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1649100000078

第78章 白鹿洞赋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生于父亲朱松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县)县尉寓所,世称闽人。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天资颖悟,自幼深受二程思想熏陶。14岁,父亲病逝,听从遗嘱,跟随理学家刘子翚、刘致中等人学习。1148年考中进士,19岁开始聚徒讲学。宋孝宗即位,曾上书朝廷提出“修政事,攘夷狄”主张,未被采纳。历任台州(今浙江临海市)知州、提点江西刑狱等职。1162年到1177年,朝廷多次任命要职,朱熹坚辞不就,闭门著书,完成了《论语集注》《诗集传》等二十多部著作。1178年,任南康军(治今江西星子县)知事,边做官,边讲学,捐资修建白鹿洞书院。1195年,宋宁宗即位,朱熹担任焕章阁待制、侍讲,不久解职,重新聚徒讲学立说。1198年,受奸臣沈继祖诬陷,朱熹等被列为伪学逆党,遭受挞伐,在建阳(今福建建阳市)家中忧愤中去世。朱熹秉性刚正,反对豪强、官府对民众的残暴压迫。在文学创作方面,强调文道统一,强调作品要蕴含道德修养,语言要质朴自然。他的七绝清新明丽,诗歌艺术性居理学家之首。钱钟书先生称他是“道学家中间的大诗人”(《宋诗选注》)他的治学思想、治学方法开创了一代学术新风,对后代影响较大。朱熹代表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又一高峰,著述有《晦庵先生朱文公集》100卷、《朱子语类》140卷、《朱子诗集》12卷及《朱子大全》等。

唐德宗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与胞兄李涉偕隐庐山。渤育一白鹿,性情温驯而通人意,常随从左右,人称渤为白鹿先生,谓其所居之处曰白鹿洞。南唐升元中,白鹿洞扩建为学舍,置田给养,一时学者云集,蔚然成观。宋高宗淳熙间,朱熹出任南康军知事,自为白鹿洞书院山长,制订院规,大力修缮学舍,美化环境,并打破门户之见,延请学有专长的著名学者来书院讲学。如思想家陆九渊,在意识领域可谓是朱熹的劲敌,但仍被朱子盛情邀至书院。讲堂上,朱子始终陪坐于陆侧,并将陆的讲稿刻石为记,教育学生。朱熹苦心经营,使白鹿洞书院成为享誉海内的四大书院之一,令无数高雅髦俊心驰神往。

承后皇之嘉惠[1],宅庐阜之南畺[2]。闵原田之告病[3],B农扈之非良[4]。粤冬孟之既望[5],夙余驾乎山之塘[6]。径北原以东骛[7],陟李氏之崇冈[8]。揆厥号之所繇[9],得颓址于榛荒[10]。曰昔山人之隐处[11],至今永久而流芳[12]。自升元之有土[13],始变塾而为庠[14]。俨衣冠与弦诵[15],纷济济而洋洋[16]。

在叔季而且然[17],矧休明之景运[18]。皇穆穆以当天[19],一轨文而来混[20]。念敦笃于化原[21],乃搜剔乎遗遁[22]。盼黄卷以置邮[23],广青衿之疑问[24]。乐菁莪之长育[25],拔隽髦而登进[26]。迨继照于咸平[27],又增修而罔倦[28]。旋锡冕以华其归[29],琛亦肯堂而诒孙[30]。怅茂草于煕宁[31],尚兹今其奚论[32]?

夫既启余以堂坛[33],友又订余以册书[34]。谓此前修之逸迹[35],复关我圣之宏抚[36]。亦既震于余衷[37],乃谋度而咨诹[38]。尹悉心以纲纪[39],吏竭蹷而奔趋[40]。士释经而敦事[41],工殚巧而献图[42]。曾日月之几何[43],屹厦屋之渠渠[44]。山葱珑而绕舍[45],水汩虢而循除[46]。谅昔人之乐此[47],羌异世而同符[48]。

伟章甫之峨峨[49],抱遗经而来集[50]。岂颛聎听之为娱[51]?实觊宫墙之可入[52],愧余修之不敏[53],何子望之能给[54]。矧道体之无穷[55],又岂一言而可缉[56]。请姑诵其昔闻[57],庶有开于时习[58]。曰明诚其两进[59],抑敬义其偕立[60]。允莘挚之所怀[61],谨巷颜之攸执[62]。彼青紫之势荣[63],亦何心乎俯拾[64]?

