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人生第一堂课
16496200000020

第20章 人不能孤单地长大(2)

专家给父母的话

现在的孩子通常都具有这样的通病:任性、脾气大、与人合作能力差。但是“独木难成林”,现代社会在要求人们进行激烈竞争的同时,也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从孩子懂事时起,家长就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以使孩子跟上时代的趋势。

让孩子告别冷漠

冷漠是孩子与人沟通交流的障碍,冷漠会使孩子缺乏同情心。如果任由孩子的冷漠情绪发展下去,那不仅会使孩子在与人交往中不能很好地沟通,还有可能使冷漠发展成为孩子的性格特征,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少儿时期是孩子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情感应该有很多美好的要素,包括良好的情绪、责任感、同情心和美感等。但如果孩子产生了冷漠的情绪,那孩子就不可能保持积极和愉快的情绪,他们会变得缺乏起码的同情心,进而导致不能与他人顺畅地沟通和交流。

王先生的女儿在上海某中学读高一,开学的第三天女儿突发阑尾炎,腹疼难忍连走路都十分困难。于是,她向同桌的女同学借手机,想让家长来接她去医院。然而,那位同学明确表示不借:“我手机的话费不多了,不能借你用。”她又先后向4位有手机的同学求助,可这些同学都表示不借。

万般痛苦中,她悄悄伏在桌上流泪。直到中午快放学时,班主任老师发现她情况不对,才打电话通知到家长。

“救命电话都没人肯借,难以想象孩子会对人如此冷漠。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谁还敢指望他们为社会为他人奉献什么?”老师看到这种情况,伤心地说。

父母都期望自己有一个善解人意、知冷知热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与人沟通起来肯定也是如缕缕阳光,让人心情舒畅。可是一些原本天真活泼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虽说是逐渐地趋向成熟,但与此同时孩子的冷漠心态也潜滋暗长,这样的孩子怎么能够与他人沟通交流?

晓宁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平时能歌善舞,又拉得一手好二胡,大家都称她为“小才女”。但是晓宁却性情孤傲,对人总是爱理不理,别人主动和她说话,她也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结果她渐渐失去了朋友。

晓宁的父母觉得这样下去不好,就劝她多和别人沟通交流,对别人热情一点,可晓宁却说:“别人怎么样关我什么事?”她觉得凭自己这么优秀的条件就可以受到众人喜爱,还凭什么费劲去关心和别人如何沟通交流的事呢?

不得不承认,晓宁的性情过于冷漠了。对他人漠不关心,不对他人付出友爱,总认为自己一个人照样可以过得很好,这种心胸未免显得过于狭隘。

“上自习课时,同桌趴在桌子上,我……”

“爸爸出差回来了,小毛他……”

“邻居家最大的困难……”

“妈妈失业在家了,我……”

某调查机构曾用上述这些题目来测试孩子的沟通交流能力,请孩子补齐省略号的内容。经过统计后,他们发现:第一题,只有20%的学生说到“当趴在桌子上时,我想他可能生病了,我得赶紧问问他”。第二题,只有10%的学生说“小毛他赶紧去问爸爸累不累,让爸爸休息休息”。第三题,只有10%的学生能说出邻居最大的困难。第四题,只有15%的学生能体会妈妈失业的心情。

该机构的调查取样范围不大,地域范围不广,调查的数字没有绝对意义,但它确实反映出当前某些孩子内心存在的一种冷漠心态。

人与人的交往不仅仅是物质的交流,是信息的沟通,而且也是心灵与情感的互动。如果孩子经常对别人缺乏热情,那么怎么能够期盼别人对孩子热情相待呢?所以,父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改变孩子的冷漠心态:

1.关注孩子的感情

孩子不但需要吃饱、穿暖、学好,还需要父母的理解宽容,而不是简单的拒绝和苛求。他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帮助,而不是粗暴的命令和干涉。他需要与父母沟通,而不是听父母训斥。尊重、温暖和有帮助的环境会给孩子心理的健康发育创造良好条件。父母不要因为工作忙碌而忽略对孩子的关心。要知道,父母特别的关爱将会带来孩子特别的进步。

2.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孩子要学会感恩和回报,才能长成一个健康和出色的人。因此,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力所能及地为别人做点事情。例如有家人生病的时候,要教育孩子说话走路应该轻轻的,不要影响病人休息;为病人倒杯水、拿一件衣物;说安慰病人的好听的话,自己方便的时候削好一个水果,递给行动不方便的病人等等。

3.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暖流”

书画家为拯救灾民的义卖书画活动,社会各界为“希望工程”的捐助活动,为美化校园、每人献上一盆花的活动——老师、爸爸妈妈应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孩子去感受这些活动。

4.强化孩子的“热心”行为

当孩子扶起倒在地上的自行车,当孩子给上坡的三轮车助上一把力,当孩子把自己的新书送给贫困地区的友伴,当孩子为正在口渴的奶奶送上一杯茶……当孩子出现这些“热心”行为的时候,爸爸妈妈应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在强化孩子热心行为的同时,就抑制了“冷漠”心态的生长。

总之,冷漠是交流的障碍,是沟通的阻隔,父母要想培养孩子的交流沟通能力,就必须从发现和改变孩子的冷漠心态开始。

专家给父母的话

从实质上说,冷漠是一种情感的萎缩,冷漠的背后是爱与被爱的缺乏。改变冷漠就要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开始,比如,每天多问候一声爸爸妈妈,多给朋友一个微笑,多为集体做一件好事,多看一眼今天明媚的阳光等。这样做,可使孩子得到爱与热情所带来的充实和快乐。

