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汉魏六朝诗鉴赏
16505100000046

第46章 咏怀(其三十八)

阮籍

【原文】

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

弯弓挂扶桑,长剑倚天外。

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

视彼庄周子,荣枯何足赖捐身弃中野,乌鸢作患害。

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

【鉴赏】

该诗是《咏怀诗》的第三十八首,表现出想超越人生短暂,建功立业的积极人生态度。

这首五言诗用一系列壮丽的景观,赞扬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杰,同时也对庄周的虚无思想表示了鄙薄。

开头“炎光延万里,洪川荡湍濑”两句,出手不凡,描述了气魄宏大的“炎光”和“洪川”的壮丽,用“延万里”和“荡湍濑”极言自然力量的伟大。“弯弓挂扶桑”等四句,诗人借用一系列的伟大形象化为比喻,在前两句壮丽图景下,描绘心目中的伟大英雄。他把弓箭挂在太阳升起的扶桑树上,长剑倚于天外,高耸入云的泰山可作他的磨刀石,气势磅礴奔腾不息的黄河就是他衣服上一条飘动的带子。诗人心目中之所以有如此伟大的英雄,根本原因是他胸中怀有“济世”的远大志向。

“视彼庄周子”四句,诗人用以自己所崇尚的庄子与之对比,庄子也远远不如。他虽然豁达,但“荣枯”总不能长存,结果只能横尸野外,为鸟鸢啄食。这几句用庄周反衬心目中的英雄,使英雄形象更为高大。“岂若雄杰士,功名从地大”,在正面描写与反面衬托中,伟大英雄德同天地,永垂不朽的结论就自然得出了。

该诗借对英雄豪杰的赞美,表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济世之志,反映诗人佯装狂放,崇尚老庄的不得已和心口不一的矛盾痛苦。诗歌寓于神话色彩和瑰丽的想象,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