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汤英俊
作者简介:河北徐水人,1931年4月出生。1956年于北京矿业学院本科毕业。1958-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新生代地层及哺乳动物化石的综合研究,侧重第四系的早更新世地层、下限及哺乳类化石的综合研究。共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集刊6册,其中关于泥河湾盆地地层研究的文章6篇。
一、发现小长梁石器
小长梁石器的发现既是对我们辛勤工作的回报,也是上天对我们的眷顾。但小长梁石器的发现过程却充满了艰辛和曲折。回顾这一过程,希望能对将来的野外工作起到一点借鉴作用。
到泥河湾考察是我久有的心愿。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工作,1978年7月,这个时机成熟了。所里派出了由我负责的泥河湾考察队,成员有尤玉柱和李毅,另有司机1人。7月24日我们考察队到达泥河湾化稍营,之后开始调查,曾先后到蔚县东窑子头与红崖村、阳原的泥河湾下沙沟与郝家台各支沟、小田洼及山西近邻的许家窑等地。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没有发现任何重要的线索。就在大家都有些失望的时候,8月20日,考察队来到了小长梁石器的发现地---官厅村。像往常一样,我们3人分散调查,他们2人分别向后石山、北大沟方向走去,我沿着村北的台梁向下走。到了一个东西长约100米、宽约10米的斜坡、似平台的地方,我凭经验和直觉认为这里很可能有化石。于是我在附近仔细搜寻。突然,我看到了一块石头,赶忙上前捡起来,一看果真是石器,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掩饰住喜出望外的心情,连忙在四周继续查看,在地表又找到一些石器,而且石器分布的范围还比较大。看来这些石器原本是埋藏在岩层中的,因被雨水冲刷出来才散落在了地表。我坚信如果能找到出石器的岩层一定会发现更多。果然,在坡边沿冲刷的小陡坎处,我发现了黄白色砂及砂质土类。北面有一个高约10米的小山包,山包的下部有大约一两平方米面积的地层出露比较清楚一些,为黄色砂层,较松软,我刨了刨,发现一件石器。接下来在东北近邻坡沿附近又找到了几件散落石器,据此我初步判断石器可能是出在小山包下部厚约0.5米左右的黄灰、黄白砂层中。与此同时,尤玉柱在小长梁东北面的后石山一带也拣到了石器。等我们集中后,相互交换了看法,决定加大发掘力度。次日(8月21日)开始,我们雇来4名民工连续发掘了3天,发掘证明石器确实出自黄白的砂层中。8月25日我们绘制了一个简单的剖面示意图,8月26日到下沙沟一带去调查以确定大致的分布范围。鉴于小长梁的石器数量多,加工清楚,产出层位确切,时代较早,在泥河湾地区还是少有,其意义非同一般,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决定先回北京汇报。回到所里汇报后,所领导非常重视,于是我们考察队又于9月6日返回化稍营,接着组织更大规模的发掘工作,到11日发掘工作结束,取得了丰硕成果。此次工作共发掘出800余件石器及哺乳类化石和碎骨片等,化石中有真马、三趾马等,并且在碎骨片上发现了似有切割或砍砸的人工痕迹。9月12日我们到阳原县汇报,县委赵书记、办公室李主任、文化局、科技局、水利局的人员都到会了。
后来,我们把小长梁旧石器研究的文章发表在《科学通报》上,中科院地球与物理研究所朱日祥院士等也发表研究成果认为小长梁遗址距今约136万年,2000年建成的中华世纪坛又把小长梁作为中华文明的起点镌刻在青铜通道第一阶上,这让我感到莫大的鼓舞与欣慰。
二、建立东窑子头组
除了1978年发现小长梁石器外,1977年我们在蔚县东窑子头大南沟新发现了东陡壁剖面。该剖面的地层较泥河湾要早,为一套灰白、灰黄、黄绿色、淡褐色沙砾层,砂层,砂质粘土,具有水平层理的河湖相地层。其中产有哺乳动物化石共12个属,8个种。其中有假河狸、中国貉、变异猞猁、轭齿象、披毛犀、长鼻三趾马、贺风三趾马、付骆驼、进步古麟、蔚县旋角羚、中国羚羊和轴鹿等。这些化石主要是生活于上新世的代表,如贺风三趾马、轭齿象、古麟属、旋角羚羊属和假河狸等。也有第三纪残留下来的种,延续生活到第四纪,如长鼻三趾马。同时又有主要生活于第四纪的种,如猞猁、中国貉、披毛犀、付骆驼和中国羚羊等。从其绝灭的属种分析,东窑子头的动物群高于泥河湾动物群,同泥河湾动物群比较其有相同的属种。其中有些成员具上新世的性质,较上新世三趾马动物群中的种又进步,与第四纪的种类比较显得具古老原始的性质。从地层层序上看上覆泥河湾层,下伏三趾马红土,是一个比泥河湾为早、又较三趾马红土稍晚的一新的地层单元。同时在这一地区不少学者做了很多古地磁测试工作,虽然得出的数据存在差异,有一定的矛盾,还需要进一步工作,但还是可以大致进行对比的。东窖子头动物群产出地层年代大约在300万年前,该动物群具有上新世晚期的性质,作为上新统上部一个动物群,可能比较合适一些。但也不排除作为泥河湾底部较泥河湾层的动物为早的一个新的动物群。这个发现对第四纪下限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证据和新思路。
三、报道蔚县上新世石器
1990年7月30日,陈万勇先生在泥河湾第四纪地层调查时,在蔚县东窑子头大南沟东陡壁北向东去的大沟北侧,距地表高约1.7米的陡坎处,发现了一件淡褐色、近似球形、具有类似人类加工的细质石英岩石块,后请教石器专家给予鉴定,肯定了此石块具有清楚的人类加工痕迹。这件石器出自东窑子头组地层之中,该地层动物群的时代明确为上新世,但由于发现的石器数量太少,还不足以作出结论。如果能够做进一步研究,找到更多证据的话,将会把古人类出现的年代大大提前,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在中科院《科学通报》上最先发表文章进行了报道,目的就是希望引起人们的关注,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泥河湾和我有缘分,我曾经17次来泥河湾考察,发表了6篇论文;泥河湾对我很热情,给予我很多荣誉;我对泥河湾有遗憾,未能对泥河湾地层及化石做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和泥河湾有扯不断的关系,我已经80多岁了,河北省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同志还想着我,愿意让我为《中外专家情系泥河湾》一书写篇回忆文章,我提笔缅怀曾经的岁月,心情依然如同回到泥河湾考察时一样的激动,再一次感谢泥河湾这片神奇的土地,感谢这里朴实热情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