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智慧全集
16503000000028

第28章 虚实篇(1)

“虚”即空虚,指兵力分散而薄弱;“实”即充实,指兵力集中而强大。“虚实”也指作战行动中虚虚实实,示形佯动等手段。本篇是《势篇》中“任势”战略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和深化。在本篇中,孙子论述了军事战争中“虚”、“实”关系相互对立,相互转化这一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并提出了“兵形像水”的用兵规律。

1.主动权是争取来的

战场上,要懂得争取主动,避免被动,致人而不致于人。同样,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需要懂得先发制人,掌握主动权的做人智慧。

原文: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译文:

凡是先占据战场而积蓄力量等待敌人到来的军队,就能安闲、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而仓促应战的军队,就会疲劳、窘迫、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帅,总是设法调动敌人,诱使敌人前来同我们作战;而不为敌人所诱使调动,被迫去投入战斗。

解读:

在一场战争中,谁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谁就会取胜。因此,争取主动,避免被动,历来是兵家所不懈追求和渴望得到的。

如何才能争取主动、避免被动呢?用孙子的话来说,就是:“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者劳。”孙子提出的“致人而不致于人”,是在作战全局中掌握主动权的谋略思想,是重要的用兵原则。在战争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争取战争的主动权,从而克敌制胜。这是《孙子》一书的精髓之一。

历代兵家都十分重视在战争之中,争取主动权问题。孙子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前者主动而制人,后者被动而受制于人。在战争中如要争取主动权,就得如孙子所提出的“致人而不致于人”。对此,后世兵家进一步加以发挥。如《鬼谷子》说:“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也作如是说:“一切战争的敌我双方,都力争在战场、战地、战区以至整个战争中的主动权,这种主动权即是军队的自由权,军队失掉了主动权,被逼处于被动地位,这个军队就不自由,就有被消灭或被打败的危险。”(《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因此,两军交战,争取战争的主动权,乃为取得胜利的关键。

总之,“致人而不致于人”,是意义极为深刻的命题,其实质就是掌握战争主动权的问题。所谓“致人”,不仅是指调动敌人,而且包括致敌劳、致敌乱、致敌虚、致敌害、致敌误、致敌无备等。大凡有关主动权的问题,从战争准备到战略指导和作战指挥,都有一个“致人而不致于人”的问题。《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说:兵法“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这是对《孙子》关于打仗要争取主动权思想的深刻认识。对于这一点,东汉大将耿弇也是深有体会的。

建武五年(公元29),关东地区的割据势力只剩下张步一股。这年十月,刘秀命建威大将军耿弇率军进击张步。张步得知耿弇率汉军来攻,慌忙命大将军费邑驻军历下(今山东历城西南)祝阿(历下之西),又沿钟城(今山东济南南)、泰山立营数十座,进行防御。耿彝率军抵达黄河西岸后,挥军渡过黄河和济水,主动出击,首先攻破祝阿。耿弇在祝阿敞开一角,让敌军逃向钟城。钟城守军见到祝阿逃来的败兵,知道祝阿已经被攻破,纷纷逃跑一空。这样,费邑所设的防线就宣告崩溃了。费邑派他的弟费敢率部分兵马控制历下东面的巨里城(今山东历城东北),防止汉军夹击历下。

为了耿弇率军进逼巨里,故意宣布全军休整三天后,集中兵力会攻巨里,并暗地释放一批俘虏,有意让他们把这一消息告诉费邑。费邑获悉这一消息,果然于三天后率军来救巨里。耿弇出3000兵守巨里,自引精兵上岗坂居高临下,待费邑兵到,便挥军突然下击,大破费军,费邑被杀。费敢守不住巨里,率众逃归剧县(今山东昌乐西北),汉军乘胜连破40余营,占领济南(郡治在今山东章丘西北)。剧县是张步的都城,西南有张步之弟张蓝率精兵2万驻守西安(今山东淄博市东北),又有1万余人防守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两城相距不过40里。耿弇攻克济南后,即率军进抵西安与临淄之间的画中(西安城东南)。

