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走出求职面试的52个误区
16511800000022

第22章 面试实战误区(4)

夸夸其谈,其实质还是在回避问题,因而又会被认为是不诚实不坦率的表现。应聘者常被问及为何会失去过去的职业,有些人回避问题实质,大谈理想抱负或过去的工作“学非所用”,往往给人以虚假不真实的印象,倒不如如实地回答,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人们的共识。

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如何才能避免由于夸夸其谈而引起主考官的反感呢?

◆谦虚大方,以诚为本

求职面试中,不仅是智慧的交流也是感情、心理的沟通,而且感情、心理的沟通愈顺畅也会愈促进智慧的交流。以诚为本,谦虚大方不仅是一个人良好的品质,而且也是面试中的一个重要技巧。一个恃才自傲、虚情假意的人会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排斥作用,往往会使人拒之门外。一个态度诚恳、落落大方的谦谦君子,首先给人亲切、可信、可靠的印象,而这恰是人才必需的宝贵素质。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许可以给我们启迪。某大型公司招聘经理助理,求职者聂先生凭着自己的能力和经验过关斩将,终于成为幸运的一员,进入面试的最后环节。最后的面试由公司老板亲自主考,当聂先生进入老板的办公室后,老板突然站起身来,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想不到又能见到你。前年,我和儿子在西湖划船,他不小心掉进水里,你奋不顾身跳下水,把他救起来。当时我忙着抢救儿子,你却默默走了,也不知道你到底叫什么。你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我们一直在找你啊。”聂先生听了之后,思索片刻,马上摇摇头说:“先生,你搞错了,我从未去过西湖。”老板听了聂先生的回答,脸上露出微笑:“年轻人,你说得对,是我弄错了。我很欣赏你的诚实。你已经被录用了。”

面试中的问题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常常出人意料。关键是我们要以诚相待,虚心求实,以事实为根据,表现一个真实而机敏的自我。面试中,谁具有智慧和涵养,谁就能胜人一筹。

◆千万不能刚愎自用

如果把你的优点发挥得过了头,那它就成了你的缺点。一个自我意识过强的人,恃才傲物,优越感太强,一般很难以与人协作,与同事关系难以融洽相处。他常常把自己看得过于重要,妨碍了他去正确、客观地评价别人。本来自我意识在个人发展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管理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自我意识过分膨胀的话,就可能产生灾难性影响。

◆慎用专业术语或者外语

有求职者在面试时,涉及自己所学的专业,往往愿意借助专业术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甚至来几句外语,以显示自己知识渊博,这样很可能会弄巧成拙。因为考官的水平和专业都不尽相同,如果措词生僻会使内容不易理解,不仅达不到双方交流的目的,还会使听者感到在故弄玄虚,产生反感。若本人对专业术语一知半解,就更不能使用了,否则碰上一个内行反问几句,答不上来,就更尴尬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当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曾经熟悉但忘记了或根本不懂的问题时,不必为自己的“无知”而懊恼,甚至感到无地自容。面临这种情况,每个人都不是全才,不可能什么都知道,考官也不会要求考生无所不知,这既没必要,也不可能,事情没那么严重。

如果考官提出的问题较难,以至于不知从何答起,或对问题的意思不明白,是常有的事。如果“想当然”地去理解对方所提问题而贸然回答,可能被视为无知,甚至是傲慢无礼。对于不太明确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搞清楚,请求考官谅解并给予更加具体的提示。你完全可以说“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我能向您请教吗”,或者“谢谢您使我懂得了许多新知识”,对于考官来说,与其听你“答非所问”的叙述,不如等你将问题搞明白,再进行对话更轻松些。不懂就是不懂,坦然相对,就能给人留下诚实、坦率的好印象。

面试时,夸大其辞与不恰当的锋芒毕露会使旁听者产生反感,但是过分谦逊则有自卑之嫌。在该表现自己个性和独特见解时,也需大胆沉稳。具体而言,在应聘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时,谈话应谦虚一些;而对于一些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及许多管理方式较为现代、西化的单位,可大胆表现,灵活随意。

误区43:目中无人,好为人师

现象一

文先生是某名牌大学公共关系本科应届毕业生,刚走出校门的他已经接到几家中小型企业重金礼聘他,可他一直未予答复,而在企盼另一大型公司的通知。半个月过去了,无奈之中他从中挑选了一家刚发展起来、前景看好的单位前去面试。

总经理秘书热情地接待了他。但文先生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自己前来应聘已给足这家公司面子了,接见他的应该是总经理本人而不是这无足轻重的秘书,文先生更是看不起了。在交谈中,文先生的言语不时地表露出这种情绪。当秘书问:“当你遇到一些尴尬的事,比如,忘记对方的名字或称谓,或者开会时安排少一个位子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你该怎么办?”

