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脉的气场
16502200000019

第19章 自信,使你的气场更强大(4)

而自轻自贱的孪生兄弟,就是自卑。奥地利心理学家奥威尔在《自卑与人生》中说:“自轻自贱的人,必定是自卑的人;或者说,自卑的人,必定是自轻自贱的人。”自卑就是拿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作比较时得到的那种感觉,是一种自己感觉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丧气的情绪。有自卑感的人,常常轻视自己,总认为自己无法赶上别人,并因此而苦恼。

一个好端端的人,为什么会自卑,会自轻自贱呢?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如果各项活动取得成绩而得到老师、家长及同伴的认可、支持和赞许,便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求知欲,内心获得一种快乐和满足,就会养成一种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相反,他们会产生一种受挫感和自卑感。这就是说,自卑感的形成主要是社会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

人的成才道路是相当宽广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当你取得了一定成功之后,还会继续发现自己有不如他人之处。所以,时时知不足是有利于促进自己进步的。但若老是自卑不已,悲观泄气,则是有害无益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够进行正确的自我估价。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如果只看短处不看长处,或者夸大短处缩小长处,则会形成自卑感。苛求自己没有短处,这是不可能的。有时,某些短处甚至还很难弥补,如身体的缺陷便是如此。积极的态度是扬长避短,以“长”补“短”。这一方面不行,也许另一方面比别人强。比如,盲人阿炳,虽然失去视觉,但却拉得一手好二胡,他不就是靠听觉和触觉来体验、创造生活的吗?当认识到自己的短处时,可以设法弥补,或选择更适合于自己的途径发挥自己的长处,自卑的心理也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有一则这样的故事:

一位高考失利的青年,感到十分失意,就骑着自行车在大堤上乱走,一不留神,车子歪了下去,险些撞着坐在堤下的一个老人。在向老人表示了歉意后,他没马上走,而是坐在老人身边。那是春天的一个上午,阳光明媚,清风徐来。草绿了,花开了,那些花儿,在远远近近的绿草间像星星一样闪烁。无数老人、孩子在草里徜徉,花里漫步,也像春天的阳光一样灿烂。只有这位青年感到例外。

那时候,失意就像春天的草一样在他思想里蓬蓬勃勃。很久以来,他看见一片落叶,便伤感,觉得自己也是一片落叶;他看见一片落花,也伤感,觉得自己是一片落花;看见流水,还是伤感,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在这平平淡淡中像水一样流逝了。

老人看出了他的失意,跟他说起话来,老人说:“年轻人,怎么这样无精打采呢?”他当时手里正缠着一根草,在老人问过后,他举了举那根草说:“我这辈子将像这根草一样平凡。”老人没做声,只是静静地看着他。在老人的注视下他说了起来,他说:“我是一个很不幸的人,初中时因一场病休学一年。此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差,勉强读了高中后,又没考上大学。”他又说:“一个人连大学都没上过,毫无疑问是一个平凡的人,我这一辈子将在平凡中度过。但我不甘心,也不想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从小就立下志愿,一定要让自己的人生辉煌。”说到这里,他流泪了,他心里装不下太多的失意,那些失意像汹涌的洪水,终于找到了决口。

这时老人开口了,老人说:“你知道你手里拿的是什么草吗?”“不知道。”“它是蒲公英。”“这就是蒲公英吗,我常在诗人笔下见到它,可它也很普通呀。”他说。“你没看见它开着花吗?”“看见了,一种小花,毫不起眼。”“是不起眼,但它也可以辉煌。”“在诗人的笔下?”“不。”老人摇了摇头,注视着他。

过了一会,老人站了起来,跟他说:“我带你去看一个地方吧。”他听从了老人的话,也站了起来。随后,他跟着老人沿着那条堤往远处走去。大约二十几分钟后,他看见了一个足以让他一生都为之震撼的景致:那是一块很大很大的河滩,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大,整个河滩上全是蒲公英,无边无际。蒲公英开花了,那些毫不起眼的黄黄白白的小花,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那样美,那样烂漫,那样妖娆,那样蔚为壮观,炫目辉煌。一朵小花,也可以这样辉煌吗?他们再没说话,就那样伫立着,起风了,花儿轻轻地向他涌来。他心里一下子飘满了那些美丽的蒲公英,忽然觉得自己也是一朵蒲公英了!

从那以后,那漫无边际的蒲公英一直在他眼里烂漫着,他仿佛从那里看见了自己。他同时也深深懂得了平凡的人生也可能充满着不平凡的道理。

当然,对于人生来说,一种充实有益的生活,本质并不是竞争性的,一个人不必把夺取第一看得高于一切,它只是个人对自我发展和幸福美好的生活追求而已。那些每天一早来到街头公园练武打拳、练健美操、跳迪斯科的人们,那些只要有空就练习书法绘画、设计剪裁服装和唱戏奏乐的人们,根本不在意别人对他们姿态和成果品头论足,也不会因没人叫好或有人挑剔就停止练习、情绪消沉。他们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当众展示、参赛获奖,而是自得其乐、自有收益,满足自己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渴求。

气场的秘密:

发掘自己的优点给自己设定目标去努力,做好了信心就有了,做不好也学到了新的人生经验,会让你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坚定。

9.把自信“写”在脸上

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你就可以坚持自己的“交易价格”,只要你有信心保证品质,你就绝对有权利争取属于自己应得的。

