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1631300000029

第29章 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又名睫状神经痛、偏头痛性神经痛、组胺性头痛、岩神经痛。此型头痛成串发作,可一天数次,连续几天或几周,而后继以几个月乃至几年的缓解。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有的可能和过敏反应、外伤、蝶腭神经节或岩大浅神经病变有关。丛集性头痛常见于男子,也可发生于女子。

有哪些症状

患者突然出现一系列的剧烈头痛,一般无前兆,疼痛多见于一侧眼眶或额颞部,可伴同侧眼结膜充血,流泪、眼睑水肿或鼻塞、流涕,有时出现瞳孔缩小、垂睑、脸红、颊肿等症状。头痛多为非搏动性剧痛,患者坐立不安或前俯后仰地摇动,部分患者用拳头击头部以缓解疼痛。不少患者的头痛在固定时间内出现,每次发作持续15~180分钟,会自行缓解。

发作持续2周到3个月,称为丛集期,许多患者的丛集期在每年的同一季节发生。

应做哪些检查

头颅CT、脑电图、脑血流图等检查以除外颅脑其他病变。

老中医处方

方1

【组方】天麻10克,地龙10克,僵蚕10克,地鳖虫10克,枳实30克,全蝎6克,蜈蚣3条。

【加减】

肝火偏盛者,加栀子、黄芩、菊花、龙胆草;

痰湿明显者,加胆南星、法半夏、陈皮。

【主治】肝经风火所致的丛集性头痛,症见一侧眼眶周围突发性剧痛,呈搏动性痛或胀痛,突发突止,伴有目赤流泪,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

方2

【组方】全蝎5克,蜈蚣3条,水蛭(研末冲服)1.5克,地鳖虫12克,川芎12克,葛根15克,白芍15克,甘草6克。

【加减】

胁痛口苦,烦怒目眩者,加天麻、栀子、龙齿;

肢困身重者,加羌活、藁本;

腰酸乏力者,加熟地黄、山茱萸;

心悸,神疲者,加当归、生地黄、大枣;

胸闷泛恶者,加法半夏、白术;

头部刺痛,舌质紫暗者,加红花、石菖蒲;

肢倦乏力,舌淡,加黄芪、当归。

【主治】丛集性头痛,多呈隐痛、空痛、胀痛,缠绵难愈,心悸失眠,肢倦乏力,耳鸣目眩,舌淡暗,脉弦细。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3

【组方】川芎50克,白芷50克,羌活15克,元胡15克,地龙15克,红花15克,桃仁15克,三七(为末冲服)5克。

【加减】

肝阳头痛为主者,加代赭石20克,菊花15克,石决明(先煎)20克,牛膝20克,生地黄25克;

肝火头痛,加栀子15克,柴胡15克;

肝郁头痛,加郁金20克,川楝子20克;

血瘀头痛,加赤芍15克,土鳖虫15克,病重者加麝香(冲服)0.3克;

痰浊头痛,加胆南星20克,半夏15克,橘红15克,茯苓20克。

【主治】丛集性头痛。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早晚分服。

方4

【组方】川芎30~40克,当归10克,蜈蚣(研末冲服)1条。

【加减】

前额痛,加白芍;

偏头痛,加防风;

丛集性、外伤后头痛,加柴胡、细辛;

颈椎和枕部痛,加葛根、羌活;

鼻渊性头痛,加辛夷、苍耳子;

更年期及精神源性头痛,加生龙骨、生牡蛎;

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头痛,加天麻。

【主治】丛集性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颅脑外伤后头痛,头痛型癫痫,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萎缩,眼源性头痛,鼻源性头痛,颈椎病,精神源性头痛。

【用法】前2味药水煎2次对匀,蜈蚣研为细末,分2次用药液冲服,每日1剂,12天为1个疗程。亦可按上述煎剂之比例制为散剂,每次服10克,每日2~3次,温开水冲服。

方5

【组方】麦冬5克,黄芩4克,羌活3克,独活3克,苍术3克,当归3克,川芎3克,防风3克,白芷3克,蔓荆子2克,菊花3克,细辛2克,甘草1克。

【加减】

左边头痛,加红花2克,柴胡3克,龙胆草2克,生地黄3克;

右边头痛,加黄芪3克,葛根2克;

