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读点金融史I-公司兼并背后的资本力量
1627700000042

第42章 米尔肯取之不尽的资本资源

米尔肯之所以能在企业并购中大展宏图,主要原因之一是他掌握了大量的资本资源。正如他一向喜欢说,而且愿意向世人一遍一遍证明的那样,资本并不是稀缺资源。的确,在米尔肯的手中,资本并不稀缺,他掌握着庞大的资金,随时准备用于任何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巨型兼并案。米尔肯利用大量的债务融资所策划的像三角工业公司那样的“小鱼吃大鱼”的兼并案还有很多。有一些并购没有成功,但往往并不是因为米尔肯的资金不够。正如1985年12月,他所支持的GAF公司对联合碳化物公司的竞购一样。

GAF公司是一家从事化工和建筑材料生产的企业。他的董事长萨缪尔·海曼企图收购的联合碳化物公司是一家资产超过GAF公司10倍的化工巨人。在这次兼并中,德雷塞尔公司声称“非常有信心”能筹措到35亿美元,这是到那时为止,德雷塞尔公司宣布的最大的一笔“非常有信心”的筹款。

这次兼并没有成功是因为萨缪尔·海曼后来主动停止抬高竞价,决定转而按照联合碳化物公司的保护性开价(对所有持股者)卖掉了股票,并因此赚取联合碳化物公司310万股股票的增值及其1.35亿美元的税前利润。海曼事后说,虽然米尔肯和德雷塞尔公司一直要求他继续抬价,并且向他保证,德雷塞尔公司将另外筹集资金,一定能够满足压过联合碳化物公司所开的保护价格的需要,但他还是停止了竞购,因为他感到价码被抬得太高了,已经失去了经营的吸引力。

这次并购恰好发生在1985年圣诞节前后,但节日休假似乎也没有给米尔肯的巨额融资带来太多困难。当时海曼去拜访米尔肯,想知道他对这笔交易有多少信心。米尔肯立即向他担保,他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他还和海曼一起讨论了一份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名单。这些投资者都是米尔肯的老客户,经常购买他所发行的垃圾债券。三个星期之后,米尔肯就交给海曼一些签了字的承诺书,签字的人承诺为这次兼并提供资金,总计达35亿美元。海曼事后说:“考虑到融资规模之大,恶意购并之复杂,而且又是在三个星期的圣诞节休假期间达成的这些协议,米尔肯为此付出的艰苦努力是可想而知的。”(①康妮·布鲁克:《强人的聚会——美国企业兼并纪实》,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米尔肯总是能这样及时地筹集起巨额的资金,为他发行的垃圾债券找到买主,因为他有充足的客户资源,而这些客户随时愿意为米尔肯提供取之不尽的资本,这也是米尔肯成功的关键因素。

米尔肯靠发行垃圾债券从事并购业务积累了巨额财富,从而吸引了众多的仿效者。1986年秋天,华尔街到处都充斥着米尔肯的仿效者。他们承销垃圾债券,还降低了一度十分保险的3%~4%的收费标准。并试图以此打入米尔肯从事的收购和接管业务。但是,尽管他们使尽浑身解数,还是不能使自己成为能和迈克尔·米尔肯竞争的对手。

因为他们这些人没有关于这个市场的丰富知识,而米尔肯却早在20世纪60年代迷上这个市场时就开始积累有关的知识了。米尔肯将他所积累的信息输入进他的电脑系统。这一系统能够显示出哪些人拥有证券,他们何时购买的证券,以及每种证券在西方世界中所处的位置等情况。另外,米尔肯的仿效者们也不具备德雷塞尔公司那样高达50亿美元的垃圾债券组合,这一数量比任何一个仿效者所拥有的都大十多倍。而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米尔肯那么多忠实客户,而这些客户就意味着巨额资金。米尔肯常做的事是坐在贝弗利山的控制台前,用直线电话与证券买主联系,然后将数十亿美元的债券按照2500万美元一份、5000万美元一份、1亿美元一份,甚至更大的数额分配出去。就这点而言,米尔肯是无法被仿效的。

米尔肯深知,对他们这一行而言资本资源有多么重要。因此,多年来,他一直十分注重培植自己的客户群,他的很多客户是在他的帮助下致富的,有一些甚至可以说是他创造出来的,就像他能创造企业家佩尔兹一样。因此,这些客户对他十分忠诚,他们当中既有机构投资者又有个人投资者。

