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合理的就业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就业的主要目标。对于一个特定专业的大学生,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最大的可能是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因此大学生应把能充分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职业,作为自己就业的主要目标。二是就业的次要目标。这是由社会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造成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所决定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根据白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学等途径学习有关知识,培养能力,尽量扩大自己选择职业的范围,树立与自己兴趣、爱好尽量相一致又能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就业目标。要确定合理就业目标,就要求大学生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优化自己就业的心理坐标。
那么,求职者应该如何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呢?有关专家指出,通过人才素质测评,可以帮助自己准确定位。
人才素质测评指求职者通过一系列的笔试、面试、心理测试、业绩考核等方式,科学地对测试者的逻辑能力以及职业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客观、准确地衡量和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知识、能力、专业水平和身心素质,考察人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实际工作经验、职业倾向等素质。
现在很多求职者都认识到:测评能让自己少走弯路。小魏是河南一所大学的应届毕业,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本来打算找一份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但经过素质测评,结果显示他更适合做“营销”或“经纪人”。小魏非常珍惜这份测评报告,并把它附在了求职简历之后。虽然报告上面不是所有的评价都是“优”,但能把它给用人单位作参考,在表现了诚意的同时,又给用人单位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结果小魏如愿以偿,很快找到一份营销方面的工作,刚半年时间,就被提拔为部门主管。
择业目标的确定要从自身素质和社会需要来考虑,确定择业期望值也应如此。大学生在确立求职目标的过程中,如果偏离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和实际能力,就失去了自己的优势,从而偏离自己的择业目标。有的毕业生明明在某一方面素质不太好,却要选对这方面素质要求较高的单位或岗位;也有的毕业生明明在某一方面素质好,却轻易地放弃了能发挥自己这方面素质特长的单位或岗位的选择,这对自己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总之,求职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求职目标。
◆考虑继续深造的条件和机会
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出来,知识面展,有所作为,必须要在工作中继续学习,补充新知识。因此,择业时很多人要考虑用人单位是否具备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
◆考虑工资收入水平
一般来说,人才的价值应该在经济收入上表现出来。大学生择业时常把工资收入水平作为重要的因素来考虑。工资收入高的跨国公司或外资企业是很多毕业生的首选。但是,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目光长远,决不能一味追求高工资而忽视其它选择因素。
◆考虑个人兴趣与爱好
能否发挥个人特长,是否符合个人的兴趣、爱好,是广大毕业生关注的重要问题。大学生只有在职业选择与个人状况的结合匹配合理时,才能够“干一行,爱一行”。
◆考虑单位性质
很多大学毕业生受社会舆论对职业评价等的影响,他们对用人单位性质也有所考虑。据调查,一些毕业生选择单位性质的顺序依次为:政府机关,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等。
◆考虑单位的地理位置
大学毕业生择业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工作单位所处的区域。很多人首先考虑的是大城市,其次是沿海开放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选择在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就职有一定的优越性,生活方便、条件优越,再学习、深造机会多。但是也应该考虑到,这些大城市的大公司、大机关人才济济,专业人员齐备,毕业生锻炼机会较少,容易受压抑。边远地区和中小城市的工作单位虽然条件差,比较艰苦,但由于缺乏人才,因而对大学生极为重视,毕业生的才智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考虑就业单位的发展前景
