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汉魏六朝诗鉴赏
16505100000280

第280章 乌栖曲四首(其一)

萧纲

【原文】

芙蓉作船丝作笮,北斗横天月将落。

采桑渡头碍黄河,郎今欲渡畏风波。

【鉴赏】

《乌栖曲》,见郭茂倩《乐府诗集》。属清商曲辞,西曲歌。这是一首情歌,通篇以女子自述的口吻,描写了与情人约会受阻时的急切心情。

首句“芙蓉作船丝作笮”。一上来,作者就以谐声双关的手法写出了女主人公对情人的爱恋之心。“芙蓉”本是荷花的别称,这里暗指“夫容”,“丝”双关“思”。以“夫容”作舟,以思恋为笮(即“笮”,指引船的竹索)。她的深情款款,已可体味了。那么,她为什么要以船、笮作寄托情思的工具呢?这就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

次句,“北斗横天月将落”,点出时间。女主人仰望夜空,但见北斗七星横亘天幕,一轮明月将落未落。此时正值子夜时分,四下一片寂静。这句宕开一笔,转入写景,其妙处下文自见。

“采桑渡头碍黄河”,采桑渡,地名,即“采桑津”,据《水经注》记载,黄河过届县西南为采桑津。这一句点出地点。然而,这女郎在深夜时分出现于黄河渡口,是等人?还是要过河?仍是一个谜。

“郎今欲渡畏风波”,直到最末一句,我们才知道,她是要去与情郎约会,而情郎却不曾来。至此,我们才恍然明白:原来她等待那明月下的幽会,已经等了大半夜了!原来斗曜星低的阔大景象,还起了映衬少女孤单身影的作用。月儿就要隐去了,痴情的盼望快成幻影了。她心中自然是满怀失望的,也许她要怨恨那情郎了吧?然而不,她不去想自己久候的委屈,却先为情郎辩解:他本来是要来的,只是黄河上风浪太大了……这真是一个温厚善良的纯情少女!由此再回想首句,我们对“芙蓉作舟丝作笮”,也将有更深的体味:因为情人久等不至,所以,她才想要用一叶小舟去接他过河。她丝毫不怀疑情人不来,是否有其他原因,却情意绵绵地又是芙蓉,又是丝,将小船装扮得温情脉脉。这少女的痴情之深,难道不叫人又是感动、又是赞叹吗本诗语言朴素明朗,本色天然。谐声隐语的运用,又使诗歌颇具民歌风味。但诗的结构却回环曲折,耐人寻味,芙蓉小船、月落时分、黄河古渡,要到最后一句,才能让人品出味来。在区区四句二十八字中,能安排出如此众多的伏笔,令人不由地赞叹诗人的匠心巧思。无怪胡应麟赞之为“奇丽精工,齐梁短古,当为绝唱”(《诗薮》),王夫之亦赞曰:“远思逸韵,为太白《横江词》所祖”(《古诗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