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从衡中走向清华北大
16417700000015

第15章 成章篇(14)

衡中三问问得好“我来衡中干什么?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今天做得怎么样?”很有三省吾身的韵味。衡中老师还有对高中三年教学经验的精辟总结:“高一是基础,高二是关键,高三是决战。”这对于那时已经经历了两年衡中生活的我来说,更是深有体味。高二的暑假显得很短,天气很热,大家看来,高三生活其实已经开始。大家都雄心勃勃,铆足了劲儿准备大干一场。于是乎,在时间上见缝插针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开始还有几节体育课外,以后就只是学习,吃饭,睡觉,上厕所。自然,考试次数越来越多,程序越来越正式,从开始的月考,到后来的每天小测、周日测试、N调N模……越来越多的同学将课间八分钟耗在练习册、学案、自助上,晚自习下课后仍然埋头苦读,在熄灯前五分钟才冲向宿舍。越来越多的人三分钟内便解决了一顿早餐,当然包括了去食堂、打饭、吃饭,回教室的所有时间。老班会默默地将每次周测的班内排名和年级排名挂在教室后面,斗志昂扬的在班会上用整节课时间为班里同学打气。大家开始更多地关注每次考试的排名,默默地拿出去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计算着自己将何去何从。

每天中午那一遍遍“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的口号还在脑中回响,一轮、二轮、三轮、四轮的复习也一遍遍过去,高考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很多同学开始失眠,很多同学因为某次考试失利而痛哭流涕。考试排名并未像我想象中那样逐渐定型,相反,尤其是前几十名学生的成绩波动开始越来越大,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高考。也许,这给许多人带来了前进的动力,或许,这也给不少人留下了深深遗憾。

真正高考时大家反而显得很淡定,出考场后没有人议论题目,宁静的祥和中流露出一种淡然自若。也许,这才是我们这伙饱经风霜的衡中战士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吧,在经历了过多的欢笑与泪水、快乐与悲伤之后,在高考最后一场考试交卷的声音响起之后,淡然一笑:终于完了,我的高中生活结束了。或许,真的是这样,在高考结束的那一刻,我们所感受到的不是解脱束缚的愉悦,也不是马失前蹄的悲伤,而正是这样一种淡然。一切大风大浪经历之后,结果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衡中的学习经历带给了每一位衡中学子一生中最宝贵的人生财富,那种追求卓越的忘我氛围,那种师生一心的团结奋斗,那种单纯的目标,美好的向往。只有衡中人才会懂得:追求卓越的忘我精神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坦言之,有比衡中拥有更久建校历史的中学,有比衡中拥有更大名气的中学,也有比衡中拥有更强师资力量的中学。衡中并没有让每个学生都考入清华北大,但光荣榜前几行那些闪耀的名字却给了更多莘莘学子无限向往。衡中带给我们每个人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场人生的历练,历久弥新。“追求卓越”的校训将在每个衡中学子身上延续下去,生生不息。

怀念那热血沸腾的生活

412班沈鹏翼

2012年考取清华大学

夜已深,人已倦,梦依远,忆难还一段感情,不论是苦是涩,是爱是恨,总要记得才有价值。我追求平静,但当平静如潮水袭来时,我不禁开始怀念曾经热血沸腾的地方,那是五点半的太阳照耀的地方——衡中。

从小生活在衡水这座北方小城,就像小学初中要按校区选学一样,似乎注定我的高中就只有衡中一个选项,尽管前行的路上仍有一些曲折……中考过后,我度过了记忆之中最快乐的一个暑假,只因当时年少,不懂前途坎坷,只知要去上一所成绩很好的高中。“我当初是被忽悠进来的么?”这是我在衡中常自问的一句,不过现在回首想想,只剩一笑。

衡中的半军事化管理是从军训的时候开始的。当初兴致勃勃地向教官学习如何叠方块被,只是觉得这像是一项很了不起的技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体委,使我有机会从队外欣赏衡中跑操方队的整齐;每天开始五点半起床,穿衣洗漱整理内务,开始以速度衡量质量……一切的开始都是从那时起吧,我们的相遇相识,渐渐地了解,衡中,一所管理很严格的学校。

一个因疼痛哭喊的孩子,当他哭累了,睡着了,再醒来的时候也许还会痛,还会哭,但是慢慢的,哭得轻了,男孩便渐渐变得坚强。

度过了最初的磨合期,我们的车轮渐渐也行驶上了衡中的正轨。熟悉了清晨的微凉和深夜的初霜,稀疏的扫把总是遗落陨落的柳黄,玻璃窗上的雾气氤氲出梦幻的氛围,而其中忙碌的身影却将此景带回现实。接受了衡中的规章制度,从此便有量化记录我们的点滴脚步;熟悉了安静的教室和紧张的节奏,因为总有试卷铺满案头;开始了奔饭的脚步,目睹了最快入睡的记录,朝朝暮暮细数在衡中。

《莫林的眼镜》中说,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只是需要一个引爆点。漫画中的触发装置是一副高科技的眼镜;而在衡中,只需一个环境和一群人。

