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职场半世蹉跎人生路
16010200000268

第268章 :后记 (一)

后记(一)

人生如梦又非梦,光阴如箭催人老,一晃又十年看过去了。包家良退休了,他在变电所蹲了八年,他在业余时间看书和写作下,他的一部描写抗日战争的长篇小说《四明山畔》在他小学时老校长的儿子、某建筑公司的副总经理支持下,终于也出版了。这部小说面世后,当地报纸都转载他出版这本小说的消息,称他的这部小说是描写浙东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包家良参加了由当地作家协会和文联召开的长篇小说座谈会。获得与会作家和领导的好评。第三年他的第二部描写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战斗在四明大地》也问世了。接着还为他的老校长——当地解放前一个著名爱国志士钟士康先生《爱国志士康钟士康》长篇传记。接着还为当地几十家民营企业写了一本《民营企业发展厅纪要的》报告文学。并加入了县市区两级作家协会。

与此同时,在他的逆境时上学读书的儿子,由于读书用心,考上了当地县里的第一中学,后来又被推荐上了教委直属的著名大学。毕业后,先是在东海的一个中外合资企业里工作,后来又考入世界五百强的一个美国企业里当一名工程师。后来又到一个国资委下面的一个公司里当一个副经理。自然他的工资待遇比他和他妻子的退休工资要高得多了,三十几岁就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

2008年秋天,儿子儿媳儿俩带着他和小孙女儿去南方旅游,他知道父亲早年在鹭江工作,常提起鹭江,便去鹭江旅游。

本来打算乘飞机去的,临行前,因来了台风,为安全起见儿子决定自己开车去。家良听了更是高兴,因为开车沿着沈海沿海高速公路,在浙江沿海开了一段时间后,沿途还将经过福建的宁德、罗原、连江、莆田、泉州和同安直到鹭江,哪正是他五十年前在部队服役时常常在哪里奔来碌去出差和战斗过的地方。想隔了五十年再去看看哪地方不是更有意义更有意思吗。

去的时候,2008年的第九号台风刚在闽南登陆,但游人心热,他们还是在台风过后的第二天就出发了。他们从东海的大朱家上了高速公路后,沿路先经过宁海、台州、温州,哪些地方过去他也去过,现在也已大变,与五十年前去时也完全变得不认得了。过了温州和苍南,此行就来到了福建省的福鼎。接下去就来到了宁德市。

啊,宁德!没有想到现在他从东海出发才半天时间就到了。这是他五十年前非常熟悉的地方!五十一年前——1956下半年,他由海军福州观通团调到离台湾对面最近的平坛岛观音岙观通站当报务员,当时他们的收发报机坏了,站长就叫他背着收发报机到宁德来修理。因为宁德当时是他们部队的上级机关。当时他背着一台八一型的收发报机,从驻地的平坛观音岙步行半天到平坛码头乘船,船乘到海口旅社宿一夜,第二天再从海口乘自行车经龙田到福清,到了福清天已经夜了,再宿一夜。第三天再从福清又乘汽车来到福州。在福州旅社再宿一夜,再经连江和罗原,到第四天的傍晚才能到达宁德。他记得,他从平坛观通站到宁德修一回收发报机来回最快也要六天,慢的时候七八天。有一次,他修好收发报机回来,已经到了福清,在乘自行车的时候,因哪辆自行车下坡时车滑得太快,车把手把握不住,连人带车都翻了个跟斗,他回站里打开收发报机一听,一点声音也没有,打开一看,哪台收发报机的电子管摔坏了。好挨一顿站长的骂呀。但是骂也没有用,这不是他的过错,是当时交通落后造成的呀。哪时从海口到福清的交通工具只有自行车,他有什么办法呢。站长骂了他一顿后也只好再让他返回去宁德去重修。哪一转回就用了半个月。可是今天,我们从浙东的东海出发,他们开了四个多小时的车就到了宁德。他想从平坛到宁德不会比东海到平坛远吧?如果从平坛岛出发,到宁德估计四小时也差不多了。

