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你不可不知的100个足部保健妙法
16416700000043

第43章 丹毒足部保健法

丹毒是一种急性接触性感染性皮肤病,因其色如涂丹之状,故名为丹毒。中医又因其发病部位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如发于头面者称“抱头火丹”,游走全身者称“赤游丹”,生于腿部者称“流火”。现代医学亦依据临床表现不同而冠以相应名称:局部仅有红肿,称红斑性丹毒;若出现水疱,内有浆液或脓液,称脓疱性丹毒;若炎症侵及皮下组织或有混合感染时,称蜂窝织炎性丹毒。主要表现为局部先为小片红斑,迅速蔓延成鲜红色一片,稍高出皮肤表面,边缘清楚而稍突起,很快向四周蔓延;若热重出现紫斑时,则压之不褪色。患部肿胀灼热,表面紧张光亮,并有触痛,可并发水疱。游走性丹毒皮损有时一面消退,一面发展,5~6日后患部皮色由鲜红转为暗红,逐渐脱屑而愈。本病经常复发,缠绵不愈。治宜清热利湿,化痰通络。配合足疗,效果较好。

足浴

●取野菊花、芙蓉叶、侧柏叶、生地黄各30克,生蒲黄15克,生大黄9克。置锅内,加水2000毫升,煮液倒入浴足盆。浴足25分钟,每日1~2次。每剂中药连续使用3~4日,5剂为1个疗程。

●取石膏50克,黄连、蒲公英各30克,独活、丝瓜络各20克。置锅内,加水2000毫升,煮液倒入浴足盆。浴足25分钟,每日1~2次。每剂中药连续使用3~4日,5剂为1个疗程。

●取知母、金银花各40克,茯苓、生地黄各30克,川芎、细辛各10克。置锅内,加水2000毫升,煮液倒入浴足盆。浴足25分钟,每日1~2次。每剂中药连续使用3~4日,5剂为1个疗程。

●取鲜乌桕树叶、鲜樟叶、鲜松针各60克,生姜30克。上药水煎取汁,熏洗双足至膝。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连续3~5天。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

●取侧柏叶、黄柏、大黄各30克,薄荷、泽兰各15克。上药水煎取汁,熏洗双足至膝。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连续3~5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清热的功效。

按摩

选区:①腹腔神经丛、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甲状旁腺、肝、脾、下肢淋巴结。

②肾、输尿管、膀胱、腹腔神经丛、大脑(头部)、垂体、额窦、肺、支气管、心、肝、脾、上身淋巴结、下身淋巴结。

方法:上述2组反射区任选1组或交替按摩。按摩以有酸、胀、痛、麻感为度。每日1~2次,每次45分钟。两组均按至病愈即止。

敷足

●取大黄、黄柏、黄芩各90克,黄连、牡丹皮、川牛膝各30克,上药研细末,取药末30克,用食醋调成糊状,分3份。2份敷双足涌泉穴,另一份涂患处。每日换药1次,至病愈。

●将金黄散和米醋调匀,外敷患处。每日换药2次,连续3~7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取赤小豆适量,研末,用蛋清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连续3~5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取芒硝10份、冰片1份。将二药研末混匀,取适量置纱布中央,贴敷患处,胶布固定。2~3天换药1次,连续2~3次。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

小贴士

患者如出现高热、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时,必须到医院诊治。注意休息,抬高患肢。多饮水,戒烟,禁酒,忌辛辣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