换位思考是沟通合作的基础

换位思考是人类社会经过长期发展总结出来的重要法则,古往今来,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及不同文化的人们,都将换位思考作为与他人沟通交流时应遵循的重要准则。

由于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孩子最初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一般不善于想到别人,也不知道别人遇到事情会怎么想。换位思考的思维方法可以让孩子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使孩子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这样孩子就会体会到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在与人沟通交流中能够照顾别人的感受。

一个小和尚在小溪边玩耍,老和尚一直悄无声息地跟在他后面。小和尚看到水里有一条小鱼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便抓在手里,在鱼身上绑上一条线,并且在线的另一头绑上一块小石头,然后轻轻地把鱼放回小溪。看着小雨拖着石头在水里艰难前行的样子,小和尚开怀大笑。

接着,小和尚如法炮制,先后又抓了青蛙和蛇,同样在它们身上绑上线,在线的另一头绑上一块石头。不过,他给青蛙和蛇身上绑的石头更大一些。

看着小动物挣扎的样子,小和尚笑得更加痛快,更加响亮,这笑声在山间回荡。

老和尚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什么也没说。晚上,看着熟睡中的小和尚,老和尚沉思良久,然后抱来一块大石头,把大石头绑在了小和尚背上。

第二天早上,小和尚醒来,想从床上坐起来,却感觉背后格外沉重,这才惊讶地发现背上多了一块石头。他求师父解开绳索,而师父却平静地问他:“小鱼被绑了石头痛苦吗?”“青蛙被绑了石头痛苦吗?”

“蛇被绑了石头痛苦吗?”师父又说:“我们犯下的任何一件差错,如果是不能挽回的话,那心中的石头就再也不能放下。”他让小和尚去把小鱼、青蛙、蛇身上的石头都解开。

小和尚背着石头,艰难地回到小溪边。只见,在石头的牵制下,昨日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们已经丧失了他们原本欢蹦乱跳的天性。小鱼已经僵硬,悲惨地漂浮在水面上;青蛙一直在原地挣扎,在被解掉石头后,也只能缓慢地游动;蛇更可悲,不但已经僵硬,而且头破血流。

这一切,让小和尚无法接受。面对他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小和尚情不自禁地失声痛哭。哭声在山间回荡。

对于小和尚所犯下的残忍的错误,老和尚没有正面批评,而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小和尚亲身体验了一把被绑上石头的感觉。这让小和尚学会了换位思考,使他自己意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为自己做的错事而后悔不已。

换位思考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互换位置,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处境思考问题,体验别人的情感。实践证明,换位思考不仅是个人进行情绪自我调节的一种良好方法,还是与人沟通交流时的重要准则。如果孩子能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做到换位思考,那他就可以对别人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做到很好地与他人交往。

教育家卡尔·威特在7岁那年,母亲生了重病,父亲和他日夜守候在母亲床头,尽心照顾她。在父亲的影响下,卡尔学会了体贴母亲。其实刚开始他自己也做不到这一点,后来在父亲的教育下,他逐渐懂得了怎样去体贴别人。

有一次,叔叔一家要去波尼那河做一次沿河旅行,他们也请卡尔参加。那一天父亲要去参加一个会议,当他们要出发时,母亲的胃病却犯了。

为了让卡尔和父亲能安心出门,母亲尽力装着没事的样子,但父亲却看出了母亲的不对劲儿。当时卡尔只顾着自己高兴,根本没注意到母亲的异样。父亲叫他留下来照料母亲,但卡尔认为自己好不容易才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当然不想放弃。父亲生气地说:“你不能把生病的妈妈一个人丢在家里,你必须在家里陪妈妈。”卡尔听了大哭,叫道:“明明是你不让我去,生病的人怎么能笑得出来,刚才妈妈不是笑着叫我好好去玩吗?”

父亲质问道:“你难道真的看不出妈妈病得有多严重?她装出快乐健康的样子,就是害怕我们会因为担心她而不能安心地出去玩。你真的忍心把这样爱你的妈妈一个人丢在家里吗?”

卡尔终于恍然大悟:怪不得妈妈从早上起来就脸色苍白,不吃饭,她还说自己没有什么胃口,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生病了呀!他难过地说:

“爸爸,你说得没错,妈妈确实病了。可是,我真的没有看出来。”

父亲说:“卡尔,你不能只在口头上说爱妈妈,而是要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你应该多从妈妈的角度考虑考虑,学会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妈妈,你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替自己担心吗?既然妈妈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为什么不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父亲的话让卡尔想到自己生病时,妈妈整日整夜地照顾自己;自已有什么不高兴时,即使不说,妈妈也会知道。但妈妈病了,自己却不知道,真是太自私了!他觉得很惭愧,忙跟父亲道歉。

于是,卡尔决定不去旅行了,要在家陪妈妈、照顾她,陪她去看医生、吃药、打针,陪她说话解闷。

就这样,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并在父亲的教育下,卡尔懂得了怎样换位思考,懂得了从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是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的。特别是孩子,他们心智尚未成熟,很难体会他人的心情。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进行换位思考,对他人的失意、挫折和伤痛,都用一颗宽容的心去给予理解和关心。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心理体验过程,是在人际交往中达成理解的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要求孩子能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可以说,换位思考就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而拥有这种关爱的滋养,孩子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也会变得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