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我为中心”是学前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特点,了解孩子的这一发展特点,才能解决在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孩子思考的方式都是从自己出发,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会认为别人也想做,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认为别人也想要,别人表现出不愿意,孩子就会觉得莫名奇妙,可能就会采取强迫别人的方法满足自己的需要。帮助孩子多区分一下,哪些是别人的想法,哪些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想法可能与别人的想法不一样,自己想干的事,别人可能不想干,等等。帮助孩子分清自己和别人,帮助孩子了解每个人的想法都会不一样,不能强迫别人和自己玩。孩子只有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区别,克服“以自我为中心”这一“缺点”,才能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少一些矛盾,多一分和谐。
有许多孩子在与小朋友玩时,会突然发生尖叫、大哭甚至大打出手,这些问题大多是由于孩子不懂得与小朋友相处的方法造成的。成人应该把正确的交往方法通过示范的方式教给孩子,如告诉孩子“你有问题可以说,但不能尖叫”、“与小朋友有矛盾时,要用说的方法与他商量,哭不能解决问题”、“你不想做的事情,要是别人硬让你做,你愿意吗”、“不能用推人、打人的方法,要是人家推你、打你,你愿意吗”,等等。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对,还要告诉孩子怎样做才对。要反复强调,才能让孩子在心里将这种方法固化下来,最终成为他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一个7岁的孩子,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凡是和她接触过的老师对她都有一个共同的评价——活泼开朗,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可能有家长认为这是天生性格,事实上这个孩子出生时体重不到2.5千克,先天不足,在上幼儿园之前还是个害羞的孩子,她现在的社交能力主要是后天培养的结果,是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很多正确的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她在各种外出活动中,总能抓住机会,放手鼓励孩子和周围不认识的小朋友玩耍,让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自然地提高交往能力。譬如提醒孩子要和左邻右舍打个招呼,问个好;让她和熟悉的小朋友一起游戏;再后来慢慢过渡到走亲访友,去公园和陌生的小朋友嬉戏玩耍,利用散步、乘车、外出就餐的机会和“陌生人”接触等。
作为孩子的母亲,她经常鼓励孩子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这样孩子们就有更多在一起玩的机会,一起学习、处理游戏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纠纷。孩子有几个固定的玩伴,尽管他们每次玩耍时都会发生不少争执,“付诸武力”也常发生,但家长并不多加干涉,而是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样,她也带孩子去朋友家玩,不定期在一起吃饭,有时去小朋友家也让孩子带些糖果,这样既周到、礼貌,还能让孩子学会分享。
父母完全可以引导已经上中班、大班的孩子到超市购物。例如经常让孩子买自己喜欢的小玩具、文具、小卡片、零食等。在与营业员交流的过程中,会学习到与人沟通的技巧。一开始当然是有困难的,就在一旁鼓励,而且把要说的话事先教给孩子,比如说“请阿姨拿一下那个小熊”、“请问要付多少钱”、“谢谢”
等,渐渐地孩子自己就能开口说了。
给孩子选择朋友的自由,让孩子从小接触各种层次的人,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又可以让孩子了解社会的复杂和多样性。因而,充分尊重孩子选择玩伴的自由,只需在必要的情况下做些指导。
旅游可以扩展孩子的交往范围,增加他的交往对象。同时,多走多看也会增加孩子对于异域文化或风俗的了解。因而,从孩子两三岁开始,每年寒暑假我们要常带孩子到外地旅游。
孩子在交往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当行为,比如欺负小朋友或者过分吝啬等。这些不当行为都可能使孩子在小朋友中不受欢迎。这时,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帮助他规范行为,重新让小朋友接纳。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是不可能完成培养孩子的任务的。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的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家长老师要经常沟通,老师要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要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从而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交往行为。
孩子们很多时候比大人还孤独,比大人还渴望交朋友。我们身为父母对这个问题往往重视得不够。我们似乎更在意让孩子学这学那,事实上,孩子认识了社会和他人,懂得了与人交往和相处,学会了合作、宽容和谅解,学起东西来就会更快,创新能力的发挥也会更出色。所以说,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其实是教孩子如何做人,这关系到孩子的一生。
五、独立是为了更好地融入
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独立,独立生活,独立思考,可是往往事态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孩子有那么大的依赖性,为什么人家说欧美的孩子独立性比中国孩子强?