乱曰:涧水触石锵鸣璆兮[65],山木苯尊枝相樛兮[66]。彼藏以修息且游兮[67],德隆业茂圣泽流兮[68]。往者弗及余心忧兮[69],来者有继我将焉求兮[70]?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四部丛刊》本)[1]承:承蒙。后皇:天子。古代天子、诸侯皆可称为后,此处指宋孝宗赵眘。嘉惠:恩惠。

[2]宅:住所,住宅。庐阜:庐山。阜,高山。畺:同疆,疆界也。明郑挺鹄《白鹿洞志》载,孝宗淳熙六年(1179)朱熹出宰南康军知事,至八年(1181)三月任满。南康军治今庐山东南的江西星子县。

[3]闵:同悯,怜惜。原田:高原上的田地。告病:贫瘠。

[4]B(shāng):通伤,忧愤。农扈(hù):管农事的官吏。《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扈为九农正。”杜预注:“扈有九种也……以九扈为九农之号。各随其宜,以教民事。”非良:不是善良的人。

[5]粤(yuè):语助词。冬孟:孟冬,阴历十月。既望:阴历每月十六日。宋陈舜禹《庐山记·叙山南篇》载,淳熙六年(1179),阴雨连绵,朱熹行至庐山东,得白鹿洞书院废址,慨然而叹,随后倡导重修。

[6]夙(sù):早晨。驾:驾车。山之塘:通往庐山的道路。塘,驿车和驿马通行的大道。

[7]径:经过。北原:北面的原野。东骛:向东纵横驰骋。

[8]陟(zhī):登高。李氏之崇冈:朱熹于“冈”下自注“地名李家山”。位于庐山东麓,南康军治地北。

[9]揆(kuí):观察,察看。厥:语气助词。号:标识,标记。所繇(yóu):所去的方向。

[10]得:找到。颓(tuí)址:废址,指白鹿洞书院旧址。榛(zhēn)荒:灌木丛和荒草。

[11]山人:此处指唐李渤与胞兄李涉。朱熹于“流芳”下自注:“陈舜俞《庐山记》云:’唐李渤,字濬之,与兄涉偕隐白鹿洞。后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刺史,乃即洞创台榭,环以流水,杂植花木,为一时之胜。‘”朱熹引文见《庐山记》卷三《叙山南篇》,与原文略有不同。据《唐书》本传和同治十三年(1874)刊本《九江府志》载,李渤兄弟在唐德宗贞元年间隐居白鹿洞,穆宗长庆年间任江州刺史,创建书院,名之为景星书院。卒年59岁,赠礼部尚书。隐处:隐居之处。

[12]流芳:流传美名。

[13]升元:南唐开国君主李昪的年号(937—943),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李昪灭吴,建都金陵(今南京市),国号唐,史称南唐。朱熹于下文“洋洋”下自注:“《庐山记》又云:’南唐升元中,因洞建学馆,置田以给诸生,掌其教授。‘《江南野史》亦云:’当时谓之曰鹿洞国庠。‘”《四库》本《庐山记》卷三作“掌其教授”为“以主教授”。土:田产,此处指白鹿洞书院的田地。

[14]塾:私塾,私人设立的教学场所。庠(xiáng):学校。

[15]俨(yǎn)衣冠:衣冠整齐庄重。弦(xián)诵:学习诵读诗文。古时学校教授学生读诗,常用琴瑟等弦乐配乐以吟唱,有的只诵不唱。故以弦诵泛指正规的教学活动。

[16]纷:盛貌。济济、洋洋:谓人众多。畺、良、塘、冈、荒、芳、庠、洋,押平声阳韵。

[17]叔季:国家衰败将亡的时代。《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周公伤夏殷之叔世”,孔颖达疏:“伯、仲、叔、季,长幼之次也。故通谓国衰为叔世,将亡为季世。”此处指唐穆宗和南唐烈祖时期。且然:此处谓国运不济,白鹿洞书院尚且如此兴旺。

[18]矧(shěn):通伸,发扬。休明:天下太平清明。景运:光明的国运,即盛世的气运。

[19]皇:君主,此处指宋孝宗。穆穆:仪表庄严端敬。《诗经·大雅·文王》“穆穆文王”,孔颖达疏:“云天子穆穆者,威仪多貌也。”当天:顺应天命。范仲淹《上执政书》:“圣人当天,四贤同德。”

