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顶级管理:聆听世界顶级管理大师智慧之声
16512800000018

第18章 凯文·凯利的管理思想精髓:网络化管理

人物档案

凯文·凯利(Kevin Kelly)目前是美国《WIRED》杂志的主笔,他是在美国的管理思想道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一个人。他能长期视察各个阶段的发展,他对于自己的管理思想很负责任,他在自己的著作《Out of Control》、《New Rules for the New Economy》中都有很好的阐述。他一向主张科技并不是万能的,他觉得在人类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上,科技是有很大的功劳的,但是却不是说它就是万能的。

这个时代与过去不一样。

——凯文·凯利

时代的管理思想

在管理上,我觉得时代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做法。历史上的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很多时候事情的发展都是和过去不一样的,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

但是,虽然是这样,历史上每个时期的人都是可以连接的,他们有自己的相同点。从人口的结构上来看,过去的一个时期,就像是现在一样,有很多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他们在高素质之下可以把自己的能力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结合在一起,背景虽然不一样,但是能力有相同之处。这样的事情,不管是不同的国家还是不同的时代,都是可以借鉴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作用逐渐发挥到极至。随着科技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脑子中,人们逐渐开始担心和害怕另外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科技的发展会不会越来越让人类失去道德和人性?会不会有人用某种科技的手段来惟利是图。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自己从科技那里获得的越来越多了,同时也越来越担心自己会被科技所侵害。作为一个管理者,就姜抓住消费者这样的心理,不断地学会抓住这个心理才能在以后的产品中体现出来,也可以在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外界宣传中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产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网络概念的管理思想

网络是一名管理者最重要的管理思想,在这个世界上,网络的概念被重新赋予了生命,它影响着人类生活。在工业时代,企业客户之间需要相互维持,需要面对面的接触,这样的互动模式和类似生物的演化初期阶段的细胞结构,让每一个细胞靠着这个球面的彼此接触,得到相互调节的功能。

在网络管理上的基本思想,最初的模式是这样的,就是相互关联的部门和人之间不需要相互碰撞就可以彼此联系频繁,可以加速工作的效率,他们能组合成有很多功能的团队。后来,我通过研究之后发现,在很多时候其实还是有另外一种物质存在的,那就是商业形态,在新的经济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模式。

我觉得网络化管理已经在每一种经济中存在着,和过去不同的是有了科技的加乘作用。让电子路线穿透我们的生活,络概念成为新经济之下的核心内容。

这样的管理模式可以改变大众的生活,工作的本质和取得财富的方式、文化艺术、人际关系及权利等等。人们不再像20世纪之前那样只重视科技了。人们已经看到了科技的穿透性和普及性。工作的本质和取得财富的方法都是管理思想上不能忽视的事情,有时候也需要一些先进的科技来取得财富,用相对便宜的方法来获得自己的市场。

很多人觉得共享软件是每个年轻的人新时代的理想脉路,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这个也许真的是一个理想的脉路,我觉得在这个新的空间里建立商业经济是惟一的明智举动。

颠覆是建设的开始

在管理上有些网络曾经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效益,但是不是要被颠覆。时代就是这样的,该被颠覆的时候没有被颠覆。往往会造成更大的伤害。比如,在工业时代,很多人介于产品与消费者之间茫然不知所措,以为自己总能在享受利润的时候找到属于自己的理由。

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以吃香蕉为例,人们在工业时代都想吃香蕉,那么具有市场分析能力的人就在这个时候把香蕉送到每个人的家中,这个就是一种新的网络的产生。从订单经过各个零售点和大盘商以及运输者和合作社等等的问题。最终还要耗费着时间。这样的时间段的产生,就需要管理者把这个事实先要摸清楚,弄明白才可以。

管理者在选择与谁合作的时候。首先要找准自己最中意的集团,然后是准时把产品完好地送到别人的手中。如果与选择的第一家合作方合作得并不很成功。就要立刻改变,要追求一些小的买家来帮助。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妥善处理好一些日常事情,特别是日常错误和意外。这是交通改变了之后的变化。

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人都看到了网络资源。在这个问题上,纲要的管理就又要被颠覆了。要让自己更多地占领市场,就要让自己从市场上获得更多的一些中间的数目,要打破传统的市场观念,从传输过程中的每一点来用一种巧妙的方法,这样就能发现更多的蕴涵的商机。

