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同号文
作者简介:1960年9月出生于陕西。1982年7月获得西北大学(西安)地质系地质学专业学士学位。1985年6月获得西北大学地质系地层古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1985年6月西北大学地质系留校任教。1989年3月在上海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89年4月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工作至今,现为该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第四纪哺乳动物研究。迄今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1990年初次接触泥河湾研究工作,2006年至今,几乎每年都到泥河湾盆地进行古生物化石发掘或进行地层调查。近年来,在山神庙咀化石点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哺乳动物化石,已取得一些阶段性研究成果。
最早知道泥河湾是从大学的教科书上,其在第四纪地质古生物学中的重要地位在那时就已经在我的脑海里烙下深深的印记。赶巧的是在我走出大学校园后,最早开展第四纪地质古生物野外考察的地区就是泥河湾盆地。在我后来所做的野外考察和研究工作中,泥河湾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1990年7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中美合作的泥河湾项目,主要任务是全程陪同美国犹他大学地质系主任布朗教授到泥河湾进行地质调查及古地磁样品采集。尽管之前在大学当研究生时也没少和外国学者接触,但泥河湾的工作,是我与外国学者的首次密切合作,不仅工作在一起,而且就和外国专家同室而居,同屋而餐。在那次野外调查中,在工作和生活方面都增加了不少新知识。
现今回想起来,当时工作确有诸多不便。首先,当时的张家口地区尚未对外国人开放,带外国专家到泥河湾科考时必须申请通行证。其次,当时从北京到泥河湾的交通也十分不便,前一天下午在北京乘上火车,次日凌晨抵达山西大同,朦朦胧胧地下了火车,被当地有关部门接到大同宾馆用早餐,然后再换乘已经准备好的面包车颠簸几个小时后才抵达驻地--阳原县大田洼公社(现今的大田洼乡政府)。当时,从钱家沙洼上大田洼的道路全是土路,一旦下雨,道路就十分湿滑,难以通车。第三,当时食宿条件十分简陋,所有的野外队成员,包括美国专家都住公社的土炕,并且没有洗漱设施,美国专家自带水袋,每天上工前将水灌满,然后放在屋外晒着,等下午收工后再挂起来冲澡,至于国内同仁们,就没有这种装备了,只好将一个月的臭汗和尘土带回北京再清洗了。当时,还为美国专家搭建了临时厕所。第四,为了保证外国专家用餐,专门从张家口宾馆临时借用大厨师,但当时的国内外成员用餐有别,内外宾是分桌用餐的,不过都是在同一屋内。尽管如此,中美专家还是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广泛交流,白天的协同工作、晚上的吉他弹唱,至今仍记忆犹新,尤其是工作结束时的散伙饭,尽管条件简陋,但大家都很尽兴,结束时,美国专家提议全体人员起立,交叉着手臂而互相牵手,唱起了《友谊地久天长》这一世界名曲,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工作方面,我一直跟随布朗教授,陪同他在东谷坨、小长梁及钱家沙洼一带进行地质调查。先后追踪了断层、采集了古地磁样品和在小范围内填了地质图。可惜,这些工作至今未得到发表。在与布朗教授工作过程中,我有不少收获。首先,他的敬业精神十分感人,他每天很早就出工,有好几次都是我醒来后就发现他已经出发,我只好赶紧出去找他;其次,他学识渊博,不仅仅限于地质及地球物理,而且对古生物及现代生物也很了解。有一次我们在岑家湾一带考察地层时,他竟然辨认出地层中的玻璃介化石(一种甲壳类动物),他甚至还能叫出当地一些植物的名称。
遗憾的是首次泥河湾之行是临时决定参加,没有在知识方面做好充分准备;由于我刚出校门不久,缺乏野外工作经验,那次野外工作几乎没有留下像样的野外日志;而且,由于那次野外工作任务主要是全程陪同布朗教授做地质调查,因此,我没能有机会参加中美合作的野外发掘工作。
近些年来,通过在泥河湾的实际工作,才使我真正对泥河湾盆地丰富而复杂的地质、地层及动物群组成逐步有了更多切实的了解。自从卫奇先生2005年将山神庙咀化石点介绍给我之后,我在此地点先后组织了4次正规发掘和2次专门的地层研究。山神庙咀化石点与著名的小长梁遗址隔沟相望。
山神庙咀化石点的发掘总体是较为顺利的,得到了国家及河北省文物局、泥河湾保护区管理处及阳原县文化局等政府机构和管理部门的支持,还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及中国科学院的经费支持。但发掘过程也充满了艰辛和各种惊喜。艰辛的是每天上下山几趟,尤其中午收工和下午两点多上工,要忍受难耐的暑期酷热。此外,化石发现有很多不确定性,有时,在一天快要收工时,重要的化石才开始出露,这时我们不得不推迟下班,直到将化石取出。还有一次,刚将一件犀牛头骨暴露出来,天上的乌云就从远处快速袭来,紧接着就有零星雨点掉下,我们不得不快速将犀牛头骨连同周围的砂土一起用胶带牢牢地捆绑起来,冒着小雨将化石扛到山顶的车上。由于化石十分珍贵,当时,主要是由我和一个有经验的技工轮换着扛到山上的。这段山路虽说不算很长,但很陡,即使空手走着也要气喘吁吁,那在暴风雨来临之前要扛着几十斤重的化石爬坡,其艰难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在发掘过程中,还有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就是在2008年发掘过程中,有一件圆鼓鼓的化石出现,其大小和形状特像人的头盖骨,当将其从探方内取出时,我发现那只是一件猛犸象的肱骨头而已,但当地民工们却将信将疑,甚至是满腹狐疑,因为我听到有人在在私下里传说同老师有意隐瞒人类化石这一重大发现,由此还引发了一系列误会。其实,此类误会后来也出现过。有一次有个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泥河湾做地层工作时,也发现了一件大象的肱骨头,他们看到其穹隆状的形状十分类似于人类头盖骨,因此,将其视为至宝,猛犸象肱骨及肱骨头、股骨及股骨头但他们又不能肯定,最后将其带到我们研究所找到有关专家进行鉴定,当时我有幸也在场,及时澄清了这场误会,避免了一场笑话。对泥河湾地层及动物群的研究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但至今在狭义的泥河湾层中尚未发现任何人类的遗骸,因此,发掘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类似人类骨骼的化石都会引起大家的过分关注。
不管多么艰辛,这几年在泥河湾山神庙咀的发掘还是卓有成效的,因为这是自20世纪20年代发现经典泥河湾动物群化石以来在泥河湾盆地所发现的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尤其发现了大量早期披毛犀和猛犸象的化石,这对研究这两类动物的起源无疑是十分珍贵的材料。近年来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对推断100多万年前泥河湾盆地的古环境是最重要的证据之一。当时的泥河湾盆地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是野生动物,尤其是犀牛、大象及野马的乐园。
十分感谢直接参与本化石点发掘工作的前辈、学生及当地村民,也十分感谢各级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