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到爱的距离(影视小说版)
1628100000140

第140章

郁青拿着电话讲着,焦灼地走来走去,不断地扯自己头发:“宁宁,你昨天跟我电话时,怎么还不告诉我你……你接触了患者,被隔离了?!不,不行,我不能让你隔离在这里……爸爸不会胡来——宁宁,我现在就去跟陈局长讲,我全集团上下支持政府和医疗机构,防疫抗灾,就只有一个要求,你去爸爸集团下的另一医院隔离!爸爸陪你!爸爸立刻筹备一个医疗队伍专门——”

郁宁馨望着窗外,神色平静:“我不走。我不想离开这儿。爸爸,我很害怕,怕会感染怕会死……可是,这个地方,才是给过我最多勇气和力量的地方。因为特别害怕,所以我……我不能离开这里。”

一辆接一辆的救护车在门口停下,杏林分部的工作人员推监护仪器和轮床出来接,从救护车上,医护人员抬病人下。

第一医院手术室里,林念初将初生婴儿放入暖箱。

孩子哭声洪亮。

秦少白完成了孕妇的关腹缝合,护士正在换上一袋血浆。

产妇睡容平静,生命指征平稳。

秦少白回头:“好家伙,我从来没试过一个剖腹产输2500的血。”

林念初:“可能反而因为这种血液置换,去除了引起dic的因素,她现在情况才能这么好。”她转向住院医生,“立刻将这个病例报告通报其它医院,也电传g国,再次希望大家第一时间共享治疗经验。”

院长办公室里,凌远抬头看表,按动一台电话:“曲老师,现在儿科开始转移病人了吗?”

曲总护士长:“2小时前就开始了。”

凌远愣了一下,几步赶向窗口。

医院主楼门口,林念初随最后一个病人来到救护车前。

导医护士将患者送上救护车。

林念初正要上车,又停住,她回头,有些不舍地看向院长办公室的窗口。

凌远恰在此时打开了窗子。

她拿出手机,给他发短信:“一切放心。”

当这条短信发出去的同时,她收到他的短信:“一切小心。”

林念初抬起头,向着那扇窗微笑。

杏林分部外,不断有救护车将确诊患者转移至杏林。

全副隔离服装的武警,拉着隔离带,隔离防守了杏林分部。

街道上,完全没有往日的热闹繁华,许多小店关了门,而尚且开着门的日用品店,人也少了许多,所有的电视都在播报新闻。

电视上新闻:“截至近日下午3点,据流行病所统计,自第一例病例至今6天内,本市共确诊出血热病例86例,死亡20例,隔离接触者300人。省卫生厅宣布,已由卫生厅直接成立领导小组,统一指挥防疫救治,从物资和人力上全力支援一线。而且已经调集全国顶尖建筑,设计、材料专家集合解放军工程部队的力量,在4天前破土动工建立专门医院,将在3周后立刻投入使用。”

屏幕上出现陈局长:“请让我代表新城市卫生局,感谢第一医院一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果断处理,为后续的防治抢占了最宝贵的时机。可以负责地说,没有第一医院杏林分部在专门医院完工收治病人之前作为专门救治中心的话,到专门医院建成那一天,感染者会是5倍甚至10倍。”

院长办公室,视频会议进行中。

凌远一边听,记录,一边忍不住连续地咳嗽,揉太阳穴。

他拿过水杯的工夫,视频里面,疾病控制司司长正在语气沉重地讲:“今天有一个很不好的消息。我们又新确诊了15例病例,而更让人忧虑的是,这其中有4位是航空公司的空勤人员,2名是曾经乘坐他们所服务的航班的乘客。”

拿着水杯倒水的凌远,听见这一段时,迅速回头。

疾控司长继续讲到:“这四位机组人员,在感染后的潜伏期内,至少曾经服务过4趟国际航班,我们一边在电视台、电台反复广播这几个航班的航班号,希望乘客来医院检查,同时与航空公司联系,将所有乘客名单拿到。”

凌远皱眉,快步回来,带上耳机,调好麦克道:“我们之前就曾担心过在火车、飞机、长途车等小空间高密度的地方发现病例,长时间近距离包括饮料食物传递的接触,如有感染源,极易传播,而旅行者因目的地四面八方,是病毒扩散的最好载体,我认为我们必须立刻采取果断措施,请有关部门,甚至是警方的配合,最快速度把接触者全部筛查出来,防止进一步的病毒扩散……”

凌远发完言,舒了口气,站起身,突然一阵晕眩,跌坐回椅子,他不由得用手背试自己额头、脖子的温度,突然,他僵住,呼吸有些急促,手指略颤抖地,登陆新闻网站,查询航班号。