做事必须有信心。能够成就大事的人,总是一副生机勃勃,精力充沛的模样,他们全身都散发着信心,因而他总是使自己脱颖而出,这便是他们不断获取成功的法宝源泉。

不管你认为自己行,或不行,你都要坚持自己,这是对的,这就是自信。这是每个成功者必不可少的,因为有了这种自信,才能促使你彻底做下去。

日本著名的营销大师原一平,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自信”。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自信,自信是事业成功的催化剂,它常常能够把人们引向成功的道路。

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原一平坚信越是不可能的事越要努力,这既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一贯做法。

凭着这种自信的心态,原一平遭遇并妥善处理了几件对他一生都影响至深的事情。其中一件是他与当时声名显赫的三菱银行总裁的一场冲突,这件事最终使原一平因祸得福。

原一平进入明治保险公司的第6年,已是32岁的人了,他把生命的光和热全部投注在工作上,此时他的推销业绩已是全国第一。但永不服输的他仍然在狂热地工作着,每时每刻都想着如何继续扩大推销业务。

原一平是一个爱思考的人,有一天,他突然闪出一个念头:三菱银行的总裁丰田万藏先生是我们明治保险公司的董事长,而明治保险公司是日本三菱财团下属的一家公司,该财团的最高负责人是丰田万藏,他是三菱总公司的理事长,也是三菱银行的总裁。

理清了这一层复杂的关系,原一平开始考虑自己心目中的计划:三菱银行一定融资或投资许多公司,而三菱银行与明治保险公司的关系又是这么密切,通过这层关系,我若能得到丰田万藏董事长的介绍信……这个念头使他心跳加快,兴奋得几乎叫了起来。

主意既定,原一平立即开始行动,他首先找到公司的业务最高主席——常务董事阿部章藏,向他说明了自己的全盘计划。阿部章藏董事静静地听他把话讲完之后表示支持:

“你的计划是一个伟大的计划,如果你的计划能够成功的话。我也替你高兴。不过,我们公司虽然属于三菱财团,但当初三菱资助明治保险时,讲明了决不介绍保险。所以,如果我代你向丰田万藏董事长请求介绍信的话,可能我明天就不得不辞职了。”

阿部章藏董事的话犹如一瓢冷水泼向原一平,他失望极了,但他决不愿放弃哪怕是一点点的希望。又追问道:

“请问您,可以给我机会单独去见董事长,直接向他请求吗?”

阿部章藏董事为原一平的决心所打动,他从这个年轻人的钟情中看到一股非干不可的决心。决定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他,说:“好,我会安排你们之间的会面。”

按照阿部章藏董事长的安排,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原一平满怀希望和信心,准时在8点整到公司拜访丰田万藏董事长。然而,从8点到10点,他在董事长的会客室中足足等了两个钟头,也不见董事长的影子。疲乏的他坐在沙发里,竟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当他被在照片上早已面熟的丰田万藏董事长从梦境中突然推醒时,时针已经指向了11点钟。看到原一平醒来,丰田万藏董事长劈头就问:“你找我到底有什么事?”未等惊慌的原一平解释,董事长又来了一句:“我很忙,有事快说。”

“我要去访问日清纺织公司的总经理,想请董事长帮助我,给我写一张介绍信。”“什么?保险那玩意儿也是可以介绍的吗?”

就这样,原一平和丰田万藏董事长结束了他们简短的谈话。事情到此应该说已经完结了。但令人意外的事情这时候发生了,原一平心中窝了一肚子的火,此时,再也按捺不住了。丰田万藏董事长的话彻底点燃了他那暴烈脾气。

原一平上前跨了一大步,大骂:“你这个混账东西!你刚刚说‘保险那玩意儿’了。公司不是一再告诉我们,推销人寿保险是神圣的工作吗?你这个老家伙还是我们公司的董事长啊!我要立刻回去向所有员工宣布……”

原一平激动地说完之后,怒气冲冲地夺门而去。一冲出大门,他立刻为自己粗野的行为懊悔不已,他六神无主地在街上徘徊,心想自己这次是怎么了?必须要为这次不负责的行为付出代价。

思前想后,原一平最后还是决定回公司向阿部章藏董事道歉之后,就立刻向公司提出辞呈。但此时事情的发展却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完全出乎他的预料。原来,在原一平走后,丰田万藏董事长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这样对待一个公司的员工,似乎有些不近情理。

有些后悔的丰田万藏董事长马上给阿部章藏董事打来电话,他说公司刚刚来了一个很厉害的年轻人,很有冲劲儿,几乎吓了他一大跳。当时,他确实不理解,有些生气。但经过仔细思考后,他发现这个年轻人的话其实很有道理。

丰田万藏董事长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他自认以前对保险有偏见,作为明治保险公司的高级主管,他不仅应该对保险有正确的看法,而且应当积极地去推进保险业务的扩展才对。他还请阿部章藏董事代替他向原一平道歉。

阿部章藏董事接到指示后,立即找到原一平说:“董事长让我向你转达,今天虽然是星期天,但他还是立即召开高级主管紧急会议,决定支持你的计划,把三菱企业的退休金全部转投到明治的保险。他还夸奖你是一个优秀职员。”听到这话,原一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对于原一平来说,这一天发生的一切仿佛就是一场梦。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太富戏剧性了,但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等他迷迷糊糊地回家时,已经是深夜了。出人意料,信箱里躺着一封发自丰田万藏董事长的信。他在信中再一次向原一平表达了诚挚的歉意,并邀请原一平在空闲的时候去他家里。

原一平拿着信反复读了十几遍,几乎不敢相信,大名鼎鼎的董事长竟会邀请一个小小职员去家里,他不断地用拳头敲打自己的脑袋,这才相信这一切的确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