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眼心计心机全集
15992400000189

第189章 多一份热忱,多一份成功

热忱是一个人对所做事情的感觉和兴趣。没有热忱,肯定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不会尽心尽责,不会精益求精。有些人正是因为过于冷漠,对工作缺乏认真,干到哪儿算哪儿,因此不能赢得尊重,更谈不上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了。成大事者需要的不是冷漠,而是热忱。多一份热忱,就会多一分收获。

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谈到自己雇用员工的标准时说,他不爱用那些抱怨环境,抱怨职务、待遇与自己的才能不相称的员工;他所喜欢任用的人是那种对工作满怀热忱,充满责任心的员工,这种员工也许本身能力不那么出色,但他们工作踏实、肯干,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不挑剔,真正能工作上下力气,反而能够为公司出大力。因此,松下先生对公司雇用到能力只能打70分的中等人才,不仅不急不气,反而说这是“公司的福气”。松下本人就认为自己也不是“一流”人才,给自己打的分数也只是70分。但正是这个70分的松下,把松下这个名字变成了世界知名的一个品牌。

热忱是个人最有价值的特征,不管他或她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很多有才干的人之所以失败,很可能是因为缺乏热忱。

当然,要一个人永远地保持高度热忱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会有疲劳的时候,都会有懈怠的时候,长期保持高度的热忱也不可能。这个时候该怎么办?玛丽·凯可以告诉你。

玛丽·凯,美国玛丽·凯化妆品公司创办人兼董事长,当今美国企业界最成功的人士之一。早先,在她为一家利用宴会销售家用产品的公司工作之时,她需要在宴会间跑来跑去,而且一天要跑三个来回,才能应付全家的开支。而这个时候。正是她人生处于低谷的时候,刚刚离婚,又有孩子必须抚养。

和其他人一样,玛丽·凯也有不想工作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形,她就努力地鼓舞起平日的热忱来。一个在美容事业上极有成就的人曾经告诉她:

“玛丽·凯,如果我们只在喜欢的日子才工作,那我们就根本不必去工作了。当每件事都很顺利时,要保持热忱是很容易的,但考验一个人士气的真正时机,是在逆境时是否也能保持热忱。我常常告诉我们的美容师:你必须假装到真正有这种情绪为止——那就是说,假装有热忱,你才会最终变得热忱起来。”

每个人都必定有受挫或是沮丧的日子,当你觉得正处于情绪低潮时,你只有更努力地工作,因为你的态度会影响你周围的人。处在这种时刻,你就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将嘴角抬高,做出微笑,告诉自己:“没关系,只要工作起来,我就会干劲十足!”多说几遍,直到自己相信了这种暗示。

美国西北大学理事会主席兼心理学博士史各特说:“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态度比能力更重要。”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成功、成就、升迁等原因的85%是因为我们的态度,而仅有15%是由于我们的专门技术。然而,现实中,我们往往花费着90%的时间、精力、金钱来学习那15%的成功因素,而对于占85%的成功因素却从未意识到。

带领中国国家队打入世界杯的神奇教练米卢衡量球员有一条标准:态度决定一切。态度的实质是一种热忱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够不讲条件地自觉去做。

有人问卡耐基,他是如何获得成功的。他微笑着说:“除了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和技巧以外,最重要的是,我热爱我的听众。”

卡耐基表现了他的热忱。

有一位名叫格罗夫的地质学教授,他总是有意迈着大步,摆动双臂,在过道里走来走去。你无论什么时候见到他,他总是面带微笑。他的工作在许多人看来,是非常枯燥的,每天都要与一堆不会说话的石头打交道,他为什么还会那么高兴呢?

答案很简单,他对自己的工作有热忱,他热爱并喜欢自己的工作。

热忱是高水平的兴趣,是积极的能量、感情和动机。

热忱是火花,把我们和他人都激励起来,使我们在精神上做好准备去实现我们的工程、兴趣、目标和梦想等。

热忱是一种能源,当我们感到进展不顺或一筹莫展时,推动着我们继续前进。

记得韩国有一部电视剧叫《爱上女主播》,那位新闻节目的女主播,也有自己的烦恼,也有自己的不愉快,但是只要一面对镜头,她就一定会把自己的个人情绪都放到一边,面对观众,就要微笑。“诸位早,很高兴又在这个节目与大家相会。……”即使是很不开心的日子,出现在镜头里的她的微笑也没有少过分毫。

即使是假装的,也不要让你的热忱溜走,把它保持在你的脸上,保持在你的心中,久了,那就是真的。

智慧人生

要想成就大事,必须要有热忱。即使你有才华、有机智,如果唯独没有热忱,那就不会有成功。只有才华和热忱相结合,才能够产生无穷的动力,从而带领我们迈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