毕业生的发展情况与所在单位的发展前景密切相关。因此许多毕业生注重单位的发展前景,既看眼前,又顾及长远。
在树立就业目标、确定择业定位的时候,既不能因蝇头小利而暗自欣喜,也不能因为选择的失意而捶胸顿足。在求职的道路上,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在追求自己“理想境界”的同时,随时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和补充个人的职业目标,挖掘自己的最大潜力,找到个人成才和社会需要的最佳结合点。
误区14:迷恋“热门职业”
几年前,行政管理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职业。董鑫和许多学生一样,一直认为搞行政是一个很体面的工作,因此上大学时报的是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后到人才交流会上时,他应聘一家储运有限公司的行政助理一职,可该企业半小时竟收到应聘行政助理岗位的求职表12份。董鑫看机会渺茫,便又应聘一家经贸发展有限公司的人事助理岗位,这个岗位同样应聘者如云。董鑫确立的目标是非行政、人事工作不做。然而现实情况不是岗位太少,就是应聘这些岗位的人太多。最后,董鑫只好神情沮丧地离开会场。
越是热门的行业竞争者越多,这也就加大了我们成功的难度;如果这些热门的行业并不与你的专业知识、潜力相符合,就很难取得成功。行政、人事、财会是大学生追求的热门,可毕竟僧多粥少,人才济济,用人单位只好“百里挑一,择优录用”,落选者甚众。
与热门职业相比,冷门职业少有人问津,甚至有些人对其“避”恐不及。其实,按照辩证的观点来看,冷与热是相对的,也是可以转换的。曾经金融、贸易、会计这些大学生追求的热门一再降温,通信、电子现在却挤破了门,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谁知道下个十年又会兴起什么专业?周围的环境、媒体是我们的一个可参考信息源,但不要受他们的干扰太大,迷失了自己。有句话叫“没有不合格的,只有不合适的”,如果让一个喜欢创新、思路非常跳跃的人来做律师就不如去做开发、设计的前途更大;而让一个做事认真、有计划、有条理,考虑问题逻辑性非常强的人做律师会比他做开发更加得心应手。所以,拨开迷雾、认清自己,有时大家都上的那辆车,不一定能载你达到你的目的地。
穿着追时髦,择业也有追时髦的。哪个行业热,就向哪个行业钻。不过有一热就有一冷,热门行业也会冷下来。前几年不少人抢着进入IT行业,然而时至今日,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很多当初庆幸自己进入这个热门行业的人也不得不接受失业或者身价“缩水”的现实。
放弃自己的专业改行等于砍掉了自身优势,当个人的专业所限不能马上进入热门行业时,最好量身择业。应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立足本专业,脚踏实地学习才是将来的发展之道。职业顾问专家提醒各位求职者,要充分认识到事业成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不能靠一时的幸运。开始跑在前面的未必是最后的优胜者,比赛需要的是耐力和韧性。
职业无贵贱,无论是热门还是冷门,都为社会所需要,从业者的地位是平等的,“趋热弃冷”很大程度是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城市的失业者,宁可闲坐在家中吃救济,也不愿跨“冷门”一步。既然冷热是互换的,何不现在坐“冷板凳”,以求将来睡“热炕头”呢?
无论热门还是冷职业的从业者,必须构建好一个合理的、能主动适应职业冷热互换规律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成为复合型人才,才能躲避职业冷热变换给我们带来的“风险”。
在热门职业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不妨去应聘那些冷门职业,机会可能更大些。
多数人在求职中总是喜欢趋热避冷。建议对于热门行业、热门职业的追逐,要结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个人能力来综合考虑,只有找准职业定位,才能提高求职的针对性。
误区15:一心追求“大企业”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大学里辛辛苦苦学了几年,只有到那些大城市、大企业去干,能更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会更有前途,“留恋大城市,向往大企业”的思想过于严重,眼界高,定位高。“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外地一栋房”,许多大学生把目标锁定在北京、上海、天津和广东一些沿海城市,最差也是内地一些省会城市。有些外地的大学生只要一进了大城市,就再也不肯走出去,即使找不到工作,宁愿抱着一等再等的态度,也不肯放弃。许多人认为大型企业具备较为完善实现人生价值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机遇多,福利好,有成型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工作氛围,而小企业只有那么几十号人,资金不雄厚,更谈不上什么发展前途了。他们抱着“宁当凤尾,不做鸡头”的想法,宁可在大企业做一只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过着安逸的日子,也不愿意去那些能对自己委以重任、能发展自己的中小企业去努力和奋斗,成就一番事业。
