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会有这样的困惑:跟异性同学的距离过于接近,会被误会为早恋,离得过远,又可能会被误会为性格孤僻;跟老师过于亲密,会被误会为师生恋,可是见面不打招呼,则会被误会为不尊敬老师……孩子与同学、老师、亲人、密友等人群的距离及将来在工作场合的社交距离,如果把握不好,可能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小林是一位干练的女子,她在一家公司担任项目经理。小林工作业务上简直是得心应手,但是在人际关系上,她却一筹莫展。
小林觉得,自己与同事们很难相处,看似平静实则冰冷、看似安宁实则紧张的气氛凝聚在办公室的上空,人际关系呈现危机,没有交心朋友。一个项目的完成需要团队的合作,但她觉得自己是游离在这一团队之外的一分子,感到极度的孤独。小林因此十分焦虑,她还因为与同事相处不好而变换了几个单位,可是情况没有一点改变。
小林没有办法,只好求助于心理医生。原来,在当今提倡“团队合作文化”的社会里,小林却不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会拿捏交往中的距离。小林性情急躁,遇到事情时,控制情绪能力严重不足,部属稍有差错,不听解释就大发脾气,喜欢推卸责任,经常出现尴尬的局面,紧张空气弥漫。在叙述团队事件中,她用了很多“我”,却很少用“我们”;对同事,缺少必要的信任度,总是强调自己的作用,似乎“我”就是中心,就是核心。小林似乎觉得既然自己是团队的经理,就应该处于高高在上的领导地位。小林的这种做法使她很难拉近与同事们的距离,在同事们眼里,她就像是冰山一样。
而对于上司,小林很爱表现,常常围着上司转。她的同事都觉得她是一个只靠拍马屁上位的人;而她的上司觉得小林对自己的关心和问候超越了普通上下属关系,所以越发对她不满。就这样,随着小林与同事和上司的矛盾不断增多,也使他们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因此心理困扰也就在所难免了。
小林没能把握好自己与同事以及与上司之间的距离关系,这使她在工作上处于困境。人与人之间,既不能没有距离,也不能距离太远。距离近了,没有了个人隐私,就会使人浑身不自在;人也不能距人于千里之外,这显得孤僻、冷漠,也使自己孤立于人,难免孤单、寂寞。恰当的距离应因人设定,好朋友,可以分享的信息和感情多一些;一般的朋友,则可以分享的信息和感情少一些。人际交往的模式各不相同,熟悉它也需要智慧和时间。所以,让孩子学会处理与身边人群的交往距离,能使他拥有宝贵的交往智慧。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第一招:认清社会交往保持距离的基本准则,做好把握分寸的准备。
尊重别人的隐私。不论多么亲密的人际关系,也应彼此保留一块心理空间。人们总以为亲密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似乎不应当有什么隐私可言。其实越是亲密的人际关系越是要尊重隐私。这种尊重表现为不随便打听、追问他人的内心秘密,也不随便向别人吐露自己的隐私。过度的自我暴露虽不存在打听别人隐私的问题,却存在向对方靠得太近的问题,容易失去应有的人际距离。
要有容纳意识。容纳意识要求我们尊重差异,容纳个性,容纳对方的缺点,谅解对方的一般过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是说:清澈见底的水里面不会有鱼,过分挑剔的人也不会有朋友,没有容纳意识,迟早会将人际关系推向崩溃的边缘。
要懂得运用距离效应。距离效应是指由于时间的阻隔,彼此间有了距离;一旦把距离缩短,重新相聚,双方的感情会得到最充分的宣泄。
距离有时是情感的添加剂。有时距离的存在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应当培养自己拉开一定距离看他人的习惯,同时也不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的透明度设置为百分之百。内心没有隐秘足显自己的坦荡,但因此失去了应有的人际距离,无形中为以后的人际矛盾种下祸根,这就不是明智之举。
第二招:根据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来衡量应保持的适当距离。
心理学中人际距离分为四种:亲密距离,例如父母与子女之间或爱人之间的距离,其中尤以爱人之间最为亲密,人际距离最小;熟人距离,指朋友之间的距离,比亲密距离要大一点;社会距离,指仅仅是彼此相识的人相互之间的距离;公众距离,指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及上下级之间的距离。不同的人际关系,有其相应的空间距离,我们在交往的时候,必须切合实际地分析自己与交往对象的关系密切程度,从而把握好适当的空间距离。
亲密距离可以是人际交往中的最近的间隔,用于非正式社交情境。亲密距离的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6英寸~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异性之间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
个人距离以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为宜,用于非正式社交情境。个人距离较亲密距离应稍有分寸感,与熟人交往的空间是近范围,以1.5~2.5英尺(46~76厘米)为宜,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5~4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英尺)端。
社交距离用于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社交距离的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在社交距离范围内,说话时要适当提高声音,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触。如果谈话者得不到对方目光的支持,他会有强烈的被忽视、被拒绝的感受。这时,相互间的目光接触已是交谈中不可或缺的感情交流形式。
公众距离是用于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是能够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公众距离的近范围为12~25英尺(约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在这个距离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