[20]一轨文:一条车轨的痕迹,作者谓自己和友人一行。文,纹也,车迹。混:混迹。作者自谦之辞,喻指自己以学问为人生之路。

[21]念:眷念,追忆。敦笃:诚恳忠实。化原:教化人的本心。

[22]搜剔:寻找。遗遁:遗迹。

[23]盼:企盼,企望。黄卷:书籍。古人以黄蘗汁染纸防虫,故称书为黄卷。置邮:邮差驿送。

[24]广:宽慰,解答。青衿:亦作“青襟”,周代学生的衣服领子为青色,故旧时指代读书人。疑问:疑惑不解的问题。

[25]乐:感到高兴。菁(jīng)莪(ē):教育培养。《诗经·小雅·菁菁者莪》之《序》曰:“菁菁者莪,乐育材也。”长(zhǎng)育:抚育培养。《诗经·小雅·蓼莪》:“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26]拔:提携。隽髦(máo):德才兼备的学生。登进:登科,考中进士。朱熹于“登进”下自注:“谨按:《国朝会要》:’太平兴国二年(977),知江州周述乞以《九经》赐白鹿洞。诏从其请,仍驿送之。六年以洞主明起为蔡州褒信主簿,旌儒学荣乡校也。‘”前文“盼黄虎以置邮”即指周述请国子监给印本《九经》驿送之事。《九经》,隋唐始有其称,概指《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等九种经书,到朱熹时代已有《十三经》之称。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一载,洞主明起为蔡州褒信县(治所在今河南新蔡南)主簿,在“太平兴国五年六月己亥”。朱熹引文《国朝会要》作“六年”有误。

[27]迨(dài):等到。继:随后,接着。照:照看,照料。咸平:宋真宗年号(998—1003)。

[28]罔(wǎng)倦:没有疲乏。朱熹于“倦”下注曰:“《庐山记》又云:’咸平五年(1002)敕重修,又塑十哲之象。‘”《四库》本《庐山记》作“又塑十哲之象”,无“宣圣”二字。宣圣:孔子的尊称。

[29]旋:不久。锡:同赐。冕:孙冕,宋代新淦县(今江西新干县)人,宋太宗时期进士,宋真宗时曾任礼部郎中、直史馆。出守苏州不久,归隐安徽九华山,从此拒不任职。华:头发华白,年老。归:归老。

[30]琛(chēn):孙冕之子孙琛。肯堂:愿意建立堂基,喻子承父业。孙:传给后代。朱熹于“诒孙”下自注曰:“郭祥正《书院记》云:’祥符初,直史馆孙冕以疾辞于朝,愿得白鹿洞以归老。诏从之,冕未及归而卒。皇祐三年(1051),其子比部郎中琛即学之故址,为屋榜曰书堂,俾子弟居而学焉。四方之士来者,亦给其食。‘”祥符:即大中祥符(1008—1016),宋真宗第三个年号。皇祐:宋仁宗第七个年号(1049—1054)。

[31]怅:感慨。熙宁:宋神宗年号(1068—1077)。此句谓熙宁时期的院田今天长满荒草,作者怅然若失。

[32]兹今:如今。奚论(lún):何论,无与伦比。朱熹于“奚论”下自注:“《庐山记》:’煕宁中作已云:鞠为茂草矣。‘”《四库》本《庐山记》无“熙宁中作已云”一句,而于“塑十哲之象”下接“今鞠为茂草”一句。大概朱熹引文有误。运、问押去声问韵,遁、混押上声阮韵,进、倦押去声震韵,孙、论押去声元韵。

[33]夫:樵夫。启:告知。堂坛:书院的殿堂讲坛。

[34]友又:朱熹于“友又”自注曰:“寻访之初,得樵者指告其处,客杨方子直遂赞兴作之谋,既而刘清之子澄亦裒集故实来寄。”杨方,字子直,南宋诗人。刘清之,字子澄,今江西新余县人,宋高宗绍兴间进士,人称镜春先生。订:同叮,叮咛。

[35]谓:讲说。前修:前人所修建。逸迹:遗迹。

[36]复:再,又。关:关系。圣:帝王之极称。宏抚:宏大宽抚。

[37]亦:助词。既:既然。震:振兴,兴起。余衷:我的愿望。

[38]乃:于是。谋度:图谋,谋划。咨诹(zōu):询访。《诗经·小雅·皇皇者华》毛传曰:“访问于善为咨,咨事为诹。”

[39]尹:官名,多指主管官。悉心:全心全意。纲纪:法度,纲常,此处指治理、管理。

[40]吏:古时候没有品级的低级公务人员。竭蹶(jué):尽心竭力。奔趋:奔走。

[41]士:知识分子的通称。释经:解释经文。敦事:诚恳做事。

[42]工:工匠。殚:竭尽。献图:献计献策,设计草图。

[43]曾日月之几何:即“曾几何时”,表示时间过去没多久。

[44]屹:高耸。厦屋:大屋。厦,通夏,高大也。《诗经·秦风·权舆》:“于我乎,夏屋渠渠。”毛传:“夏,大也。”渠渠:形容房屋宽阔广大。朱熹《诗集传》“渠渠,深广貌”。朱熹于“渠渠”下自注云:“事具吕祖谦伯恭所作《书院书》。”吕祖谦,字伯恭,南宋理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创始人,人称东莱先生。

