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眼心计心机全集
15992400000236

第236章 有“心机”的人懂得表现自我

在日常交际中,我们所能遇到的大学者、名教授能有多少?一个人有无水平和见识,关键在于感觉。对方感觉好,就会看好你,而他本身也未必就是专家。即使在专家面前,你也可谈他不精通的话题,没什么好怕的。下面是些常用的表现自我的妙招。

(1)引用雅句

如说“味甘而补,味苦而清,药辛发散解表,药酸宁神镇静。任何事物都有它不同的特点,也有它不同的作用”。听到这样的话语,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们一定认为:该人虽不是医生但还懂医药知识,真不简单。可以说,在谈话中,适度、自然地引用一些具有文化色彩的词句,确能起到改善自己形象的作用。

(2)说清细节

人的精力有限。生活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微不足道的历史趣闻、某名著中的小人物,往往被人们忽略和忘记。如果你能在交往的节骨眼上,与别人清楚地谈起,别人就会以为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如果你说“我市有三百多万人口”。并不会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假若你知道人口数是301.2万,那么就请你将这带尾数的数据一气说出。这样的话,别人就会被你的聪慧严谨所折服。

(3)用万能的形容词

有许多描述性词句能运用到任何事物上。当被问及你对一本著作、一部影片或者一段音乐的看法时,你也许对它一无所知,这时就可以说:“我更喜欢他(作者)在此之前的作品,因为它们更具感染力。”或者相反“我更喜欢他后来的作品,因为那些更成熟。”

(4)发表难以辩驳的观点

在交谈中,肯定有人会转向你,并询问“您的看法呢?”你此刻也许并不想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因为你的注意力根本就不在这儿。你可能正在回想来这儿的途中在车内听到的有趣音乐,或者正在努力回忆影片《泰坦尼克号》中女演员的名字。那么,可以用下面三种与任何主题都有关而又不产生矛盾的说法作为你的观点:

“这得依情况而定。”

“也不能一概而论。”

“在不同的情况下也许就不是这样了。”

(5)不置可否,浑水摸鱼

有人在回答别人疑问时所使用的伎俩和表现出来的厚颜无耻令人难以容忍,比如说,如果有人问他:“您读过《堂吉诃德》这本书吗?”他肯定会说:“哦,暂时还没开始呢。”而我确信,他根本不会去读那本书。但又有什么理由结束这次对话呢?

而当问他是否读过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时,他回答道:“非英文版。”立刻,人们对他“肃然起敬”。这几个字的意思明确地给人以三个可能的误导信息:其一,他读过这本书;其二,他精通14世纪时的意大利文;其三,作为一位纯粹派文学家,他根本不屑于寻找中译本。真了不起!

智慧人生

一个人给别人的印象非常重要,要想表现自己首先要给对方一个好的印象。无论自己的水平和见识是否在对方之上,都要想办法使对方觉得自己是专家。而自我表现是有技巧的,掌握了这些技巧就可以在为人处世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