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到爱的距离(影视小说版)
1628100000063

第63章

穿着隔离衣的郁宁馨推开icu病房的门出来,边走边看检查结果边往查房病历上加数字。

她一抬头,正看见电梯门打开,行长大舅子一家往这边走过来,凌远在其中,正与庄行长说话。

患者妻子看见她,加快脚步,赶上几步:“郁大夫,我们老头子怎么样?”

郁宁馨站住:“没有太大变化。我正准备去找李主任。”

庄夫人打断郁宁馨:不用找他了!我们换大夫了!”

郁宁馨眉毛一挑,正要说话,凌远已经走过来,伸手:“检查结果给我看看。”

郁宁馨惊讶地抬头,还没说话,凌远已经一边翻看检查结果一边淡淡地道:“以后这个病人的情况,直接找我汇报。”

监护病房里,9床肝硬化合并肿瘤的患者躺在床上,双目微张,呼吸粗重而困难,腹部膨胀隆起。

患者的妻子白发蓬乱,容颜憔悴,呆呆地望着输液的瓶子。

李睿轻轻推门进来,患者妻子站起身,迎过来。

患者妻:李大夫,这肚子里的水,能再抽点儿出去么?他说喘气儿都特别费劲。

李睿看看患者,微微皱眉,冲患者妻子温声地:“让我先看看今天的情况。”

患者妻子默默让开,跟在李睿身边,李睿把听诊器挂上,才要开始给患者检查,患者妻眼中含泪地看着他:“李大夫,是说……除了移植,没别的办法?非得让儿子切下块肝救他爸?”

李睿微微皱眉,沉吟了一会儿,望着老太太,温声道:“下午我们要给您爱人做一个全面的检查评估,我也会为他申请其他专家会诊,看看活体移植是否是唯一适合姚先生的治疗方式。”

普外科普通病房里,胡母已经撤掉了监护仪器,盘腿在床上坐着,唐萍靠在床上输着液,二人都气色不错。

胡志军分别给母亲和妻子舀着鸡汤,一边舀,一边兴奋地说着:“我刚才看见宝宝了!几天的功夫,胖乎多了,小手儿,小脸儿,都挺有肉的。我去的时候护士正给他喂奶呢,砸吧砸吧吃得那个带劲!”

胡母兴奋地插口:“能吃就不怕了!嘴壮最要紧,你小时候就嘴壮,宝宝像你,那是没错的!”

唐萍依旧有些担心:“那天说看心脏的专家会过来瞧宝宝,来了么?”

胡志军:“林大夫说,心脏的专家看过了,说问题不大,大部分孩子长着长着,到2、3岁就长好了,就算没……”

胡母赶紧“呸呸呸”,翻了儿子个大白眼,“怎么可能长不好!别人家孩子能长好,我胡家的更能长好了。”

胡志军笑呵呵地:“大夫也都说了,挺乐观的,总之孩子很好。”

唐萍欣慰地微笑点头。

胡志军看看妻子,又看了母亲一眼:妈,您恢复得也真快,才几天都能下床了。

胡母:“那是。”

胡志军小心地瞧着他妈,犹豫了一阵,陪笑地:“妈,其实该谢谢李大夫,咱们……”

胡母垂下眼皮,有些矛盾有些不甘,半天才硬撑着说:“他当大夫的,把病人治好还不是应当的?”

胡志军刚要说话,胡母又扭着头不看儿子,嗡声道:“回头那燕窝你给他送点去吧。放着也是放着。不是说不让给孩子吃么?月子里的人也不能吃性凉的东西,我瞧他们熬夜做手术熬得气血亏得很。”

普外科大办公室里,朱建华、祁宇宙、王东、郁宁馨凑在一角吃午饭。

王东挥舞着勺子,神色半是不忿半是嘲讽:“这多好,11床这回核磁也照了,ct也照了,片子也让外院专家瞧了,甭说咱领导给他误了哪儿破了裂了没瞧出来了。”

