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宽心 舍得 淡定
16502000000008

第8章 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人生(2)

三国时代,汉寿亭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可是他致命的弱点就是不善于克制,固执偏激。当他受刘备重托留守荆州时,诸葛亮再三叮嘱他要“北据曹操,南和孙权”,他不以为然。不久吴主孙权派人来见关羽,为儿子求婚,关羽一听大怒,喝到:“吾虎女何肯嫁犬子乎!”这本来是一次很好的“南和孙权”的机会,却闹得孙权没脸下台,导致了吴蜀联盟的破裂。最后刀兵相见,关羽也落个败走麦城、被俘身亡的下场。关羽不但看不起对手,也不把同僚放在眼里,名将马超来降,被封为平西将军,远在荆州的关羽大为不满,特地给诸葛亮去信,责问说:“马超的才能比得上谁?”老将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关羽又当众宣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目空一切,气量狭小,盛气凌人,其他的人就更不在他的眼里,一些受过他蔑视甚至侮辱的将领对他既怕又恨,以至于当他陷入绝境时,众叛亲离,无人援救,促使他迅速走向灭亡。

现实生活中,像关羽这样的个人英雄还是不少的,然而随着竞争力度的加大,能力竞争已经超出个人能力的单打独斗,取而代之的是团队精神的较量。因此,只有正确看待别人的人才能立足于能精诚团结的团队,才能共同进步,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某文化公司的老板深知能力的重要,他在招聘时打破传统的偏见,新员工进来之前都要进行一番考试,以成绩而非文凭决定是否录取,所以他的记者、编辑都非常出色,而且都很能吃苦。尤其是一个体育杂志的女编辑,身体患有严重的残疾,她以前找过很多工作,都被拒之门外,但是这位老板看中了这个女孩的文笔和才能,以及她对体育的深深迷恋和理解。于是这个女孩成了一名体育编辑,一年以后成了主编,并做得非常出色。这位精明的老板就是如此,所以在同类杂志中,他的杂志一直都保持了非常独到的品位和特色。

打破偏见,往往获利的是自己。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很多时候一个单位招聘员工都是看他有没有大学文凭,英语达到了几级,也不管这个单位这个职位是否需要这样的文凭,总之,就是文凭决定一切。其实很多工作需要的是技能而非那一纸文凭,那张文凭所能证明的只是他的学习经历,并不能说明他是否适应这份工作。中文系的学生不一定都擅长写作,学管理的学生不一定都能当企业家。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要学会变通。

一只在外面闲逛的小瓢虫,有一天误入了牛角。小瓢虫很小,弯弯的牛角在他看来就像是一条极宽阔的隧道。他想,走出隧道,定会是一个水草丰美的洞天福地。谁料,脚下的路却越走越窄,到后来竟难以容身。为此,小瓢虫不得不停下来进行认真思考,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心掉过头来,重新开始。

这一回,他由牛角尖向牛角口进发,结果他惊喜地发现,道路越走越宽广,而且步出牛角,天蓝蓝的,极其高远,大地郁郁葱葱的,宛如绿浪滚滚的大海。一时间,他觉得自己就是那天上自由飞翔的小鸟,大海中随意竞游的小鱼。从那以后,小瓢虫逢人便说:“当你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时,不妨换一种方式。这就像面对一扇打不开的门一样,换一把钥匙,希望之门或许就会为你敞开。”

人们常常把那些头脑不开窍、认死理的人称作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在很多时候造成这种偏激的原因是对事物持有的某种观点和信念,而这种观点和信念其实并不符合客观事实或与逻辑推论相违背。严重的偏见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困扰,还会阻碍我们的进步和发展。其实,走出这种偏激再容易不过,只需要变个方向就行。无论对人对事都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他以前错过,不等于他永远都错,他以前对过,不等于他永远都对。但是,只这一点便难倒了许多人,无数人都是在碰了壁后才知道回头,但大多已为时过晚。