还有一些大学生都有外企情结,更有人是非外企不进。有关调查数字表明,32%的大学生钟情于国际知名的外资企业。很多人认为,外企是高薪的代名词,其成型的企业文化、良好的工作氛围、规范化的管理和完善的培训机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大企业不仅有发展前途,而且薪酬待遇也充满诱惑。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那些大企业又不愿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去培训他们或者只挑选其中一些特别优秀的学生进行培训上岗。求职者如果只将关注目光投向大企业,千军万马偏要去挤独木桥,最终造成大企业招聘人才拥塞,而小企业乏人问津的不平衡情况。其结果是大部分人都落下马来,梦想破灭,计划落空。
尽管择业时是双向选择,但对工作经验为零的大学生来说,选择权更多在用人单位一方。“车”上的“座位”有限,而求职者的数量却远多于此。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切忌将择业过于理想化,面对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需要给自己切合实际的定位。尤其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然后才是发展问题。不少人考大学填志愿时很清醒,先把自己最想报的志愿学校列出,然后退而求其次。但择业时却有点发烧,宁高勿低,非著名跨国公司莫属。一位资深职业顾问告诫刚毕业的大学生:“你可以效仿盖茨,但你毕竟不是盖茨。他找到了适合他自己的路——弃学从商,他成为了世界首富;你未必行。”
初涉职场者应将目光放远些,要以变化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人生。人生的机会很多,变化很快。第一份工作,并不是一辈子的工作,可以把它看作一个继续学习的一个过程。因此,大学生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做长期的考虑,先就业,再择业,从长远目标来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外企、大公司很多人都梦寐以求,但是也要看到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将是中国的民营经济和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最快的时候。
能在大企业任职固然不错,但大学毕业生大多没有工作经验,就业机会很少,不妨可以先挑选一些小公司,或者民营、国营企业积累经验,等时机成熟了再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
例如,你是化工专业的毕业生,化工公司今年不缺技术方面的人才,却独缺一位文秘。由于具备了化工方面的知识,你必定会在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在从事了一到两年的秘书工作后,只要你表现出色,公司极有可能重新调派你去从事与原先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相对其他的应聘者来说,领导当然希望提拔一个对公司有所贡献,又对公司环境比较熟悉的人才。
有些大型企业里面人才济济,竞争十分激烈,而一般的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如饥似渴,实际上,近年来大企业里的大学生都是“大材小用”,而小企业却多是“小材大用”。其实,发展的路有许多条,不管在大企业里,还是在小企业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只要有真才实学,脚踏实地,同样能干出一番事业。
误区16:不考虑自身性格,盲目攀比
有些毕业生在择业中习惯与已签合同的同学以及师兄师姐们做比较,于是挑肥拣瘦,犹豫不决。同时,在攀比心理的驱使下,许多求职者都持有“等一下”,“再看一看”,或者“可能有更好的岗位”,“更高的工资”的念头。
刚刚大学毕业的蒋雯与一家用人单位签约,工资2500元,是班里所有签约同学中工资待遇最高的,大家非常羡慕。同宿舍正在找工作的韩丽知道后很不服气,韩丽认为,在校期间自己成绩比蒋雯好,获得的奖学金和荣誉比蒋雯多,在学生会担任学生干部官职比蒋雯大,积累的社会经验比蒋雯丰富,理所当然地应该找个比蒋雯工资高的工作,不然在同学面前岂不是没有面子?于是韩丽一下子提高了自己的“身价”,面试时大谈特谈自己如何优秀,如何出类拔萃,希望用人单位对自己刮目相看,提高待遇来“抢走”她这个人才。韩丽甚至提出,工资少于2500元就免谈。这样过去了两个月,韩丽先后和十几家单位进行接触,尽管有好几家单位非常适合她,提供的各方面的待遇也不错,但由于仍无法满足韩丽的要求而最终没有达成签约协议。眼看毕业半年时间了,韩丽的工作还没有着落。看着周围的同学都陆续签约,找到了满意的工作,韩丽的心理愈发不平衡,但也无可奈何。最后,韩丽跑到外地的人才招聘会上和一家用人单位签了就业协议,月工资不足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