过了宁德接着相连的是罗原,经过罗原就是连江,连江进去就是福州市了。因为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在鹭江,所以福州没有进去,但从福厦线上看哪福州市区影影糊糊有无数高耸入云的楼群看去,也可想象现在福州的巍巍雄姿了。他们从东海到福州只不过用了五个小时。只半天时间呀!这和过去相比真叫人不敢相信。但包家良五十年前来福州的情形还整整牢记着。1956年,他在上海郊区的海校学习了一年多的报务技术,他和他的十几个新战友。当时由一个大尉带着他们从上海出发乘火车到江西省的上饶。他们乘了一天一夜的火车,第二天再从上饶乘汽车到南平。乘了一天汽车,在南平宿了一夜,第四天早上再从南平乘闽江轮船去福州。在闽江小轮船上又待了一天一夜才到达福州。到了福州又宿了一夜,第二天才到达连江的官头。这样从上海到福州的连江部队,他们当时在路上整整走了一个礼拜。他想如今从上海乘高速公路的汽车,也就六七个小时可以到了吧?现在的一小时相当过去的一天!可见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后交通发展是何等迅速啊!

除了交通发展快,看到当地的面貌和过去相比,城乡的建设更是使人惊讶。而令他最为惊奇的还是宁德城市的变化。五十年前,他多次来宁德,当时的宁德看不见一所高楼大厦。他当年来到三都岙时,只见到藏在高高低低山岙里东一堆西一块的荒凉低矮的小村。当年部队机关也是在山岙里造些平房。而今的宁德,已是一大批楼群的几十平方公里的地级市了。回来时他们在宁德宿夜的时候,他问服务员三都岙在哪里,他们指着大山边密密的一丛楼群,说这就是三都岙。回想五十年前的情景,竟如来到了一个仿佛仙境似的宁德。这是宁德吗?在三面环山一面对海、横贯沈海沿海高速公路、巍巍矗立在闽东大地上的这气势座宏伟高楼林立的新城市,她比我们过去东海老市区还要大好几倍呀!当年荒凉的小县城,现在已经变成了闽东第二大城市,台海西岸最繁华的一个地级市了。他们回来时在宁德宿夜,住在山水大酒店里,这是一个四星级的宾馆,里面还有总统套房。其格局和气派也已和大城市没有什么两样。

离开宁德包家良他们来到了福州郊区。1956年他和战友们来到这里驻福州的一个观通段,哪时他们就住在连江官头山坡上的一小小营房里,而他们的电台就做在官头北面的一个小庙里。连江官头只有一个小小的几家商店的小街,他们买牙刷牙膏时才去走走。而今,当他们路过连江时,连江也变成了一个繁华的城市。高楼嶙此节比,马路纵横交叉。到处都是汽车和行人。

接着经过莆田泉州,哪更令家良感叹不已了。泉州,过去他经过泉州时,三元寺的高高的双塔和旗杆是最显眼的,老远路就能看到,可是现在他们的汽车在宽广辽阔的泉州市旁边整整开了一刻钟,在一大片高楼林立规模庞大的建筑群中,再也看不见三元寺双塔的影子了,哪双塔已经被一大批高楼遮住了。泉州过了是晋江,晋江的新城和石狮也连成了一大批。

到傍晚他们来到了鹭过郊区的同安。过去的同安,只是一些低低的矮平房,县城也就是一个小镇。而今她也造起了许多高楼大厦,已变成厦门的一个区了。过了同安,哪是他转业到鹭江后工作过十五年的集美区了。包家良来到了集美,可是他眼前看到的集美已经认不出来了,因为当年低低的海堤旁边,现在又造起了一条巨龙似的鹭江大桥。而集美现在已经造起了一座座高层的大学校舍。差点叫人认不出来了,当他经过集美再回头看时,才见集美侨校、水产学校、集美中学的道南楼、南薰楼等老校舍依旧还在,只是它们现在改成了集美大学、财经学院、航海学院和华侨大学的文学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