当一个航班号和日期在电脑屏幕上出现时,这个号码在他眼前有些发虚,放大,缩小。

他撑着桌子站起来,又咳嗽起来,他抱住头,摘下耳机,在屋子里抱着双臂踱步,走了若干圈,走到水池前,打开水龙头,不断地把冷水扑在脸上。

终于,他抬起头,脸色异常苍白,却已经平静,他走回办公桌前,再戴上麦克和耳机。

屏幕上,各位院长和流行病专家正在估测这四位航空公司雇员的感染,这2周的潜伏期中,可能感染的范围,几个流行病学家立即运算模型,种种数据出现在屏幕上。

一位流行病专家说到:“按照现在已知数据建立的模型的运算……”

一位统计学家提出:“我觉得,我们现在已知数据所建立的模型,还不能充分估测这四位航空公司人员可能感染的范围。毕竟,飞机是密闭小空间,在10多个小时共处如此密集的小空间,中间有若干次准备饮料、饮食,共用洗手间。”

第三医院院长:“如果这样说来,短期内,很可能有一个病例数目的激增。”

第二医院院长:“凌院长,现在杏林分部那边,已经满负荷了吧?如果突然增加病例数,新的专有医疗中心还需要10天才能投入使用,其他省市支援我们的医疗队伍,也还要至少1周才能到位,那么暂时,杏林分部那边还要继续坚持啊。”

凌远闭眼轻轻按揉自己的手指关节。

流病司司长:“我们已经上报中央领导小组,希望能尽快统计出来病例数字,并安排专家队伍的支援。我担心的是,为了尽快控制传染源,我们必须在电视台、电台公布新的情况,但是同时新的数据公布,确认病例的跳升,必然会在市民中引起极大的恐慌啊!”

凌远已经不看视频,飞速地找出各种文件,打开三台电脑,打各种备案,备注。

杏林分部休息区,林念初、区主任、肾内科主任等第一批接诊患者的大夫护士坐在沙发上,还都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

李睿:“诸位老师,大家辛苦了。最艰难的第一轮,咱们大家一起闯过来了,我,”他长长吸了口气,向大家,“什么也不说了,只希望所有老师都能顺利度过1周的隔离期,之后,回家睡个好觉!”

林念初长长地嘘了口气,望着窗外的满园阳光,微笑,给凌远发短信。

第一医院的楼道里,凌远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口罩、护镜,一个一个地走过各门急诊诊室,再次强调操作规范。他回到办公室时候已近黄昏,他打开着笔记本电脑,桌上铺开着种种材料,他双手飞快地打字,时而拿起电话,找人核对条例、数据。这时手机震动,他打开,看见林念初的信息——“再观察一周,我就出杏林隔离区了。我要比你先回家了。这段不上班,苦练厨艺做家常菜迎接领导凯旋怎么样?”

凌远看着,面色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点笑容。随机回短信——“若说家常菜,我还是盼着妞妞以后孝顺更现实点。”

发完短信,凌远把资料存盘,沉了一下,拿起了手机:“李睿,有个紧急通知——昨日发现病例跳升,在一列国际航班上,发现了多位服务人员感染,我们周围5个地市均发现与机组感染有关联的确诊病例,原本定为今天到位杏林分部的医务人员,因此暂缓支援,所以——”

李睿拿着电话,听着紧急通知,面露为难:“我自己没有问题,可是,我们这里第一波进驻的医护人员,有孕妇,有快退休的老师,有的家里有才2、3岁的孩子……刚刚已经宣布完成任务,再让他们坚持一个周期的话,不但对他们的体力和心态是挑战,对于昨天刚进驻的医护人员,对于我们承诺的信心也是挑战……”

凌远拿着电话,手有些微微发抖,沉声道:“我不是在和你商量,这也不是一件可以商量的事情——而且,我也在那列航班上。”

李睿拿着电话,震惊:“什么?”他转身,撑住墙壁。

凌远轻轻揉着手指关节,低声道:“我已经测试了,而且,症状已经有了。小睿,你听我说——”

李睿听完他有条不紊的事项交代,直到凌远已经挂断电话,他还如同石化地握着电话,呆站在当地,神色间有着难以置信的痛楚。半晌,他才猛地抬头,看表,脸上带了些许的茫然惶惑,然而看着滴答行走的分针,终于是握了握拳,走了出去。他缓缓走过楼道,看着正在紧张有序地推送病人,清洁仪器的护士,匆匆而过,边走边看着医嘱单,检查结果的医生,正在一丝不苟地进行清洁卫生的清洁人员,神色异常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