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1649500000067

第67章 六十四对古代美人的赞扬和惋惜

原著回目: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佩①(遗( wèi):赠送)品赏要点:反专制,争自由,是《五美吟》的主旨。幽淑女,即林黛玉。她写的《五美吟》,是她自己命运的写照。浪荡子,是贾琏。情遗九龙佩,贾琏把九龙佩作为定情物赠送给尤二姐。幽淑女和浪荡子,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高雅贞洁的小姐,一个是放荡无行的纨袴。贾琏赠送九龙佩给尤二姐的前后过程,写得真实自然。尤二姐的微妙心理,作者必有亲身体验方能写出。书中凡写谈情说爱,各式各样,无不绝妙。曹雪芹堪称爱的专家。人,是要表现自我的。喜欢表现自己的知识才能,是薛宝钗性格的一大特点。她说的关于咏历史人物之诗的道理,很值得我们参考。她说:“做诗不论何题,只要善翻古人之意。若要随人脚踪走去,纵使字句精工,已落第二义,究竟算不得好诗。”她以“咏王昭君”诗为例说:“有悲挽昭君的,有怨恨延寿的,又有讥汉帝不能使画工图貌贤臣而画美人的,纷纷不一。后来王荆公复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永叔有‘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敌’:二诗俱能各出己见,与众不同。”薛宝钗特别称赞林妹妹这五首诗,命意新奇,别开生面。这,也让我们来看看吧:第一首: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西施虽有倾城之美,却充当了勾践的美人计工具,孤寂地住在远离家乡深闭的吴宫,空念着家乡的山水和亲人。时人都认为东施效颦的可笑,却没看到东施自由自在地在溪边浣纱,自由自在地活到老。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本来是西施应该拥有的,却因她的美丽而毁灭了。美丽,本是女人最可宝贵的优点。然而,在专制主义社会,却成了毁灭自己的条件。第二首: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楚霸王兵败垓下,在英雄末路之时,四面楚歌,众叛亲离,只有弱女子虞姬,仍对项羽忠诚不贰,共唱离恨悲歌。黥布和彭越,这两个项羽手下的将军,虽然叛项羽投刘邦而立下战功,以后还是免不了被刘邦诛杀的下场。相比之下,虞姬的楚帐自杀才是值得景仰的。歌颂弱女子虞姬的爱情忠贞,是林黛玉坚贞爱情的自白: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三首:明妃: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意释:大汉皇宫中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因拒绝用金钱贿赂宫廷画工毛延寿,被毛延寿画得很丑。后来,汉元帝要派一名宫女远嫁匈奴,就叫王昭君去。临行时,元帝送行,见了昭君绝顶美丽的真面目,但已经无法挽回了。美人昭君当了这种可悲的牺牲品,红颜薄命古今相同。汉元帝不亲自审察宫女的容貌,把这种权力交给了毛延寿这样的坏蛋画工。这样的皇帝真是昏愦透顶——这是对皇权主义的讽刺。第四首:绿珠: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意释:绿珠是晋朝大贵族石崇的侍妾。她绝美且善歌能舞,另一大官僚孙秀要强娶她,为石崇所拒绝。孙秀因此而陷害石崇致死。绿珠也同时坠楼自杀身亡。此诗是说,石崇对绿珠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对她并不看重,他用十斛明珠的代价将她买来,并因此为她命名“绿珠”;而绿珠却能以身殉石崇,石崇的这种大福是他前生修来的。这是林黛玉惋惜绿珠,认为她看错了人,石崇生前珠玉绮罗之宠,抵不得绿珠临危以死相报。为一个并不爱自己的男人献出青春乃至生命,是毫无价值的!愿世间的姐妹们警惕!第五首:红拂: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意释:据唐传奇《虬髯客传》:红拂姓张,是一位豪侠美丽多情的少女,因在隋朝大臣杨素府充当“执红拂”的侍女,后人叫她“红拂”。在隋末农民大起义、群雄割据的浪潮中,有贫士李靖来访杨素。侧立在旁的红拂见李靖谈吐不凡,有英雄气概(长揖雄谈态自殊),于是在深夜化妆冲出了门禁森严的杨府,会见李靖,对他说: “妾侍杨司空久,阅天下之人多矣,无如公者。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故来奔耳。”李靖问她:“杨司空权重京师,如何?”她回答:“彼尸居余气②(尸居:空居其位而不主事;余气:腐朽没落,奄奄一息。),不足畏也。”后来,她与李靖共去太原,扶助唐太宗李世民扫清天下。林黛玉这诗赞扬了红拂巨眼识英雄的智慧与胆识,对红拂冲破牢笼,私奔李靖的女中丈夫行为,表示仰慕和赞赏:昏庸的专制权臣杨素怎能束缚住巾帼英雄?“美人巨眼识穷途”句,似是作者雪芹的亲身体验:当他“满径蓬蒿老不华”之时,似有美人青睐于他,成为红颜知己。《五美吟》贯穿了对专制主义的批判:西施为专制的吴宫所困,黥、彭被专制的刘邦诛杀,昭君为专制的昏君所误,绿珠枉为专制的石崇殉身,红拂冲破杨素的专制牢笼。反专制,争自由,是《五美吟》的主旨,是林黛玉性格的光辉体现,也是《红楼梦》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