要克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偏激心理,最好的方法是对症下药,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阅历,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全面、灵活、完整地评价事物,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同时,多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培养勇敢、顽强、坚韧、机智、果断、团结、互助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有效地增强自控能力。此外,还要掌握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不放纵、迁就自己,说话、做事多冷静思考,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偏激心理。

5.心态不同结果不同

一个人,如果要开创成功的事业,就要抱着必胜的心态去为之奋斗。当我们对于事物产生怀疑时,只有一个信念可以帮助我们,那就是——期待最好的结果。

欧洲的两个推销员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天气炎热,非洲人一直都是赤着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这个样子,立刻失望起来,他想:这些人都赤着脚,怎么会买我的鞋呢?于是他放弃了努力。而另一位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赤着脚,则不禁惊喜万分,在他看来: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皮鞋市场就大了。于是他想尽一切办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最后他自然是满载而归。

我们不难看出,这就是不同的心态所导致的不同的结果。同样是非洲市场,同样面对赤着脚的非洲人,由于不同的心态,一个人灰心失望,不战而败;而另一个人则满怀信心,大获全胜。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之所以平庸的人占多数,其主要原因就是心态有问题。一碰到困难,他们总是挑选最容易的办法,甚至从原来的地方倒退,结果使自己陷入失败的深渊。成功者却正好相反,他们一遇到困难,总是始终如一地保持积极的心态。于是他们便能尽一切可能,不断前进,直至走向成功。

成功的要素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成功是积极心态的结果。我们究竟能飞多高,并非完全由我们的某些其他的因素决定,而是由我们自己的心态所制约的。我们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成败。

维恩太太的两个女儿各开一小店,大女儿卖伞,小女儿卖遮阳帽,自小店开张后,维恩太太就没开心过,整天神情抑郁地呆坐在门前,一脸晦气。一天,牧师路过她家,便主动上前问:“太太,您怎么了?有病吗?”“我烦哪!”维恩太太神情沮丧地说:“晴天,我大女儿卖伞的生意不好,我烦,雨天吧,我小女儿卖遮阳帽生意不好,我也烦。”

“您应该高兴才对呀!”牧师说。

“别来逗我了,”维恩太太显然生气了,“到别的地方寻开心去,我才没有你那样消闲!”

“太太,您听我说,”牧师诚恳地说,“晴天,你小女儿卖帽子不是很好吗?而雨天,你大女儿卖伞是不是卖得很快?因此,您应该高兴呀!”“对呀!”维恩太太豁然开朗:“为什么我先前没有这么想呢?”

维恩太太的抑郁就是因为其以消极的心态看待问题,牧师的指点让维恩太太重现了往日的欢愉。只有对生活中的一切问题抱积极的态度,生活才能丰富多彩。

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然而就是因为我们所操持的态度不同,命运也就因此而不同,有些人消极地应对生活中的一切,逆来顺受,忍气吞声,从而裹足不前,结果棱角磨平了,锐气丧失了,心中的理想也就成了泡影。而另外一些人善于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前景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当然会成功。

虽然说人生的机遇和挑战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关键还在于人们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成功的道路是坎坷的,没有波澜的人生不足以称为丰富的人生,所以我们需要一种积极的心态来渡暗礁累累的波涛,去迎接光辉灿烂的人生。

6.选择怎样的心态就选择了怎样的结果

逆境,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身陷逆境,每个人的态度也截然不同,有的人习惯诉苦,有的人愿意乞怜,有的人会自暴自弃,而有的人则会奋力自救。当然,你选择怎样的态度,也就选择了最终的结果。

诉苦至多博得几滴同情的眼泪,在你想得到别人同情时,你从内心已让自己低人一截了。

乞怜可能连同情也得不到,得到的是数不清的白眼。

自暴自弃更是下下策。本来还有突围的可能,但因为自暴自弃而失去了这种可能;本来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但因为自暴自弃而让机会从眼前溜走。

那么,只有自救才是你摆脱逆境的唯一方法。唯有奋力冲锋,杀开一条血路,才能求得海阔天高的生存空间。当别人帮不了你,上帝也无法救你之时,你只有自己救自己了。

麦克曾经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因为一夜之间,雷电引发的山火烧毁了美丽的“森林庄园”,这可是祖父留给他的遗产啊!