耿弇对敌军防御情况进行了仔细分析,认为西安城小而坚,又有精兵防守,而临淄虽是大城,却防守不足,易于攻取,当攻临淄。护军荀梁等认为攻临淄,西安必然前往救援;攻西安,临淄则不敢往救,因而主张进攻西安。耿弇说:“西安之敌早有准备,难于攻下。临淄守敌却未料到我们会去进攻,要不了一天就可攻下。待我军攻克临淄,就切断了西安与剧县的联系,使它成为一座孤城。张蓝孤立无援,势必弃城逃跑。这样,我们就可以掌握主动权。反之,如果先打西安,顿兵坚城,必然增加伤亡。即使攻破,张蓝率军退向临淄,两军联合攻我,那就延长了作战时间,对深入敌境的汉军极为不利。”于是扬言5日后围攻西安,暗中却积极进行进攻临淄的准备。张蓝闻讯,日夜加强西安的城防。至第5天的半夜,耿弇即命全军饱餐,黎明时突然进抵临淄城下。汉军仅用半天时间就攻克了临淄。张蓝见临淄陷落,害怕西安孤城难守,便率军逃回剧县。于是,耿弇攻占了西安。临淄、西安失陷后,张步极为震惊,亲率张蓝、张弘等将带领20万大军抵达临淄大城东列阵,准备进攻汉军。但是,张步始终没有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

为了调动敌军脱离阵地予以歼灭,耿弇便预先将精兵主力隐蔽在临淄小城内,命刘歆、陈俊二将分别列兵城下。两军刚对阵,即故意示弱,引军后退。张步见汉军怯战,挥军进攻,直至临淄城下。刘歆、陈俊分别接住交战。眼见汉军抵挡不住时,耿弇突然率主力精兵,向张步军的侧翼发起猛攻,张步军猝不及防,遭受重创。天黑后两军暂时休战,第二天,耿弇又出兵大战,杀伤张步军无数。张步遭此打击,耿弇估计他必然要撤退。因此,他在张步军退路两侧布置了伏兵。第二天夜深人静时,张步军果然开始撤退,汉军伏兵骤起,大破张步大军,一直追杀到钜昧水(今山东奉光东边)。张步一路溃败,伤亡惨重,损失辎车2000余辆。退到剧县后,兄弟各分兵散去。张步只率少数将士逃往平寿(今山东潍坊市西南)。后来被迫投降。

由于耿弇了解敌情,争取主动,处处调动敌军,终于使胶东的割据势力彻底溃灭。

可见,孙子的“致人而不致于人”,是战场上极其重要的成败因素。作战的方法在于制人,而不是在受制于人,而若要不受制于人,就要趋利避害,掌握主动权。在战场上,谁能够趋利避害,先发制人,谁就掌握了主动权,谁的胜算就高,可以说这是战争的关键问题。

在现代社会,这一因素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海尔集团就是运用“趋利避害,掌握主动权”的经营原则,成为世界顶极的集团。

张瑞敏接手海尔的时候,海尔还是青岛电冰箱总厂,是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厂子,当时亏损金额高达100多万元,整个企业人心涣散,举步维艰。

有一位顾客反映海尔的冰箱有质量问题。张瑞敏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库存中不合格的冰箱还有76台。张瑞敏召集干部来研究处理办法。有两种意见:一是作为福利品分给本厂有贡献的员工;另外是作为礼品送给关系单位。

张瑞敏却斩钉截铁地说:“砸掉!”

当时1台冰箱售价800元,而工人的工资每月才40元,76台冰箱相当于全厂员工3个月的工资。冰箱砸了,张瑞敏和总工程师杨绵绵承担了责任,扣罚了自己的当月工资。张瑞敏的锤子让员工们清醒了。

自从砸了冰箱后,再也没有员工对质量掉以轻心了。这一招就是张瑞敏“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手段。只要冰箱的质量有保证,就不会再被顾客挑剔。而过硬的质量又是赢得顾客的有力法宝。所以说,这是一招“致人而不致于人”的妙棋。

海尔集团在张瑞敏的带领下,一步步走出了低谷,1995年,由青岛市政府决定,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划入海尔集团。青岛红星公司年产洗衣机70万台,曾是行业骨干企业,当时却已亏损到不能偿还银行贷款的地步。

在划归的第二天,海尔集团副总裁杨绵绵就带领海尔企业文化、资产管理、规划发展、资金调度和咨询认证五大中心人员到位,开始贯彻和实施“企业文化先行”的战略。随后张瑞敏又亲自到厂,向中层干部讲述他的经营心得。

这个厂被兼并时当月亏损700万元。第二个月减亏,第四个月盈亏相等,第五个月盈利150万元。在行业内排名最后的“红星”开始真的闪亮了,排名开始提前,经过一年的时间已经成为本行业第一的名牌企业。后来,海尔又兼并了顺德爱德洗衣机厂、青岛电镀厂、青岛空调器厂、青岛冷柜厂、红星电器厂、武汉希岛公司等15家企业。

海尔在张瑞敏的带领下,路越走越宽,而张瑞敏扭转海尔败局的高招就是趋利避害、先发制人,从而稳操胜券。

“致人而不致于人”是一种主动出击的致胜谋略。对于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非凡的意义。

李斯特·费兰茨是欧洲最优秀的钢琴表演艺术家,同时也是19世纪欧洲新浪漫主义乐派的创始人,他从小就显示出特殊的音乐天赋。

他的父亲李斯特·亚当也是一位音乐爱好者。每天晚上,小费兰茨都坐在钢琴旁,如醉如痴地听父亲演奏。

有一天,亚当问儿子,“你记住了一些曲调吗?”

