声也还没有营造出来。所以,等我回到深圳,跟王石提起看到的上海万科的种种问题时,他脸无表情,只是低低地“哦”了一声。后来我才明白,其实,那时候的实际问题,他知道的比我清楚多了。
“当时的情况是,退房的比买房的多。”当时负责客户事务的万科人回忆。一方面“城市花园”的大量销售款没有收回,另一方面正值房地产市场的消化调整期,企业贷款十分困难。1994年底,公司账户非常紧张。财务人员挨个找购房数量较多的单位客户商量,能不能先把钱转到万科账上。当时根本不能通过银行来催款,因为万科够不上办理按揭的条件。同时由于缺乏大规模、跨地域开发的经验,公司也经历了被动的管理层更迭。
在艰难的时候,大多数上海万科的员工选择留下来,相信公司一定能够走出低谷,正如他们所说的:“选了一个企业,就要相信它、理解它,同时也要珍惜自己的选择,坚持下去。”不能不说,王石的职员思想工作确实做到了家。
1995年初,上海万科组建新的管理层。
1996年,经过一年的努力,“城市花园”二期推出销售。二期采用的欧陆风格引领了当时上海市场的设计潮流。“万科城市花园”和上海公司的艰难局面开始好转。
1998年,上海万科经过艰苦的工作,一点点争取,最后获得了“城市花园”西区项目的开发权,“城市花园”板块面积扩大到58万平方米,初步解决了在上海发展的后续问题。
万科富于不断创新的先锋精神,无论是设计上引入西方设计思想还是营销推广上的独具匠心,万科人都敢尝试。当然,有的时候拿来主义并不成功,比如上海万科城市花园聘请新加坡规划师做小区规划,引进了底层全部架空的概念,但是在上海这种常年阴着天的温带地区,底层利用率很低,后来终于被一块块地改造成商业、娱乐和居住功能。但是,实际上,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面前,不创新就意味着落后;创新可能带来风险,但不创新是最大的风险。
1999年,上海万科推出“城市花园”三期——“优诗美地”,现代港式风格继续领先市场。
1999年8月,上海万科进军徐汇区房地产市场,开发位于漕宝路73号的“华尔兹花园”项目。
与此同时,上海万科从1999年开始着手解决“城市花园”的遗留问题。“过去的不规范没有必要否定它,只有正视和积极解决问题,才能在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在物业公司工程管理部等部门的相互配合、协作下,各种遗留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其中应收款从最初的1亿元,降到现在的不到100万元。
上海始终是万科的重点
从1991年进入上海市场以来,上海万科已经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被上海新闻界称为万科城市花园现象依然持续下来了。“明天,您将住在哪里?”成为上海市民耳熟能详的一句广告语。万科成功地在上海扎下了根。
今天,上海万科城市花园成为拥有5000套住宅、1.5万居民的成熟小区,极大推动了七宝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发展。“城市花园”成为万科在上海的象征,在上海市民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上海搭乘出租车,只要说声去万科,的士司机准会把你拉到上海万科城市花园。
在万科成立19年之际,王石专门到了上海万科最新开发的“蓝桥圣菲”别墅区,主持了上海公司的庆祝仪式,他对这边的产品创新很欣慰。谈起上海业务的时候,王石还是比较满意的。他提到,除了深圳之外,上海是万科成绩最好、回报最多的地区。在投入资源并不是很多的情况下,上海公司能够有这样的表现,不需要他太操心,自然值得高兴。
事实上,2003年8月,王石还很严肃地谈到了万科在北京和天津的业务还处于调整期,还需要两年的时间消化。而且,当我问及,是否当地市场或者大环境有问题,王石斩钉截铁地说,主要还是我们万科自己做得不够好,不能够怪其他原因。
目前的上海市场,毫无疑问是中国四大城市里容量最大、规模最大的市场。
从市场需求而言,虽然上海住宅价格在2003年有了令人目眩的增长,但是它的需求量还是非常强劲。
此外,上海可能是目前中国土地市场调节比较合理的一个地区。
首先,上海从三年前就开始控制土地出让面积、新开工面积。过去最多的一年土地出让面积达到4000万平方米,现在每年土地出让面积是2000万平方米,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