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一声,或三五七声,默默反问:“这一声佛从何处起?”
又问:“这念佛的是谁?”
有疑只管疑去,若问处不亲,疑情不切,再举个:“毕竟这念佛的是谁?”
于前一问,少问少疑,只问念佛是谁谛审谛问。
《禅关策进》,大正藏第四十八册页一一○二中
【白话新唱】
怎么参“念佛是谁”呢?首先,念佛号一声,或者念三声、五声、七声,然后,默默在心里反问自己:“这一声佛号从哪里来的?”再问自己:“这念佛的是谁呢?”
如果内心起了一个疑情,那就让这个疑情去酝酿、扩展。
如果没有疑情出现,那就再重复问自己:“到底这念佛的是谁呢?”
前面的“这声佛号从哪里来的?”可以少问,未起疑情也无妨,重要的是“念佛是谁”,在这里面确实问自己,把疑情引逗出来。
疑情出现之后,参话头才有个下手处,真正下功夫从这里开始。
【白话新唱】
无论参公案或参话头,首要目标是激发疑情,为什么是这样?……让内在产生自动自发的热情,忍不住想去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它会自动运作下去。
参念佛者谁,是禅宗与净土宗的混血儿,有人认为,参“谁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没得到开悟,也还有念佛的保障,是一鱼两吃的好方法。
也有人认为,参就要脚踏实地参,不可心存侥幸,以为有个阿弥陀佛可以做后盾,这么一来心有所恃,一定参不透。
我以为,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从来没有一个技巧可以适用一切人,只要把方法以正确的方式用在正确的人身上,八万四千法门个个都是顶刮刮。相反的,如果把方法以错误的方式用在错误的人身上,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害人的毒药。
切记,参公案或参话头,首要目的是激发疑情。
无异元来禅师提供了十点帮助疑情成熟的原则如下:
一、不虑世事。
二、不贪静境。
三、不为琐事所困。
四、时时自警,如猫捕鼠。
五、集中精神,专究公案。
六、不于无可解释处妄求知解。
七、不以聪明伶俐对之。
八、不作“无事”解会。
九、不以暂时证明为究竟。
十、不以念佛、念咒的方式来念诵公案。
有心参禅的朋友,如果能仔细体会这十点原则,必能减少非常多的障碍,令参禅之旅流畅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