网络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我们的脑子里来的,我们是用自己的大脑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就把自己的思维活动变成了网络。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创意就出现了,这样的创意如果准确就可以为自己创造好的利润,如果不准确就不能实蚬。还有一个经济情况就是,我们这样的网络有可能是长期的东西,需要在未来的时间里获得大的突破和成就,这就需要一个长远的打算和策划的能力了。

不管在什么时候,科技总能让人们发出惊叹的声音,让人们对科技有一种狂热的追求。我觉得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情感,尤其是当那些前所未有的科技首次露面的时候,就像是一个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人突然站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会突然觉得其服装的魅力是无法抗拒的。

在许多国际品牌的成功营销史当中,情感都曾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福特公司全球营销副总裁曾说:“我们努力以富有情感的方式理解人们和他们的生活,并对他们的需求非常认真地对待。这样我们能够设计出他们愿意选购的汽车、产品和服务。”情感营销促使人们由于这样的感情而行动——给他们提供一个从单独的一次购买到长期忠诚的理由。

美国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曾把人们的消费行为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量的消费阶段,第二是质的消费阶段,第三是感情的消费阶段。这与马斯洛消费需求五层论一致。尤其是在人们消费总体层次和构成向高层化、舒适化、感性化方向发展的今天,消费需求亦日趋差异化、个性化、情绪化。“情绪价值”消费观愈发明显,“机能价值”消费观日趋弱化,情感营销成为树立企业形象、塑造品牌美誉度、拓展市场的新生利器,影响力不容忽视。

冬天下班的时候,我常看到顶着寒风骑车回家的人们,周而复始的奔波生活并没有磨灭他们的激情,因为他们知道,家庭里面有他们寄托的情感。所以说,情感是人生活的一种动力。从这个概念上来讲,情感是人类很重要的感觉,让科技的推广在情感之下进行是一种很有煽动性的问题,管理者要对目标消费群做一种直观认识,理解后做出自然反应。

感情沟通后的团队共识

市场之外还有市场,我对自己的产品要求是要进行24个小时的售后服务,即使只是一双袜子。任何时候。顾客都可以进店里坐一坐,收到一束鲜花。太太生日的时候,店员可能比你更了解她需要什么样的礼物。周末的时候,店里轻歌曼舞,会员们围坐在一起消磨时光。这就是我的情感营销方式。

这样是不是让自己的企业和产品都更具有亲和力?有人觉得一双袜子卖不了几个钱,而24个小时的服务却浪费了很多的资源。真的是这样吗?其实,那是一个短期的事情,长期看来还是有好处的,一方面,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给自己带来一种效应,那就是一个品牌的效应。一旦自己的品牌效应出来了,消费者也就认准了这个牌子。这个时候往往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丰厚的利润和牢固的顾客群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在市场里,很多时候要出现品牌相临的现象,我倒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这里就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品牌的交流俱乐部,在这个俱乐部里交流不仅仅让我们了解同行的状况,也和消费者加深了联系。如果说,别人的品牌追求目标是一个专业的设计师、专业的打板师,而我的品牌追求则是一个顾客的心理专家。我要从更深的层面去考虑顾客到底需要什么,我期待通过品牌带给他们一个理想的生活方式。

阅读手记:成功男人的另一面

如何最好最快地向目标顾客准确地传递有关自己产品的信息呢?通常的做法是像许多品牌一样,请代言人,进行媒体广告覆盖。但凯文·凯利对于这个也不是很看重,他觉得注重品牌、理念的传播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有时候人们在宣传男人的时候,总是用一种那样的基调来宣传。而凯文·凯利则有自己的想法。他把男性的内心看得很透。很多时候,他用另外的一种方式来唤起事业型男人在忙碌之中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思念一故乡”让身在异乡的创业者燃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黑皮书“依文(EVE)情感时尚——责任”表现身负家庭与事业双重责任的男性的伟大;黑皮书“依文(EVE)情感时尚——虚度”记录了每一个成年男性曲折而又精彩的一生。

就这样,在向外界宣传的时候,他弱化了职场英雄的概念,强调男人是一个有感情和有责任的人,能在平凡当中显示出伟大。他说:“男人因为有了感情而变得可爱,因为有了宽容而变得成熟,因为有了责任而变得伟大。”无论是在王府井大街上的摄影展,还是放在服装衣袋里的小书,都记录着这样和那样的瞬间。这些瞬间在品牌的媒介作用下,不经意地触动着外表刚强的男人的内心世界。

而他们在感动的那一刻,就会强烈地感到自己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件衣服,而是遇到了能与自己内心沟通的朋友。情感之箭的力量远远超过广告的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