正额上眉棱骨痛者,加天麻2克,半夏3克,山楂3克,枳实3克;

头顶痛,加藁本3克,酒大黄3克;

风入脑髓而痛者,加麦冬3克,苍耳子3克,木瓜2克,荆芥2克;

气血虚弱者,加黄芪3克,人参(另煎服)3克,白芍3克,生地黄3克。

【主治】丛集性头痛。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方6

【组方】川芎30克,薄荷10克,菊花20克,枸杞子20克,泽泻20克,石菖蒲10克,煅龙骨50克,煅牡蛎50克,冰片(后下)6克。

【加减】

神经衰弱者,加党参、当归、酸枣仁、夜交藤;

鼻炎及副鼻窦炎,加苍耳子、黄芩、蒲公英;

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者,加怀牛膝、珍珠母;

上呼吸道感染者,加羌活、藁本,枸杞子减至10克;

一氧化碳中毒者,加当归、桃仁、红花;

三叉神经病者,加天麻、钩藤、全蝎;

低血压者,加黄芪、当归、何首乌。

另外,根据头痛部位加引经药,如羌活、白芷、柴胡等。

【主治】丛集性头痛。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均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7

【组方】白芷10克,川芎10克,天麻10克,石决明(先煎)30克,僵蚕10克,羌活10克,钩藤30克,全蝎5克,细辛5克,菊花10克,珍珠母(先煎)30克,丹参15克,生地黄30克,元胡10克,络石藤15克。

【加减】

风寒头痛,加荆芥穗、防风;

巅顶痛,加吴茱萸;

风热头痛,加生石膏、山栀子、薄荷;

风湿头痛,加苍术、藁本、防风;

痰热头痛,加橘红、半夏、山栀子、黄芩;

瘀血头痛,加桃仁、红花、赤芍、五灵脂;

气血亏虚头痛,加党参、何首乌、枸杞子;

阴虚阳亢头痛,加旱莲草、女贞子、磁石;

肝火头痛,加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木通。

【主治】丛集性头痛。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方8

【组方】蜈蚣20条,全蝎35克,地龙干100克,生黄芪100克,川芎100克。

【主治】丛集性头痛。

【用法】上药共研成细末,过80目筛,装入消毒后的瓶中备用,每次4克,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方9

【组方】川芎10~15克,羌活10~15克,黄芩15克,黄连10克,柴胡10克,防风12克,炙甘草6~10克。

【加减】

如病程长,加蜈蚣1~2条,太子参20克(或红参6克),白蒺藜12克;

头痛连面或牵引牙龈痛者,加细辛3克,生石膏(先煎)30克。

【主治】丛集性头痛。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3次服。

方10

【组方】生石膏(先煎)25克,郁金10克,白芍15克,菊花15克,僵蚕10克,蔓荆子20克,炒枣仁10克,夜交藤25克,龙骨15克,知母10克,山栀子10克,石斛15克。

【加减】

阴虚内热盛者,加知母,并重用石斛;

肝胆火盛者,加龙胆草;

阳明胃热盛者,重用生石膏、山栀子;

血瘀者,加桃仁、赤芍。

【主治】丛集性头痛。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早晚分服,每日1剂。

有哪些单验方

硫黄6克,蜀椒1克,共为细末,少许口畜鼻,每日3次。

生石决明(先煎)30克,川芎、白芷、补骨脂各10克,蜈蚣2条,细辛、全蝎粉(分次冲服)各2克。水煎服,每日1剂。

川芎、白芍各20克,白芷、僵蚕、石菖蒲各10克,柴胡8克,天麻、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制川乌、制草乌各8克,全蝎5克,白芷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当归50克,川芎20克,细辛5克,蜈蚣2条。每日1剂,水煎服。

川芎、丹参各30克,钩藤、白芍、白芷各15克,法半夏10克,细辛3克。水煎服,每日1剂。

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控制情绪波动,保持轻松、愉快情绪,以利气血正常运行,防止头痛发作。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起居,保证足够的睡眠与休息,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发作期少用脑。

按时定量进餐,饮食清淡,避免进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不饮酒、咖啡及浓茶,戒烟,禁酒更为重要。

加强身体锻炼,可选太极拳、八段锦、游泳、慢长跑中一至两项进行锻炼,以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