例如,第一执行公司和哥伦比亚储蓄与贷款协会,就是米尔肯亲自策划、培植的两家金融机构,米尔肯在其中占有股权。这两家公司过去因购买垃圾债券而大发其财,后来自然成为了米尔肯重要的资金供给者,随时准备购买米尔肯发行的垃圾债券。到1986年秋季时,托马斯·斯皮格尔至少将哥伦比亚储蓄与贷款协会102亿美元资产中的30亿美元投资于垃圾债券生意。而这与弗雷德·卡尔相比还算是保守的。因为弗雷德每年在垃圾债券生意中投入了大约70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第一执行公司资产的60%。由于这两个机构投资规模巨大,与米尔肯的关系又很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就相当于米尔肯的投资银行业务的左膀右臂。

此外,那些于20世纪70年代才以500万或者2亿美元投资于米尔肯的垃圾债券生意的券商们也发了财。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经营的债券组合已达10亿或20亿美元,成为米尔肯的重要资金来源。詹姆斯·凯伍德便是其中的一位。当米尔肯于1978年在休斯顿拜访他时,他正在为美国通用资金管理基金理财。几年后詹姆斯·凯伍德已经经营着自己的凯伍德—克里斯琴基金会,拥有大约15亿美元以储蓄和贷款为主的资金了。另一位,霍华德·马克斯曾在纽约的花旗银行管钱,后来马克斯在西部信托公司掌管着大约15亿美元的钱财(其中一些钱属于第一执行公司)。还有,戴维·索罗门当初是从第一投资者资产管理基金涉入此道的。当时这家公司在经营垃圾债券方面还是初出茅庐,但是到了1978年它已投资大约5亿美元,变成了高收益基金买主中的大户。戴维·索罗门于1986年开始投资大约20亿美元经营他自己的索罗门资产管理基金。

对于一些想离开德雷塞尔公司的精英分子,米尔肯仍然愿意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甚至为他们找到或者创造一个新的环境。而这些人自然也会在以后的并购活动中,与米尔肯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资金。例如,从德雷塞尔公司创业时就和米尔肯一起共事的多特·卡梅伦。他于1984年离开德雷塞尔公司,加入了康涅狄格州格林成治城的巴斯投资有限合伙公司。他的公司的改制得到米尔肯的同意和一些资金上的帮助。到1986年,卡梅伦至少已经拥有20亿美元的投资,其主要投资方向是从事融资并购活动,德雷塞尔公司的很多恶意兼并活动中都有他的身影。

在米尔肯众多的资本资源中,大西洋资本公司是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在德雷塞尔公司1985年的大规模并购交易中,大西洋资本公司即使不是最大的买主,也肯定是最大的买主之一。

大西洋资本公司是在1984年转向米尔肯的垃圾债券生意(包括债券和优先股票)的。他们那时至少赚400~500个基点(一个百分点中含有100个基点)的利差,有时甚至赚1000个基点。在这类生意中,通常的做法是,他们许诺给债券投资者8%左右的收益,然后投资于那些回报率达13%~18%的垃圾债券,从中赚取利差。在和米尔肯合作大约两年后,大西洋资本公司从上到下扫荡着整个美国,把他们想得到的每一笔生意都抢到手。不与他们做生意几乎是不可能的。

米尔肯的恶意兼并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就不断有人状告米尔肯违法经营。法庭于1990年确认米尔肯有6项罪名,这些罪名都是没有先例的:掩盖股票头寸、帮助委托人逃税、隐藏会计记录,但均与内部交易、操纵股价以及受贿无关。

而巨额的垃圾债券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许多人购销这种债券并不在于长期投资,而是陶醉于狂热的投机。特别是以垃圾债券为手段所进行的高负债收购,带有大量的投机成分。

2.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及众多投资者,在金融投机过程中往往会置金融风险于不顾,加剧了垃圾债券的极度膨胀。一些素质低下的债券纷纷出笼,加速了证券市场的混乱。

3.垃圾债券已进入恶性循环。随着垃圾债券的大量发行,供过于求的局面逐步形成,发行与销售的竞争会日趋激烈,越是竞争,越是要提高债券的利率。利率越高,风险越大。最终陷入一种恶性循坏的怪圈,坐以待毙。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高利风险债券信誉江河日下,垃圾债券市场危机四伏。不仅发行商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无力支付到期的高额利息和赎回债券,过去为发行垃圾债券的公司提供担保的商业银行也纷纷撤回担保,造成投资者一片恐慌。1989年12月13日,德雷塞尔终因负债累累,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被迫申请破产保护。(①春长:《大兼并》,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

而米尔肯也最终被判处10年监禁,赔偿和罚款11亿美元,并禁止他再从事证券业,从而结束了米尔肯作为“垃圾债券大王”的传奇经历。

身为一名交易商,米尔肯开创并占领了整个垃圾债券市场。米尔肯虽被关入监狱,但他的理论未被金融界抛弃。垃圾债券作为一种能量巨大的融资工具已被广泛接受,成为中小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途径,也是收购企业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