“连这个都不懂,你如何当这个秘书的。我拒绝回答此类幼稚无聊的问题。作为公关高手我不会愚蠢到做错这些事的!”文先生好似抓住把柄把秘书训了一通。

现象二

谢小豪到一家企业面试,行政办公室的张主任接待了他,他们稍微交流了一下,面试就正式开始了。

“谢先生,对于你所应聘的广告管理员职务,你自己有什么看法,比如你懂不懂广告,懂不懂策划……”

“就是说我有没有能力干这一行,是不是,主任。”

“是!”张主任漠然地看了他一眼,“你说吧!”

“当然了,我学的是广告设计专业,对广告策划和品牌管理有一定的经验,而且我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有IS09000审核员资格证书。”

“那你对电脑和ET熟悉吗?”

谢小豪当时一愣之后回答道:“主任,那不是ET,是IT吧,那是互联网,你不懂吗?以后我教你吧,很容易的。现在时代变化很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你应该学学的,否则你会被淘汰的……”

一兴奋,他谈及了一大堆关于IT的知识。

不难想象,上面所举的文先生和谢小豪都不会被用人单位录用。

在第一个案例中,文先生没有想到的是,那秘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经济管理双硕士生,是将这个企业从崩溃边缘发展成今日中型规模的创业者之一,人家才是真正的人才,公司的顶梁柱。其实,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很普遍的,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何况,一个目中无人的员工,任何企业都不会喜欢,因为这种人给人感觉,很难听从领导安排,因此,此类人落选是必然的。

很多求职者,特别是大学毕业生,都会犯这样一个毛病,就是以为只要考试成绩好,便会是一个好员工。于是在求职时表现出目空一切、骄傲的情绪。其实,不少招聘单位一再指出,一个好员工必须既有良好的学业成绩,还必须有真才实学。所以,如果因自己学业成绩好或毕业于名牌大学就目中无人,骄傲逼人,那样只会使招聘单位厌恶你。这是面试中的一大忌讳,有哲者曾经说过:鄙视别人,就是在鄙视自己。

古人说“厚积薄发”、“深藏不露”,这才叫能力资本的真正积淀。纵然你有再大的资本,在应聘时你也是处在屈于人下的地位。在主考官面前大谈自己的阅历有多么丰富,恰恰说明你这个人缺乏修养,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谁都敢得罪。目中无人的求职者大多有一种莫名的控制欲,一心想压着别人,以显示自己的优势。殊不知带着这种心态去面试,主考官生杀大权在握,让他毕恭毕敬地听你“指点江山”,他心中的无明火岂不呼啦呼啦燃烧起来?主考官一旦讨厌你,你还面试什么呀!

第二个例子中谢小豪的表现,是典型的“好为人师”。所谓的好为人师,就是以一个老前辈或者学识渊博的学者的口气,与他人说话或者谈论问题。这种现象在求职中是普遍存在的。有的求职者往往为了在主考官面前表现出自己才华横溢、能力超强,于是抓住主考官的漏洞就一通“指点”。

求职中出现的好为人师,说到底是揭主考官短处的行为,假如碰上心胸开阔的主考官那倒无所谓,但是被揭短处总是不好受的,影响了主考官的心情,也给自己面试的分数大打折扣。

在主考官眼里,让求职者谈想法、提建议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把你的才学展示一番,用坏了,则会被主考官礼送出“境”。况且有时这也许是主考官的一个陷阱,你务必要管住自己的嘴,否认你只有“走人”了。

不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不希望未来的下属或同事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虽然报纸杂志上天天要我们张扬个性,但在面试的时候还是要切记:把尾巴夹紧!最实用的观点是:能得到自己喜欢的职位才是真的。

那么,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应如何克服目中无人的缺点呢?