衡中的环境是安静的,衡中的学习氛围是极好的。全封闭的校园,最吵闹的声响怕是麻雀的叽喳;短暂的课间,鸟儿依旧是校园的主宰,柔和下来的教学楼中同学们还在老师周围激烈讨论。某君偶尔瞥见了窗外的银白,某鸟儿引颈望向灯火通明的窗。老师曾向我们坦言他的感动:学校要求晚上十点十分熄灯睡觉,他却在十点五分目睹了大批同学涌出教学楼奔向宿舍的场景,耳中听到的竟然还是讨论自己上课所讲的难点。他说,这是他作为老师引以为傲的学生;衡中说,这是别的学校来借鉴学习也学不走的氛围。

曾经很好奇,经历高考,进入大学,在我们的印象中便是作为菜鸟步入了社会,那衡中作为新手训练营,又能教给我们哪些社会技能呢?怕是坚强。

你需要付出的……只是心底里那点小小的温软,从此坚硬如铁。怕是心理变得坚强,考试中小小的失误都会被这激烈的竞争无限放大。

有过沮丧,却不曾绝望,因为面前还有试卷可写,明天还有进步可得;怕是情感变得坚强,老师说我们是高考面前同一条壕沟里的兄弟,却也在分班面前变得那样不堪一击。萧条过一个月,而后又是新的战场;怕是肉体变得坚强,清华军训中夜间二十公里拉练击垮了多少骄子的娇体,可在衡中八十华里远足面前却短得可怜,还记得我们当时一路上唱的那些歌么,还记得当时道路两边长的旺盛的油菜花么;怕是精神变得坚强,衡中的高考前没有温书假,有的是五天的自主复习,衡中的三年里没有所谓周末,有的是周六的正常上课和次日的周日测试。

觉得很苦么,想哭么,别傻了孩子,洗洗睡吧。因为明天你会活得比今天更好,也会更加习惯这里的节奏。有人说,你们这样不值。可是,这种事谁又算得出值不值呢?当你用三年证明自己没有被浮躁的现实世界同化,可以做到昔日推崇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当你用三年做完多少试卷,就像用三年环游世界一样,见识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定理,也惊叹于各处都有神一般的人物;当你用三年的时间完成自己作为学生的本分,还有什么必要去在意外界的评论?窗外麻雀喧闹,窗内学子持笔沉思,不是一幅很唯美的图景么?

衡中常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也说,天道酬勤。这恐怕是所有辛勤努力着的人们给自己的共同的激励,然而现实总是像个孩子,没有人可以要求他怎样。于是,在衡中,我们懂得了“尽人事,听天命”,我们谁都不是主宰一切的神(尽管我们都渴望成为神),我们能做的就只有眼下的一切,未来是要交给那些预言家去猜测的。在衡中最后的日子里,每天都会宣誓;每天都会瞟一眼倒计时的牌子,嘴上嘻嘻哈哈说就快解放了,而私下里拿那个数字狠狠刺激自己松懈的神经;每天都会去望天、望月、望星星,让平静与热血在内心保持完美的平衡;每天都会告诫自己珍惜现在,也许明天就会物是人非……在刚离开衡中的日子里,每天仍会去望天、望月、望星星,却找不回曾经的那种热血。昔日朝夕陪伴我的试卷们,也已打包静静躺在角落等候它们的命运。

可是有人说:我不知道你们眼中的衡中人是什么样子,但我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样子。进入大学,我们又何曾丢下过衡中人的称号?解题的笔下划出的仍是衡中人清晰的思路,上课的眼中投射出的还是衡中人专注的目光。原来,衡中不曾远去。

从衡中走向清北,细数一砖一瓦;从清北回望衡中,岁月青葱,少年心松。

炼狱到底炼出了什么

412班段文思

2012年考取清华大学

进衡中前,我还是个浸于矛盾中的局外人。旁人说,如果冀中是地狱,那衡中就是炼狱。但真的又好想回衡水,回到那也许能给我一些难得历练的家乡。

进衡中后,我又成为一个泡在矛盾里的局内人。有时自己恨衡中恨得牙痒痒,同学之间开着各种一损到底的小玩笑。但当外人对衡中有些微词时,我们绝大多数人又会忍不住跳出来予以反击。

当经过浮浮沉沉终于跳出衡中成为校友后,耐心纠正着大学同学们对母校各式各样的令人咋舌的误解时,我不禁会想,衡中这个大“炼狱”到底炼出了什么?