讲一个生活中很有趣的故事:美国人有一对夫妇,是专门研究东西方儿童心理差异的专家,来到我国南京,从儿童福利院领养了一个中国婴儿。这个小娃娃的众多玩具中,有一个盒子,房门钥匙放在里面,这孩子对这个盒子有极大的好奇心,他首先看见“爸爸妈妈”从盒子拿出钥匙开门,随后又发现当钥匙在盒子里的时候,他只要用力地摇动盒子,盒子就会发出“丁冬丁冬”
的响声,所以他也尝试着从盒子里拿出钥匙来开门。他往门上的锁孔插钥匙,摇摇摆摆就是找不准锁孔,有时摆弄了好一会儿,没能将钥匙插进去,便索性将钥匙放回盒子里,使劲地摇盒子,把这个放钥匙的盒子当成拨浪鼓来玩。住在这栋楼上的一对夫妇邻居注意到这个孩子的行为,立即下楼来,帮助孩子将钥匙插进锁孔,同时还告诫这一家的家长,钥匙是不能给孩子玩的,孩子不会开门,你们应该先教会他开门。这一对美国夫妇对邻居的行为不仅不领情,反而十分不满,他们非常认真地对楼上的中国邻居说,请你以后不要干预孩子的游戏,请你尊重孩子的游戏。这是日常生活中几乎常见的小事情,这对美国夫妇和我们的态度绝然不同。他们认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从孩子一出生便开始的。孩子认为钥匙能摇出响声,而且对这个响声发生了兴趣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要去阻止?为什么非让孩子按照大人规定的办法去做?这已经妨碍了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看看在我们的众多家庭中,家长与家长之间,家庭成员与朋友之间经常会在众人面前这样数落自己的孩子:你看看,我一没有提醒,这个孩子就犯毛病了;我一不管他,他就如何不自觉了;我一不在家,这个孩子便如何如何了,等等。这种大人对孩子的数落街头巷尾、邻里之间都十分普遍。在一些家长看来,这是这一家的大人有家教的表现,殊不知在这种唠唠叨叨的数落之中,孩子已经失去的是独立的勇气,没有鼓励他们独立,更谈不上赞扬他们的独立行为,像那一对美国夫妇那样放手让孩子在种种实验和游戏中学会独立就更不可能了。在我们的身边,孩子在大人的数落之中成长,几乎到处可见,离开了大人,孩子就不行了?其实不是这样。
父母爱怜孩子,孩子依恋大人,这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不过,孩子对父母过度依恋,导致了孩子独立性的缺失和自我生存能力的弱化,而一些有思想的家长,则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美国作家海明威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老海明威就常带着他外出翻山越岭,走村串户,使他得到了锻炼,增长了见识。但是,老海明威很希望儿子能尽早地摆脱对自己的依赖,以便有效地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能力。老海明威认为,凡是依赖别人就会窒息一个人的才能,使其无所作为。于是在小海明威4岁的那一年,父亲郑重其事地对他说:“孩子,别老跟着我,自己活动去!”老海明威将一根钓竿甩给了儿子,并对他说:“自己去干吧,你肯定能行!”
小海明威在父亲的鼓励与指点下,开始了独立活动,并且很快迷上了钓鱼、打猎和探险。后来,他又迷上了读书。钓鱼、打猎和读书,这三大爱好从小就形成了,伴随他一生,并对他走上文学道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人甚至说,没有海明威父亲从小对他独立意识的培养,就不会有一个探索一生、创新一生的世界级大师海明威。
对儿童独立性的培养,美国是最为突出的。美国儿童从两三岁起便独居一室,如孩子有恐惧心理,大人便买一种专门的灯安在孩子的卧室里,彻夜亮着用来驱逐黑暗。父亲或母亲临睡前到孩子房间里道一声晚安才去睡,孩子则抱着娃娃之类的玩具自己入睡。孩子稍有自理能力时便要自己布置整理自己的房间。在美国,1岁多的孩子基本上都会自己吃饭,父母将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给他放在小桌上,让孩子自己用小刀叉吃饭。在幼儿园,几个月大的孩子就要独自喝奶了,2岁以上的孩子全部用刀叉吃饭。曾有一位在美国的中国人将自己8个月的孩子送到托儿所,由于孩子拿不到水瓶便终日不能喝水。这位朋友发现后非常伤心,很快领孩子离开了那所幼儿园。
另外,大街上很少见到拖儿带女的美国父母,即使是在商店,也很少见有美国人抱着孩子,2~3岁的孩子跟在大人的背后蹒跚而行,太小的孩子就被放在购物车上,或夹在胳膊下。一次去一个美国家庭串门,在几个小时的谈话中,见到他3个月的小女孩自始至终脸朝下趴在地毯上,她竭尽全力想撑起自己的身体,一次次地失败,又一次次开始新的尝试,看到这种场面真是令人感叹不已。
听留学归来的朋友说,在日本也很少看见抱孩子的母亲。下雨天,还常看到这样的场面:三四岁的孩子穿着雨靴,背着小包,撑着小雨伞走在大人的后面。有时,孩子不小心摔倒了,母亲竟然等在那儿一声不吭,孩子此时也不声不响地爬起来继续走路。一位日本朋友非常喜欢自己的儿子,但是她从来不抱那不满周岁的孩子。问其原因,她说:“孩子一哭就抱他,容易养成爱哭的坏习惯。”日本人往往用不近人情的严酷方法塑造孩子的意志和品质。比方说饮食方面,以食不过量为信条,不让孩子吃饭吃足,孩子的胃过于疲劳就会使大脑功能减弱。认为多吃会使孩子不思进取、蠢笨。日本的幼儿园,要求孩子一年四季只穿一条短裤。常常会看到孩子们在凛冽的寒风中赤身奔跑,日本人教育儿童的严酷性得到极恰当的验证。这种场面也许极大地说明了为孩子创造生活逆境并从中培养独立性和进取精神的重要性。
