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眼心计心机全集
15992400000245

第245章 为自己的灵魂信守承诺

中华民族历来是强调讲信用的民族,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从古至今都把信用看得非常重要。

《论语》中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还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诺千金,一言百系”“信用如镜,一有裂痕,难以复原”,等等,讲的都是一个意思:“言而有信。”

从古到今,言而有信的人受到人们的欢迎赞颂。不守信用的人则受到人们的斥责和唾骂,李白曾在他的《长干行》一诗中写过这么两句:“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所谓“抱柱信”是说一个叫尾生的男子和一个淑女一天在桥下约会,到约会的时候,女子还没来,河里就开始涨水了。尾生为了不失信用,还是不走,宁可抱住桥柱,直至被水淹死。所谓“望夫台”是说丈夫在外,约定某年某月归来,但是没有实现诺言,妻子总是站在台上望着丈夫归来。这些典故都是倡导人们要讲信用。

失信则失民心,失民心者则必败,这一点,古今的统治者都是非常清楚的。公元前408年,魏文侯拜乐羊为大将,率领五万人去攻打中山国。当时乐羊的儿子乐舒在中山国做官,中山国国君姬窟利用这一父子关系,一再要求乐舒去请求宽延攻城时间,乐羊为了减少中山国百姓们受害,一而再、再而三地答应了乐舒的要求。如此三次,三个月过去了,乐羊还不攻城,这时西门豹沉不住气了,询问乐羊为何迟迟不攻城?乐羊解释道:“我再三宽延,不是为了顾及父子之情,而是为了收民心。让老百姓知道他们的国君三番五次地失信。”果然,由于中山国国君的一再失信,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结果战即败。

做生意也好,治家也好,理国也好,都需要讲信用。

在人与人相处中,讲信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交往原则。与人交往中,要做到“言必信”——遵守诺言,实现诺言;“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周围的人就愿与你进行正常的交往。

处于复杂的社会中,有时守信并不一定会助我们成功,说谎有时反而会对自己有利,如果没有什么波折,甚至会被视为有能耐的人。违信背义在社会交往中似乎有它一定的价值,但这只不过是一种短期的社会行为。老舍先生曾说过:“守信的人所以失败并非因守信而失败,而狡诈弃信的人所以成功,也并非因狡诈弃信而成功。”这是一句值得大家深思的话。孔子说过:“久而不忘平生言。”的确,信守承诺是我们立于这个社会的上上之策,是人与人相互交往中最高贵的情操。

智慧人生

中华民族历来是强调讲信用的民族,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从古至今都把信用看得非常重要。我们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必须要信守承诺,这也是人与人交往中最高贵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