他经受不住打击,闭门不出,茶饭不思,眼睛熬出了血丝。

一个多月过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获悉此事,意味深长地对麦克说:“小伙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黯淡无光了,一双没有光亮的眼睛,怎么能看得见希望……”

麦克在外祖母的说服下,一个人走出了庄园。

他漫无目的地闲逛,在一条街道的拐弯处,他看到一家店铺的门前人头攒动。原来是一些家庭主妇正在排队购买木炭。那一块块躺在纸箱里的木炭忽然让麦克的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麦克雇了几名烧炭工,将庄园里烧焦的树木加工成优质的木炭,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经销店。

结果,木炭被抢购一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然后他用这笔收入购买了一大批新树苗,一个新的庄园初具规模了。几年以后,“森林庄园”再度绿意盎然。

只要眼睛不失去光泽,心灵就永远不会荒芜。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身处逆境的时候,但在这时,与其悲伤流泪,还不如依自己既有的条件去慢慢耕耘,一旦机会来临,自己也有了足够的条件去发展,境遇自然就会逐渐好转。

许多事实证明,在逆境中,只要你不让自己消沉颓废,环境是不能把你击倒的。

也许困难多于幸福,磨砺多于享乐。面对困难和死亡,人不能倒下,要努力挺起,哪怕是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哪怕你已弱小得奄奄一息。

《动物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群迁徒的野牛在行进途中,突遭数只猎豹的袭击。刚才还是悠然自得的牛群顿时像炸了窝的马蜂,惊恐得四处奔逃,躲避着猎豹,逃脱死亡。一只只野牛在奔逃中被扑倒,没有搏斗,挣扎也是那样有气无力,只是哀鸣了一声,即成了猎豹的食物。就在我为野牛大叫惋惜时,突然,一只看似弱小的野牛,就在快被猎豹追上的刹那,突然停住,全身奋力后坐,努力将身体的重心后移,奔跑的四蹄成了四条铁杠,直直地斜撑在地上,身体周围随即腾起浓浓的尘土,如同爆响的炸弹掀起的浪。在这生与死千钧一发之际,这只小小的野牛停住了,我的心旋即提到嗓子眼。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急停下来的小牛,不但没有被猎豹吓倒,反而转过身来,愤怒地沉下头,扬起头顶上那一双尖尖的硬硬的角,猛抵冲过来的猎豹。那只不可一世的猎豹,还没有看清眼前发生的一切,就被野牛尖角抵住了身体、扎进了肚子,猎豹被高高地扬起,抛向空中。顿时,情况急转直下,奔逃的野牛们还在拼命地奔逃,而制造死亡的其它猎豹却惊呆了,先是顿立,继而掉头逃走。

被猎豹追捕,多么惊恐万分,面临死亡回首痛击,又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野牛是动物世界中身体强壮而眼大胆小的群体,又是生存中求实惠缺乏灵性的动物。在这突如其来的灾祸面前,它们唯一的选择就是逃跑。逃跑的路线又是那么的单一,不管前面是沼泽、丛林,还是高山、断壁,一个劲地往前冲。跑的是一条直线,往往成了猎豹最好的捕捉品。而一旦被捉住,只有任其猎杀。自然的本能,拙劣的求生,悲惨的结局。我不知道为什么唯有那只小野牛不像它的父母兄弟姐妹,不以奔逃求生,而选择以战而生的方式——回首痛击,战胜死亡。

人生苦难和磨砺多多,面对困难和死亡,哪怕是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即使你已经奄奄一息,也要记住:弱者回首能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