◆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是人际交往的一条基本原则,它不是简单地表示自己友好的交际态度,它有着丰富的内涵。这是一种胸有成竹的风格和进退自如的交际策略。

面试中不卑不亢的态度对求职者尤为重要。有的求职者自恃学历高或工作经验丰富或其他成绩骄人,在面试考场不注意基本的交际礼节,随意打断考官的话,并且不遵从考场工作人员的指导,这样的考生展现的并不是自己的风采与锋芒、信心与勇气,而是自己的目空一切、恃才自居。这样的处世风格不仅在面试考场上不被喜欢和接受,在任何交际场合都将处处碰壁。

◆交谈时慎用“我”字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面试过程中,求职者极力向考官推销自己:“我”适合这份工作;“我”毕业于××大学××专业;“我”爱好广泛……。但“王婆”若只知道“自卖自夸”,则很难卖得好瓜;仅仅推销“我”的求职者也一样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求职者的最终目的是让考官承认你并接受你,因此在喋喋不休说“我”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考官爱不爱听。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多数人既有展示自我的个性,又有喜欢别人自我展示的心态。因此在求职者痛快地使用“我”的时候,考官可能已经厌烦了。这就要求面试时与主考官交谈掌握以下技巧:

变单数的“我”为复数的“我们”;

用较有弹性的“我觉得”、“我想”来代替强调意味很浓的“我认为”、“我建议”等词语,以起到缓冲作用;

使用“我”、“我们”的替代语,如“本人”、“大家”等,以转移“我”、“我们”的积累作用;

对“我”字作修饰和限定,如“我的拙见”、“我个人的看法”等。

在符合语法的情况下省略主语“我”,如将“我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运作”省略主语变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运作”。

◆遇歧义暂时保留

作为应聘者,应知道自己和考官的关系暂时是从属关系,应充分考虑到你面前是“高你一等”的考官,是掌握你能否过关的考官,因此,作为一个忠实的听众,你只需做好份内的工作即可,在听到考官与自己相异的观点时,应暂时存留于心底,即使你和考官的意见完全相反,也不能去争辩,更不能以“学者”的身份去教训他。

◆不要打断考官的话

忠于考官所讲的话题,无论你多么想把话题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达到你和考官对话的预期目的,还得要等等考官讲完以后,再岔开他的话题。

每个人都喜欢别人从头到尾安静地听自己把话说完,而且更喜欢被引出话题,以便借此展示自己的价值。所以应试者可以试着当考官说话结束时,适当地恰如其分地加一句:“再重复一下刚才你所说的好吗?”“您刚刚讲的一切很新鲜,我还是头一次听到。”

否则,考官会认为你对他不尊重,或产生自高自大的印象。因此,若想转移考官的话题,必须抓住恰当时机,看考官的“颜色”行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求职者千万不要认为某些发达国家讲究个性化就是锋芒毕露和无所顾虑,这只限定在特定的场合和少数情况下,大多数面试还是需要保持低姿态,因为现在是买方市场,不是卖方市场。面试官都是火眼金睛非常老到,很清楚虚怀若谷的含义。越是知识和经验不够丰富的应聘者,越不够谦虚,要求多多;只有虚怀若谷的人,才能怀着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工作、新的公司。

误区44:过于谦虚

现象一

一家外资广告设计公司邀请赵小姐前往面试,赵小姐欣然来到该公司。

“赵小姐,经过一客户的推荐介绍,我们初步知道你在广告设计方面有一定的专长,所以贸然约你前来面试。”

“哪里,哪里。都是那些朋友胡乱吹嘘的。我对于广告方面的知识也仅仅是略懂一二而已,这并不是我的专长。”

“赵小姐太谦虚了。我们公司是集专业摄影、广告策划、电脑制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告公司,我们有一批专业的设计师。现在就缺一个广告设计总监,请你谈谈对于此工作的看法。”

“我想,做好此职首先必须团结下属,形成一个广告设计智囊团,集思广益嘛;其次,要开创独成一家风格的广告设计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顾客;然后就是不断地学习,接受国外广告业的先进思想,剔其糟粕,洋为中用,洋为我用,提高设计质量。”

“赵小姐说得不错。”陈经理欣赏地、认真地听着,不时还迎合着点点头。

“哪里哪里,我所说的这些书上都有,来面试前我还看了一遍。”

“哦!”这时的陈经理在心里已经对赵小姐的能力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