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你不可不知的100个足部保健妙法
16416700000098

第98章 耳鸣耳聋足部保健法

耳鸣、耳聋是听觉异常的一种自觉症状。耳鸣是指患者所在环境中并无任何相应的声源却闻耳内有音响的主观感觉;耳聋是指听觉系统的感音功能异常所致的听觉障碍。耳鸣有低音调与高音调之分,前者如风吹,后者似蝉鸣;耳聋多由耳鸣发展而来,轻者听不清,重者听而不闻。中医学认为,耳鸣、耳聋可分虚实两类。若因暴怒惊恐,肝胆火旺,或痰热郁结所致者属实证,发病急暴,耳聋或耳中闷胀,鸣声不断,按之不减。若因肾精亏耗,精气不能上达于耳者属虚证,多发于久病之后,耳鸣时作时止,声细调低,按之鸣声减弱,多兼有头晕、腰酸、遗精、带下。

足浴

●取枫果30克,石菖蒲20克,柴胡、川芎、制香附各20克,川红花10克。置锅内,放水煮液,倒入浴足盆内,浴足25分钟。每日1~2次。每剂中药可连续使用3~4日,10剂为1个疗程。

●取牡丹皮、当归各40克,芍药、防风、熟地黄、夜交藤、蝉蜕各20克,桑枝10克,干姜6克。置锅内,放水煮液,倒入浴足盆内,浴足25分钟,每日1~2次。每剂中药可连续使用3~4日,10剂为1个疗程。

按摩

选区:①肾、输尿管、膀胱、垂体、甲状腺、睾丸和卵巢、小肠、腹腔神经丛、胸部淋巴结、上身淋巴结、下身淋巴结、头部、小脑、脑干、额窦、三叉神经、耳、内耳迷路、脾、胃、心、肝、胆囊。②腹腔神经丛、肾、输尿管、膀胱、头部、额窦、甲状腺、甲状旁腺、小脑、脑干、三叉神经、内耳迷路、胸部淋巴结、上身淋巴结、下身淋巴结、耳反射区。

方法:上述2组反射区任选1组或交替按摩。第一组开始先用中度手法按揉前3个反射区各5次;然后用中、重度手法按揉压中间13个反射区各5~10次;再用重度手法按压后7个反射区各10次,每日1次,每次50分钟左右。第二组先用中度手法按揉前4个反射区各3分钟;然后用中、重度手法按揉压中间4个反射区各3~5分钟,再用重度手法点压后8个反射区各3~5分钟,按摩时均应有得气感,每日1次,每次按摩50分钟左右,10次为1个疗程。

敷足

取石菖蒲30克,乌头(烧灰)50克,蝉衣10克,共研细末。取药末15克,以20克牛膝煮水100毫升,煨至40毫升调成糊状,敷双足涌泉穴,外盖敷料固定,每日1次。同时取药末2~3克,用纱布包裹塞入患耳内,每日1~2次,10次为1个疗程。

指压

取穴:①涌泉、太溪穴。②大敦、三阴交穴。

方法:第一组用点揉法按压涌泉、太溪穴各5~10分钟,每日1~2次。第二组用按揉法按大敦、三阴交穴各5~10分钟,每日l~2次。

针灸

取穴:内庭、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申脉、金门、束骨、太溪。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常规消毒,用2寸毫针直刺1寸,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

适应证:各型均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