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汉魏六朝诗鉴赏
16505100000038

第38章 咏怀(其五)

阮籍

【原文】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1]。

西游咸阳中[2],赵李相经过[3]。

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4]。

驱马复来归,反顾望三河。

黄金百镒尽[6],资用常苦多[7]。

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8]。

【鉴赏】

该诗是《咏怀诗》的第五首。表现诗人自悔少年轻狂,轻率从仕,而今欲隐而不能的懊悔心理。诗人曾说:“初不自重,不审时而以仕;魏室将亡,虽欲退休而无计。‘清人姚范以为’此为阮公自言实事”。

[1]轻薄:轻浮放荡。弦歌:以琴瑟伴奏而歌。[2]成阳:秦朝首都,这里指代都城。[3]赵李:赵飞燕和李延年。赵善舞,李善歌。[4]蹉跎:失时,虚度光阴。[5]反:回头。三河:河南、河东、河北,为秦代的三川郡,阮籍故乡属三川郡,从咸阳望故乡,统称三河。[6]镒:重量单位,二十四两为一镒。[7]资用:财货、资财。[8]“北临”二句:是用《战国策·魏策》中季良劝说魏王的话。失路:迷失道理。

开头两句“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回顾自己昔日少年时性情轻浮,喜欢歌楼舞榭的生活。“西游咸阳中”等四句说自己少年时在咸阳游历,常和善于歌舞的乐伎交往。但欢乐逍遥还没有尽兴之时,时光却匆匆消逝了。在这里诗人道尽自己未经出仕之时的快乐逍遥,与入仕之后,内心忧懑,紧张的焦虑生活相对比,表现诗人鲜明的倾向。“驱马复来归,反顾望三河”二句说什么时候才能驱马归来,回头去望望故乡所在的三河之地呢?这想象的情节,寄托了诗人渴望归隐的迫切愿望。

“黄金百镒尽”等最后几句,感叹自己“资用”虽多,却难以遮掩迷途的悲哀。以此调侃自己因富有才学而身入官场,现在欲返乡归隐却无后路。正和太行山上迷路的人一样,想回乡却难以办到,句中饱含了悲戚之情。

该诗借自己少年轻浮,与司马氏所指礼教相比,表达自己蔑视礼教、向往自然的追求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