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汉魏六朝诗鉴赏
16505100000077

第77章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

【原文】

白日沦西阿[1],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2];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鉴赏】

该诗是《杂诗》中的第二首,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叹老伤时的惋惜之情,流露出壮志难酬的苦闷。

[1]阿:大陵。西阿:犹言西山,和下旬“东岭”相对。[2]骋:伸展。志不得伸的意思作者在诗中屡有表示。

该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描写室外的秋夜月色:白日沉落西山,圆月出于东岭,转瞬之间,遍地万里银辉,空中皎洁幽明。这四句写景,极富层次,生动逼真地描绘出从黄昏到月亮升空之间的晦明变化,创设了一个空明清澈,广袤无垠的阔大境界。清代方东树评论说:“白描情景,空明清澈,气韵清高,非庸俗摹习所及。”实是极为确切的评价。

“风来入房户”以下四句,重点写室内人物的内心感触。微风吹来,床上的枕席变得冰冷起来,这才从气候的变化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觉得秋夜是如此漫长。这几句诗,结合屋内情形,枕席冰冷、辗转难眠,不仅渲染出秋夜室内寒冷的气氛,也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欲言无予和”以下六句,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而岁月飞逝的遗憾之情。独居寒室,欲说无人应答,只能举杯面向自己的身影无言而视。想到日月穿梭,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这种痛苦又有谁能领会该诗描写生动、形象,创造了一种苍茫浩渺的意境。情由景生,景生含情,情景交融,深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用词准确精当,对仗工整妥贴,音韵和谐优美,是一篇极具影响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