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自由成长
16509100000006

第6章 创设生活的意境(1)

为孩子建造的特殊学校——家

家长的教育方法若存在错误,子女出现行为问题的比例就会明显升高。

不知乍一看到“家”这个字,大家会想到些什么?是亲情?是温暖?还是会忆及儿时的往事?我想,对于多数人而言,家是一处避风的港湾,是疲惫时的暖床,是载满儿时喜怒哀乐的地方。然而,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家”其实是我们所接触的第一所学校,是一所特殊的校园。

当代知名女作家张海迪大家一定并不陌生。张海迪乳名叫做“玲玲”,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接受了3次大型手术,最终被迫摘去6块脊椎板,形成高位截瘫。

受身体状况限制,张海迪无法像其他同龄孩子一般,牵着父母、老师那温暖的手进出校园,年幼的她只能坐在窗前,一脸羡慕地望着过往小孩的身影。她多么想和他们一起牵手走进校园,体会一下那份上学的快乐,多么想感受一下那细雨中欢跳的清爽啊……但这一切对于她而言,只是一个遥远的梦,遥远的令她永远无法企及。

终于有一天,小玲玲再也无法按捺住内心的渴望,她近乎乞求一般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我要上学……”

面对着女儿充满渴望的小脸,看着她眼中对于知识的渴求,张妈妈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让女儿学习知识!

张海迪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无法为她聘请专职、专业家教,于是,闲暇之余张妈妈便毅然承担起了“家庭教师”的职责。虽然这与小玲玲的“上学梦”相去甚远,但对于她而言,这已是患病以来最令自己为之兴奋的事情了。

小玲玲在学习上很有上进心,但与此同时,病魔也在无情地摧残着她幼小的心灵与身体。然而,坚强的玲玲并没有哭泣,疼痛难忍时她便会猛揪自己的头发,借以分散注意力,缓解身体上的疼痛,久而久之,小玲玲揪下的头发已经足以编成一条小辫子了。她这种近乎“以毒攻毒”的做法,看在张妈妈的眼里,疼在她的心里,不知多少次,张妈妈背着女儿流下了心疼的泪水……

然而,即便如此,张妈妈依然没有放松对于小玲玲的学习要求。偶尔,小玲玲感到作业负担太重,便对妈妈说“妈妈,我明天再做可以吗?”每每此时,张妈妈都会语重心长地告诫她“今日事今日毕。”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小玲玲逐渐认识到,学习是为自己而学的,绝不能拖泥带水。此后,无论疼痛感多么强烈,小玲玲都会坚持把当日的作业认认真真地做完。

玲玲自幼聪慧好学,在所有的学科中,她最喜欢的就是语文,年仅10岁的她便可以在妈妈的帮助下阅读长篇小说了。10岁那年,妈妈送给玲玲一本日记,对她说“玲玲,以后你每天都要写日记,知道吗?”小玲玲听话地接过日记,但一时却又不知从何下笔。起初,她只是在日记上记下“今天我吃了XXX药”、“今天我读了某某书”等一些琐事,看上去就如流水账一般。但不久以后,在妈妈的指导以及玲玲自己的摸索下,她已经可以用语言在日记种表达自己的情感、记载自己的喜怒哀乐了。这番经历很好地锻炼了玲玲的写作能力,为她踏上写作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3年,玲玲开始踏上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迄今为止,她已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生命的追问》、《向天空敞开的窗口》,译作《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等多部作品。

可以说,对于玲玲而言,“家”就是一所特殊的校园,她在这所校园种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学会了坚强。在妈妈的指导下,她在这所特殊的校园中自学了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的专业课程,圆了自己“轮椅上的梦”。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妈妈的悉心教导,如果没有“家”这所特殊的学校,张海迪还能否走出这样一条特殊的成功之路。

据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家长的教育方法若存在错误,子女出现行为问题的比例就会明显升高,这说明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家长必须要提高自身修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将家搭建成一所合格的学校,在孩子的启蒙阶段,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