“怎么是‘一些’呢?我全都记住了!”小费兰茨奇怪地望着父亲。

“真的吗?”父亲有些怀疑,他考了考儿子,一切都跟儿子说的一样,父亲真是又惊又喜。于是,他开始教儿子唱歌、弹琴。这时,费兰茨刚5岁。

从此以后,小费兰茨整天泡在钢琴旁,他以比一个中等程度的孩子快十倍、百倍的速度吸收着父亲教授的一切。很快,父亲已没什么新东西可以传授给儿子了,而且,儿子在识谱方面显示出异乎寻常的才能,在他面前放一本乐谱,只要让他看一眼,就马上能演奏,拿走乐谱他可以凭记忆演奏全曲!

于是,父亲决定到维也纳去,给儿子找一位真正的导师。

亚当找到他的上司,请求帮助,“公爵大人,我是您的多波尔扬牧羊场的首席会计员,我恳请您允许我的儿子费兰茨为您进行表演。”

由于公爵也是一个音乐迷,于是他爽快地答应了亚当,并让亚当把儿子带到他面前,然后,他拿来一本乐谱放在钢琴架上,说:“孩子,你弹一下第七页。”

费兰茨先通读了一遍乐谱,然后平静地开始演奏。

突然,公爵问道:“孩子,你演奏的是什么调?”

费兰茨回答说:“D小调。”

“那你用B小调再重奏一次。”

费兰茨一点都没有犹豫,立刻用B小调弹奏起来,节奏既不快也不慢,恰到好处。

公爵感到非常吃惊。“真不可想象!”他转而对亚当说:“你可以到总管那里去报到,他会派人帮你搞到去维也纳的通行证。”

然而,孩子的母亲不愿意去维也纳,而总管大人也没有给亚当在维也纳安排工作。

但是,亚当并没有改变主意,他变卖了所有的家产,钢琴、橱柜、图书、家禽和惟一的珍品——一块旧金表,然后义无返顾地迁入维也纳,找了一个房租不高的房子住了下来。

亚当挨门挨户地拜访了维也纳的先生们,但是,所有的先生都指出:能给这个孩子当老师只有一个人——贝多芬的学生卡尔·车尔尼。

在一个星期天,车尔尼抱着某种不大相信的心情接待了这两位不速之客。

当亚当带着十二分的虔诚、忐忑不安地说明自己的来意之后,车尔尼答道:“很遣憾,我实在太忙,无法接收新的学生。”

听了这话,老李斯特·亚当似乎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他痛苦而失望地站了起来:“先生,我们远道而来,为了这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承受了巨大损失……”“望子成龙总要付出代价的……”

对于成年人乏味的对话,费兰茨根本不愿意听,他从椅子上溜下来,轻手轻脚地走到钢琴边,他掀开钢琴盖,坐在琴凳上演奏起来。

车尔尼非常恼火,在他的房间里,居然有人敢如此粗鲁无礼!但是,小费兰茨的琴声太美了!这位著名教育家的怒火转瞬之间就被惊叹取代了:“这孩子跟谁学的?”

“教授先生,他是跟我练的。”

“教这孩子的事,我愿意承担!”一道慈祥的目光从车尔尼的眼镜片后面闪过。

从此以后,费兰茨的表演艺术提高得更快了。

生活中,许多人之所以无法取得成功,往往是因为缺乏主动出击的勇气。幸运女神从来不垂青四体不勤的人,正如哲人所说:“成功等于1%的天赋加99%的汗水。”

2.围城打援,攻其必救

桂陵之战,孙膑成功地运用了“攻其所必救”的作战原则,将实力强大的魏军击败,其合理性与科学性经受了时间的检验与历史的印证。在现实社会里,在与对手竞争时,我们也要善于运用这种策略,不与对手硬拼,灵活的取舍,去攻击对手必须保护的一面。

原文: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译文:

所以,如果我军想要打,即使据守高垒深沟的敌人,也不得不被迫出来与我作战,方法是我军的进攻点要打在敌人势在必救的地方。

解读:

“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孙子这闪烁着军事辩证法之光的兵家名言,道出一种采用间接路线实现军事目的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