不得不承认我对衡中某些规矩有些抵触,比如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监督和同老师考核与工资直接挂钩的量化,单一的学习模式和过于不拘小节的生活模式。但理智地想一想,又有多少高中不是这个样子?一切制度都有其成立的缘由与推行的价值。衡中之所以在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学习衡中模式的今天仍保持领跑优势,在我看来,很大程度取决于衡中人的效率、热情与敢于追求。

衡中效率是一种值得向社会推广的精华。在中国教育中以苦著称的高中,很多学校打起了时间仗,“通宵自习室”常见诸报端,高中生做作业到深夜12点已被人们认为理所当然。但衡中一直保证学生每天从晚10:10到早5:30加中午一个小时的睡眠,并以严格的纪律加以约束。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打不起时间仗,只好在自习时干更多的工作。现在耳边仍可听到四周沙沙的写字声,连翻卷子都显得那么刺耳。班主任总在强调着,自习前把所有要用的东西都摆好,安排的任务要多于自己的能力范围。总之,就是不要让自己闲下来浪费时间。记得当初奥赛冲刺的那一阶段,奥赛占用了我们所有的自习。为了跟上课,我们占用所有饭前饭后、课间来做作业、学案和改错。做不完是肯定的,所以这其中有着痛苦的选择,这无疑是对我们效率意识的极大挑战。人不是一道不知疲倦翻滚向前的湍流,而更像一台会耗能会磨损的有了自主能动性的机器。我们会觉得累会需要休息调整,但当我们工作的时候,脑子要不停地飞转,要在有限的时间创造更多的价值。上了大学,刚刚大一的我已觉察出了清华的快节奏:路上不停的飞车、十几分钟便已满员的礼堂、偶尔开到半夜十二点的会议……终于发现衡中的效率是我如此宝贵的一笔财富。当我一天下午打完三篇实验报告时,舍友那惊异得合不拢的嘴巴让我忽然有一种小小的欣悦。

而热情——这种概念模糊的东西——在不同的场合、从不同人的身上表现出不同的魅力。

身为学生,因为年少,所以张狂。我们还会在停电的一片黑暗中嚎叫欢呼;冬天的雪上还会印着我们的班号、散落着破碎的雪球来昭示我们“破坏”的痕迹;生奥考试结束后,我们在包车里大笑大闹不顾外面细雨霏霏,直到康姐“我们的青春哪儿去了”的令人哭笑不得的深情朗诵响起时才稍显安静。我们的热情不狂野,不会在宣誓时声嘶力竭吼的喉咙发硬。但我们的热情又很广泛,大家既会为动漫而疯狂又会被当时复杂的卡扎菲事件牵动眼球。理科的孩子们不会贴上“呆板”的标签成为书本单纯的殉葬,因为我们正值青春。

而老师则把他们的热情倾注于轮回的奉献中去。我很少感觉到有老师能把他的作用发挥得如衡中老师一般的充分。我们逃脱了自己埋头资料书的海洋搜寻的命运,在老师层层把关精挑细选的题目中锻炼自己的思维。当时学校开放日有一队外校老师来我们班听习题讲评课,那位坐我旁边的老师瞅着卷子难以置信地问我:“这种难度的作业你们一节课能做完吗?”我只是淡淡地说:“习惯就好。”面对高考各种难度的题型、各种怪异的题目我都只有一种平日习题的淡然。衡中的学生很幸福,从这一点上讲。而这种幸福,就源于老师们给我们的铺垫。面对不一样的面孔,唯一不变的是他们的事业心与爱心。信老师兼任学校领导仍把班级打理得井井有条,亲手为我们选购月饼煮汤圆;于老师为便于学生理解细心地设计流程图写满一张又一张纸,冒着冷风亲自去车站给我们订票,她说她是衡中最幸福的老师;而王文霞老师手术后休息期间仍回着我的短信:“很好,勿念。上大学离开家,要注意身体,不要懈怠。听你的好消息”……数不清的感动与感叹。老师们付出了很多,家庭、身体、精力等等,年年如此。我在这里,在昨天今天明天都祝福他们。

衡中人的效率与热情,都体现了一种衡中的精神:追求卓越。面对一年又一年刷新的成绩,衡中只说要再造高峰,明年会更好。敲定要办奥赛后,衡中从师资、制度零的起点着手准备,从奥赛兴趣小组到奥赛班,一个在这方面尚处起步阶段的学校创出了令人惊异的战果。只要做了,就要做最好。要强但不逞强,只是为了打造衡中的气质——一种自信的霸气。

衡中是炼狱的话,炼出的就是这些气质。永远不会忘高中三年来每次放假往往返返的行程,不会忘最终离开母校时,蓦然回首看人头攒动处校门越来越远时心中五味杂陈的感受。就像我永远也不会忘母校给我的财富,那是我走在大学、走向社会的必备背囊。

如今我刚步入所有高中生梦寐以求的大学阶段,并没有“堕落”,因为我脑海里刻着衡中的烙印……

在翩跹起舞的日子,飞扬我的青春

413班周勐

2012年考取清华大学

在经历了快乐与忧愁、喜悦与哀伤、开心与痛苦之后,在体会过众人一心,感受过孤寂落寞之后,在一起没心没肺地笑过哭过、彻彻底底地爱过恨过之后;在欢欣、失落、激动、淡然,一切的一切都已随着时间远去之后,就如同山溪淘尽了底部的沙,唯一剩下的,就是对那里深深地怀念——我们的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