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汉魏六朝诗鉴赏
16505100000012

第12章 艳歌行

汉乐府

【原文】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

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

洛阳发中梁,松柏窃自悲。

斧锯截是松,松树东西摧。

持作四轮车,载至洛阳宫。

观者莫不叹,问是何山材。

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

被之用丹漆,熏用苏合香。

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

【鉴赏】

西汉中叶到东汉末期,政治上曾经屡次出现混乱现象,外戚和宦官集团相继把持朝政,朝廷内冲突不断、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动荡的社会以及政治上的高压,使许多羁于仕宦的知识分子产生归隐逃避现实的心理。此时文坛上出现了许多写隐居之乐的作品,一些桀傲不驯、孤芳自赏的文人摹仿民歌抒发自己的情怀,这便是其中之一。

该诗采用寓言的形式,借助终南山松柏的遭遇,表达了安于贫贱、达观自遣,轻荣禄、重自然的思想。

诗歌最开始描绘了松树生长在自然界中的茁壮、繁茂,并且以外物的形象来刻画人物形象,以具体的艺术意境,体现了抽象的内在的情怀。诗歌用南山松象征高洁的表趣以及愤世嫉俗的品格,抒发了对人生旷达的追求。

“洛阳发中梁”等句,以比兴的手法描写了松树被砍伐被摧残,无端受到祸害的悲惨形状,比喻了仕途的险峻以及无处逃避祸乱的忧伤。

然后诗歌借着“观者”之口,采取“托物言情”的方式,表面上写的是对于这样上等的木材,只配让鲁班来雕刻,用公输班暗喻古时候的贤君圣主,抒发自己身怀济世之才,却不被贤明的君主所用,而生不逢时的愤怒。

结尾四句,抒发了诗人不甘受牵制约束、愤世嫉俗的情怀。松树在山野中繁茂生长到了被雕漆熏香,这是一种可悲的结局。诗人借此表现了对深居山野的思慕,对仕宦之途失去自由的感伤和失望。

整首诗就好像一篇寓言故事,寓意深刻、构思奇特、语言质朴、情趣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