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读点金融史I-公司兼并背后的资本力量
1627700000090

第90章 两大汽车巨人联姻的缘由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趋势促使奔驰和克莱斯勒的合并。从汽车工业角度看,其全球生产能力已严重过剩。统计数据显示,1996年全球各汽车公司的生产能力是6800万辆,实际产量是5000万辆,相当于总生产能力的73.5%。2000年,全球汽车生产能力是8000万辆,而总需求大约只有6000万辆。这种情况下,各汽车公司在全球汽车市场上竞争的剧烈程度可想而知。当今欧美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生产能力过剩,寻求新的市场是当务之急。竞争最直接体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争夺上。跨国兼并就是开拓异地市场的一个有效途径。这对欧美汽车工业来说,尤其如此。走出国门,开辟有潜力的新市场,已经成为当今欧美各企业集团的最明智选择。

奔驰与克莱斯勒的合并是双方的自愿联姻,目的是通过合并,优势互补,以便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奔驰与克莱斯勒的合并使得双方共享各自原有的市场,低成本地开发了欧美市场。奔驰公司以制造高级轿车著称,其产品在欧洲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它在美国的销量很低,1997年的市场占有率只有1.3%。而克莱斯勒公司的市场情况却正好相反,它的强项是生产大众化的小型汽车、越野吉普和微型箱式汽车。虽然在美洲市场上其产品销量高,但在西欧的市场占有率也仅有10%,其地位同样处于劣势。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就是竞争。两个公司合并后,就可以互相利用对方多年经营起来的营销网络,扩大市场占有率并节省各自在对方国家的营销费用。奔驰汽车在美国的市场将不仅得到良好保障,而且有望继续扩大。对克莱斯勒来说,通过合并可以顺利开拓欧洲市场。合并后双方的产品仍使用原来的品牌,通过合作,在生产、销售、研究开发等领域,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从而节省大量的资金和争取到宝贵的时间,由此降低成本,提高规模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预计每年可以节约25亿马克,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奔驰公司董事长施伦普直言道:“奔驰公司的这一行动就是要创造一个能够在21世纪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汽车制造企业。”他和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伊顿还同时强调:“合并后的企业将不仅盯住本地区的市场,也将着眼于像亚洲那样的潜在增长地区。”在国际汽车市场上,各大汽车企业虽有根本利益冲突的一面,如果产品相同或相近更是如此,但也有利益均沾和互补、各得其所的一面。各个厂商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走联合之路,可扬长避短,双方受益。由于奔驰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当时经营状况一直良好,双方认为合并不会存在“消化”与改造的难题,而是会造成一种优势互补的态势。

在实际并购操作过程中,两家公司各自的规模以及在地理位置上分属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使资产评估、法律保障等合并难度大大提高。但这点困难与双方强大的合并意愿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由于净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决定持续经营公司的内在价值,它同时受到股票数量、市场交易情况、投机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具有短期波动性,因此在评估方法的选择上,账面价值法、市场价格法等均被抛弃,双方最终决定采用收益法分别对两家公司进行评估,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换股比例。以两公司1997年的销售额计算,它们的合并将会产生一个仅次于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的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集团,年销售额可达2300多亿马克。因此,它们的合并可被称为两个强者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