“第一环境”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棵小树苗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弃足的阳光和雨露,而且还需要适宜的生长条件,经过风吹雨打,小苗才能长成令人惊叹的参天大树。孩子同样如此,要成为有用之材,除了自身努力、在学校受到良好教育之外,拥有一个文明、和谐的“第一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而言,其存在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环境,孩子的成长同样如此。当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不论他是否愿意,都将在这种环境中度过他最有意义的时段,他都必须生长在这种环境中,没有任何选择权利,选择权握在父母手中。

孩子离不开父母的培养,孩子的教育是从父母创造的家庭环境中开始的,孩子的各种能力也是从与家庭成员的接触中一步一步得到提高的。

有许多父母为了使孩子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想方设法地为孩子寻找或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对于一般人而言,孩子出生时的家庭环境将伴随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这种环境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身在海外的华侨一到老年,就想回到自己的家乡,甚至想在百年之后埋葬在家乡,人们将其称为“落叶归根”。事实上,家乡还是老样子,没有田地,没有房屋,也没有经常在一起的亲人,留在这里的只是童年时期最美好的回忆。是的,在人的一生中,童年的记忆非常珍贵。关于童年记忆,也许多得数不过来,而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那曾经生活过的房子以及发生在这个房子里的每一个有趣味十足的童年故事。即使这房子很破旧,但是蕴藏在其中的童年故事却让人回味无穷。

在人的一生中,留在脑海中的东西并不多,到了年纪比较大的时候,能够记下来的少之又少,甚至很难回忆起来。然而,他一生中所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他曾经拥有的一个或更多个家,却是永远难以忘却的。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留下的记忆很深。

每一个人长大以后,都要离开家,或上学或参加工作,也就意味着他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完全和那个家不同的环境。在孩子的成过程中,这些环境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归根到底,与“第一环境”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营造出欢乐的、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这是教育孩子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既然“第一环境”对孩子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位成功的父母,就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第一环境”,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同时,学习到更多有实用价值的知识。

孟母三迁的故事相信每个人都听说过,其实这就是一个父母努力为孩子创造有利于孩子发展的“第一环境”的典故。可以这样说,如果孩子在“第一环境”中能够感到亲切、温馨,并陶醉在这个环境之中,乐于在这里接受一切,并敢于创造一切,就意味着孩子的前途一片光明。

犹太人特别注意为了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据说,在每一个有稍微懂事的小孩子的犹太人家里,母亲就会翻开《圣经》,在上面滴一点蜂蜜,然后叫小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看似有些奇怪,但是其中却有着深刻的用意——书本是甜的。

在很早以前,犹太人常常在墓地里放几本书,这是为什么呢?据说,“在夜深人静时,死者会出来看书的”。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生命有结束的时候,求知却永远止境。

犹太民族这种爱书传统,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那就是,要培养爱学习的孩子,就必须给他们营造一个浓郁的读书、爱书的家庭环境。

一棵小树苗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弃足的阳光和雨露,而且还需要适宜的生长条件,经过风吹雨打,小苗才能长成令人惊叹的参天大树。孩子同样如此,要成为有用之材,除了自身努力、在学校受到良好教育之外,拥有一个文明、和谐的“第一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作为一位家长,应该尽心尽力地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第一环境”而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修养。

安徒生是丹麦一位著名的童话作家,他从小生居住在富恩岛确良上的一个叫奥塞登的小城镇上。那里的贵族和地主非常多,而安徒生的家人却非常贫穷:父亲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穷鞋匠;母亲则以给别人洗衣服赚取金钱。不仅如此,为了补贴家用,祖母有时还要去讨饭。那些贵族地主们看不起安徒生,不允许自己家的孩子与安徒生在一起玩耍。看到这种情形,父亲反而用轻松的语气对安徒生说:“孩子,别人不跟你玩,爸爸来陪你玩吧!”

