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你不可不知的100个足部保健妙法
16416700000090

第90章 麦粒肿足部保健法

麦粒肿,即睑腺炎,因其红肿似麦粒,故名之。睑腺位于眼睑组织深部,但开口于睑缘处。细菌可由开口处进入腺体而引起炎症。根据受损腺体组织的不同而有内外之分。外睑腺炎也叫睑缘疖,俗称针眼,多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内睑腺炎是睑板腺的化脓性炎症,较外睑腺炎少见,症状相似,只是疼痛更甚。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热外袭,热毒上熏,结聚眼睑,致使局部红肿痛热,眼睑部有圆形隆起,压痛明显,有时有波动,常于睑缘处或睑结膜内有黄白色脓点。当以疏风泻热、解毒散结为治。

按摩

选区:眼、甲状旁腺、上身淋巴、腹部淋巴、肾、肝。

方法:用刺激棒仔细按压眼区,一手握脚,另一手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摩甲状旁腺、上身淋巴、腹部淋巴、肾、肝等穴区。每处2分钟左右,每日1次。

适应证:麦粒肿。

敷足

●取吴茱萸粉、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昼敷晨取。每日1次,连续5天。具有引热下行的功效。

●取黄连粉适量,研为细末,清水调为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日1换,连续3~5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取干姜粉适量,清水调为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3~5天。具有引热下行的功效。

●取吴茱萸20克、黄连5克。上药共研细末,用米醋适量调为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晚贴晨取。具有引热下行的功效。

针灸

取穴:内庭、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申脉、京骨、束骨、至阴、照海、行间、太冲。

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常规消毒,用2寸毫针直刺1寸,用泻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

适应证:麦粒肿。

小贴士

在脓头未形成之前可作热敷,以促进化脓。较轻的炎症也可在热敷后完全消失。全身及局部使用抗生素也可促进炎症的消失。抗生素口服、肌注或静脉注射,对化脓菌的作用都很好。一旦脓头出现就应及时切开排脓,不要等到自行破溃,这样可以减少疼痛,并可缩短疗程。当脓头出现时切忌用手挤压,因为眼睑血管丰富,眼的静脉与眼眶内静脉相通,又与颅内的海绵窦相通,而眼静脉没有静脉瓣,血液可向各方向回流,挤压会使炎症扩散,引起严重合并症,如眼眶蜂窝织炎、海绵窦栓塞甚至败血症,从而危及生命。局部可点眼药,一般使用0.25%氯霉素眼药水即可,如分泌物多,用利福平眼药水效果好。

入睡后可涂金霉素眼膏。不要用脏手揉眼睛,以免将细菌带入眼内,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