独立性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是在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开始以第一人称“我”称呼自己,出现“给我”、“我会”、“我要”、“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性意向。也许昨天还是妈妈怀里的娇宝宝,事事都得依靠妈妈,今天突然间要独立,什么都要“自己来”。自己明明做不好,还不让别人帮忙,父母如果仍像以前那样,孩子有时就会发脾气。不了解孩子的父母也许会说:“这孩子变得不听话了!”其实,这一步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孩子可喜的进步。父母应该抓住这个孩子要独立的敏感期,掌握必要的教育策略和要点,使孩子的独立要求得到满足,要避免形成过度的依赖或者出现抵触“反抗”。
1.从兴趣上开始培养
让孩子们做事情要避免简单的命令,防止他们对劳动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幼儿对游戏活动有强烈的兴趣,想让幼儿做些象征性的劳动时,要尽量游戏化,这样他们就会带着极大的兴趣积极参加,如果能经常坚持训练,他们就会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勤劳、不畏艰苦与独立性是密不可分的,不爱劳动,害怕艰苦,是不可能坚持独立性和自主性的。
2.珍惜幼儿自我独立性意向
(1)学会尊重孩子。注意对孩子说话时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听孩子讲话,使孩子感到你是尊重他的。孩子吃饭不要硬逼,让孩子做事尽量避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当众斥责孩子“不争气”、“没出息”、“笨蛋”等,这样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并不是娇惯孩子。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与父母非常合作,懂礼貌,待人友善,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有这样的良好反应是因为受到了应有的尊重。
心理学家指出,当幼儿的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某种满足或受到成人的鼓励时,幼儿就表现出高兴、得意,出现“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否则就出现否定的情感和态度。所以,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幼儿的独立性意向,给予热情鼓励和支持,使独立性不断发展。
(2)保护孩子不要过度。在欧美国家,父母特别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推崇“个人奋斗”,而不是依赖父母和其他人,他们主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从一出生就让他独宿一室,极少与父母同住。孩子刚学走路时,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这是很自然的。
(3)语言指导必不可少。尽管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还不很高,但清楚的示范动作配以适当的语言讲解,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两岁孩子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诠释语言含义的最好工具是直观的形象动作。
(4)动作要分解,要慢速。虽然两岁左右的孩子独立意识已经萌发,但由于各项能力的发展并不能完全达到他自己想达到的水平,所以还离不开成人的帮助和指导。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水平决定提供何种程度的支持。比如吃饭,孩子可能在开始独立进餐时并不知道怎样拿勺,怎样往嘴里送,家长可以将吃饭的动作分成几步,一步一步地教给孩子。著名教育学家蒙特梭利主张,在针对孩子的教育活动中,动作一定要慢,要分解,一般人看起来也许会觉得有些夸张,但对孩子是非常必要的。
一朝一夕培养不出来儿童的独立意识和能力,它需要家长坚持不懈地努力。两岁的孩子能跑、能跳、能说,已经有了生理上独立的能力和心理上独立的要求,那为什么不让孩子的独立生活从两岁开始呢?
六、经历挫折后才会健康成长
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激流中,每一个人都随时面临着风险、困难、挫折和失败,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那么,该如何教育孩子正确地对待挫折,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坚强意志并能接受各种挑战,以及具有较强承受挫折能力的强者,已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