郁宁馨低头拨饭:“废话,为给他做这个根本不必要做的检查,早早儿把心内、呼吸的主任叫来在影像科待命,陪着,感觉不适了,心内主任赶紧过去,还真早搏了……不知道是不是以后所有这种为了推卸责任,折腾病人做不必要检查时,都有这么高规格。”

凌远从一间手术间走出来,摘了口罩和手套,正往换衣间走,看见李睿朝他迎上来。

凌远站住。李睿在走到凌远跟前停住的一瞬,手下意识地更用力的握住病历夹子:“凌院长。”

凌远微微皱了下眉,站住,听他说到:“请您抽1、2个小时,看看9床。”他盯着凌远的眼睛,嘴唇紧紧抿着。

凌远皱眉瞧着他,半晌点头:“7点之后。”

李睿:“谢谢凌院长。”

李睿转身,才要走,凌远开口:“你还有什么事要跟我说么?”

李睿没有回头,淡淡地道:“没有了。”

李睿说罢,并不再理会凌远,回到普外科病房。杨建新、王东和郁宁馨站在护士台,杨建新手里拿着一份病历在看,王东手指着病历上边点边说,另一手中抓着一把血检条子,郁宁馨拿着便条本在记录。

李睿走过来,三人先后抬头。

李睿把手里一沓打印出来的资料给杨建新:“您受伤住院时,我跟您提过一些关于分病种管理的想法,这是我刚刚做的最新的分病种住院日统计概况,里面红粗线标注的是阑尾炎等轻症的历年住院时间比对,与其他国家住院时间比对,与其他病的比对。您先看看,如果有兴趣,咱们细聊。”

杨建新有些惊喜的神色,一边接过来,一边有些不能相信地瞧着他:“你上次跟我说的,我后来还琢磨了不少,对病房管理,我本来也有些小想法,只不过……”

李睿看他一眼,又垂下眼皮,神色平静得看不出任何情绪地说:“凌院长对我说了,住院日项目由我负责,怎么做,让谁做,一切由我做主。他只看结果,不管过程。”

杨建新等三人都迅速地抬眼看他,他却已经把一份医嘱递给王东:“下午你带9床去做检查,所有单子我都开好了,6点之前一定要把所有结果催回来,凌院长7点有时间。检验科室如果说不行,让侯大夫去催。”

王东点头,李睿转向郁宁馨:“3床胡志军妈妈可以出院了,你尽量今天把出院检查给她做全。还有唐萍,这个周末也可以出院了。她的化疗,今天跟化疗中心那边定下时间,我们明后天一起会诊把化疗计划定下来。”

郁宁馨答应着,李睿看了看表:“我下午一台肝癌,大概5点样子能下来,你们有什么问题5点之后找我。”

李睿说罢往手术室去了,三人望着他背影,王东极小声地说:“我觉得领导心情特别不好。”

杨建新:“李主任的病人半截被转给上级大夫……恐怕是这些年头一遭。”

王东不以为然地道:“这根本属于非医疗原因——其实领导也不用郁闷,主要是患者地位不同,发出的声有更多人听,老大得给足他们面子,他们要做啥检查做啥,想找谁来看就找谁,结果不是借检查借其他专家的嘴告诉他们家人,咱领导根本没给他误诊……”

郁宁馨忍不住再回头看李睿离开的方向,怔怔地:“他不是因为丢面子难受,他就是希望对所有病人所做的所有决定,都不会出于非医疗原因。”

杨建新有些惊讶地瞧瞧郁宁馨,随即摇头苦笑,感慨:“其实谁都这么希望啊,只不过……”他摇头,“就是有这样儿的人那样儿的人,病人跟病人不一样,有抗生素都吃不起的,有不在乎做几次核磁共振的;学生跟学生不一样,各个地方学生高考的分数线都能差好几十分。”他再叹气,而后又拿起来李睿给他的那叠住院日统计资料,释然地笑笑,“人得认命,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