安徒生的家十分简陋,只有一间塞满破凳子烂床的小屋子,能够留给孩子活动的空间自然小得可怜。可是,这间小屋虽然破烂,经过父亲的精心装扮,小屋子就如同一个小小的博物馆,墙上挂着许多图画和做装饰用的瓷器,橱窗柜上摆着一些玩具,书架上放满了书籍和歌谱,就连门玻璃上,也画了一幅风景画……

为了使安徒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他的父亲常给安徒生讲《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的故事,有时还会念一段丹麦喜剧作家荷尔堡的剧本或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本。每当安徒生认真地听着父亲讲的这些故事的时候,就会浮想联翩。为此,年幼的安徒生常常会情不自禁地从橱窗里取出父亲雕刻的木偶,根据父亲讲的故事情节表演起来。这所有的一切,安徒生并不知足,他用一些破碎的布片给木偶缝制几件特别的小衣服,精心打扮他的那些木偶人,有些木偶人被安徒生打扮成讨饭的穷人,也有些被打扮成没人理睬的穷小孩,甚至于欺压百姓的贵族和地主等。更加重要的是,安待生有时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改编木偶戏。

安徒生的父母亲为了进一步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常常鼓励安徒生到街头去看各种各样的人,如油嘴滑舌的生意人、埋头工作的手艺人、弯腰曲背的老乞丐等等。

在安徒生以后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许多部优秀作品,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等童话故事。在这些作品中,大多数都是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谴责和鞭挞统治阶级的贪婪、残暴,这与安徒生童年时候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卢梭是法国著名的教育家,在他刚出生没多久就失去了母亲,他是他的姑姑一手将他带大的。在他一生中,姑姑对他从小进行的美的教育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曾在《忏悔录》中这样写道:

“我对于音乐的爱好……确信是受了姑姑的影响。她会唱无数美妙的小调和歌曲,以她那清细的嗓音,唱起来十分动听。这位出色的姑娘的爽朗心情,可以驱散她本人和她周围一切人的怅惘和悲愁。她的歌声对我的魅力是那样大,不仅她所唱的一些歌曲还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甚至在我的记忆力已经衰退的今天,有些在我儿童时代就已经完全忘却了的歌曲,随着年龄的增长,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给了我一种难以表达的乐趣。”

晚年的卢梭,只要他一想起姑姑曾教过的他的歌曲,就会像一个孩子一样哭起来。然而,遗憾的是,有一支姑姑教给他的很动情的歌曲,后面一半的歌词他却记不起来了。为此,他曾多次想请人补续后一半被他忘掉的歌词,但是一直以来他并未这样做,因为他不想让这支能够使他动情的歌曲还有别人也会唱。

由此可见,“第一环境”的对于每一个孩子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所以,作为一位成功的家长,应该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而又和谐的家庭环境。

让禾苗在音乐的滋润下健康成长

将音乐用到孩子的教育上,相信家长会有意外的收获。因为音乐不仅可以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而且能够让孩子感到心情舒畅,这样一来,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有所提高。

有人说:“音乐能使人高尚”,能提高人的素质,激发大家努力去工作,音乐能把人自然而然地带入美妙的旋律天堂。这并非过分地赞美音乐的作用,因为这多数是来源于那些喜欢音乐并能够理解音乐者的真实感受。对于每一位父母来说,在培养儿童智力的时候,也应该经常地借助于音乐。

有人曾做过一种有趣的实验,就是给田地里生长的禾苗播放音乐,结果发现,“听到”音乐的禾苗比没有“听到”音乐的禾田生长得更加快速、健康。可见,生命体的成长也是需要气氛的。家长要有意识地在孩子的生活中创设气氛良好的空间。

现在,《哈里·波特》系列小说已经成为全球畅销的科幻读物,正由于此,书的作者JK·罗琳资产多达5.4亿余英镑。在JK·罗琳创作《哈里·波特》系列小说背后,有几个人知道,作者JK·罗琳竟然是在爱丁堡的一家咖啡馆里开始创作《哈里·波特》。罗琳为了完成最后一部《哈里·波特》,13年后,又一次回到咖啡馆寻找创作灵感。

罗琳在自己的博客上这样写:我之所以很久没有更新过博客,主要是因为我正在快马加鞭地写最后的这部《哈里·波特》。只要杰西卡睡了(罗琳的大女儿),我就会冲到附近的咖啡馆疯狂写作,夜夜如此。她还说:“现在的我一方面觉得兴奋不已,另一方面又感觉疲惫不堪。在最后的创作阶段里,我既想要完成,又不想要完成这部作品,但是我一定会写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