[45]葱(cōng)珑(lóng):草木苍翠而茂盛。珑:通茏。绕舍:环绕屋舍。

[46]汩(gǔ)虢(guǒ):水流之声。双声联绵词,同汩汩或虢虢。循除:谓溪水沿着台阶流过。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水虢虢循除鸣。”

[47]谅:想来,料想。乐此:喜欢书院美丽幽雅的环境。

[48]羌:语气助词。异世:不同时代。同符:道理相同。《吕氏春秋·精谕》曰:“未见其人而知其志,见其人而心与志皆见,天符同也。”高诱注:“符,道也。”书、除、渠押平声鱼韵,图、趋、诹、符押平声虞韵,抚押上声虞韵。

[49]伟:此谓使帽子高伟。章甫:本殷商玄冠之名,后泛指帽子。峨峨:高伟端正。

[50]抱:持守,持奉。遗经:前世传下来的经书。来集:来这里汇集。

[51]颛(zhuān):恭谨的样子。眺:远望。听:打听,探问。娱:快乐。

[52]实:实际。觊(jì):看。宫墙:书院的围墙。可入:可否进入。此句喻指能否承担书院院长。

[53]愧:惭愧。修:修行个人德行。敏:勤勉而通达事理。

[54]子:学子。望:希望。能给:能提供什么。此句谓不知道学子希望我能教给他们什么。

[55]矧(shěn):况,况且。道体:宇宙精神的本体。亡:通无。亡穷,无穷无尽。

[56]岂:岂能。一言:一句话。可缉:可以概括归纳。

[57]姑:姑且,暂且。诵:陈述,讲述。昔闻:过去的见闻。

[58]庶:希望。开:启发,开启。时习:当前的学习。

[59]明诚:聪明和真诚。两进:聪明和真诚两方面都得到长进。

[60]抑:语气助词。敬义:恭敬和仁义。《孟子·公孙丑上》:“配义与道。”赵岐注:“义谓仁义,可以立德之本。”偕立:共同树立恭敬和仁义的观念。

[61]允:赞美,赞赏。莘挚:非常诚恳。怀:志向。

[62]谨:赞美,赞赏。屈原《九章·怀沙》“谨厚以为丰”,王逸注:“谨,善也。”颜:颜回(前511—前481),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常住在陋巷,生活简朴,享年41岁。故朱子以巷颜比喻勤奋刻苦学习的人。《论语·雍也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攸执:执著。

[63]彼:指示代词,那。青紫:公卿大臣服饰,借指达官显贵。势荣:运气时运畅达不衰。

[64]亦:语气词。何心:有何心思。俯拾:低头拾取,比喻卑躬屈膝追求权势。集、入、给、缉、习、立、执、拾押入声缉韵。

[65]乱:指乐曲的最后一章或者辞赋文末概括全篇要旨的一段文字。涧水:山间的溪水。锵(qiāng)鸣:铿锵的声音。璆(qiú):玉相击之声。

[66]山本:山上的草茎。苯尊:草木丛生。枝相樛(jiū):枝枒相互纠结交叉。

[67]藏以修:刻苦学习。息且游:休息游玩。《礼记·学记》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郑玄注云:“藏谓怀抱之。修,习也。息,谓作劳休止。为息游,谓闲暇无事之为游。”谓劳逸结合,严肃活泼。

[68]德隆:道德昌盛。业茂:学业丰富。圣泽流:宏业惠泽流芳。

[69]往者:过去的人。弗及:不及,不了解。心忧:即忧心,忧愁,忧虑。

[70]来者:将来的人。有继:有继承者。焉求:求焉,奢望什么呢。璆、樛、游、流、忧、求押平声韵。

评《白鹿洞赋》在结构上运用倒叙的叙事方式,勾勒了书院创建发展的艰难历程。在对前代不同时期致力于书院事业的仁人贤士的追叙中,作者满含仰慕钦佩之情。对古人业绩的肯定与赞美,是作者自己人生愿望的表白。“彼青紫之势荣,亦何心乎俯拾”,是朱熹在经过今昔对比之后,心灵情感的自我流露。对高官厚禄的淡漠,对明诚敬义的追求,对颜渊的崇敬,处处涌动着平易真挚淡定的感人力量,闪烁着以儒家思想滋育学生的智慧火花。

这篇赋行文平淡,理盛文质,充满理学文理,没有骈辞丽句,没有铺排夸饰。读来气润心田,仿佛在聆听一位长者心平气和的自我絮叨。通篇语气平和,缺乏赋体纵横捭阖的宏阔气势,反映出宋代诗赋散文化、理学化的文学风尚,也反映了朱熹作为一个理学家的创作风格。

(漆子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