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眼心计心机全集
15992400000169

第169章 做事要会算计

做事会算计的人,一定是为自己制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去行动的人。

目标既是我们成功的起点,也是衡量我们是否成功的尺度。那么,怎样来制订目标呢?

有人提出了一种目标的“SMART”模式,即目标的有效与否,它必须符合以下五个条件:具体的、可以量化的、能够实现的、切实的、有时间期限的。

如果再简化一点,可以将有效目标的核心条件概括为两个:一个是量化,一个是时间限制。

量化是指数字具体化,即如果某一个目标能用数字来描述,则一定要写出精确的数字。比如,你为了完成一项健身计划,你不应笼统地说:“我要在六个月之内使自己的身体强健起来,那样我就可以进入深山作业了。”相反地,则应该具体到“半年之内,我要减轻5kg”或是“半年之内,我坚持每天跑两三公里”。

时间限制是指你所确定的目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期限,可以具体到某年某月。没有时限的目标,不是一个有效的目标。你可能轻而易举地为自己找到拖延的借口,使目标实现之日变得遥遥无期。

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在她80岁生日那天做了如下计算:

天:80×365=29200;

时:29200×24=700800;

分:700800×60=42048000;

秒:42048000×60=2522880000.

冰心说,人的一生如果活80岁,就由这十位数的秒组成。那么现在你已经提取了许多时日,在你生命库存中的秒数也许只剩下九位数、八位数,甚至更少。我不敢断定你是否功成名就,但我敢说,很多人并没有这样给自己算过账,没有哪一位能准确无误地把自己过了几位数说出来。很多人在买东西的时候,在消费的时候,在经营店铺的时候,把账算得很细,几元几角几分,可人生也是经营,为什么我们不认真地算一算人生这笔账呢?

一个人的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其实一个人的一生就是由五个阶段构成:25岁之前是求学探索阶段;25~30岁要了解你想做什么,进入相关行业开始创业;在30~35岁之间,是创业的关键时期;35~50岁是大发展大收获阶段;50岁以后则是休息阶段。做这样的划分也是有它的道理的。圣人有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也有人说一个人如果在30岁之前还未有所成就,那么以后就很难有所成就了。

同时,要使目标能够实现,就必须将目标分解量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使自己知道现在应该为目标做什么,使目标有现实的行动基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把目标量化分解为具体的行动计划,一向采用“逆推法”,即先确定长远的目标,然后将长远目标分解成为一个个小的近期目标,由高级到低级层层分解,再根据时限,由将来逆推至现在,明确自己现在应该做什么:

即时行动←更小的目标←近期目标←长远目标

用“逆推法”分解量化目标为具体行动计划的过程,与实现目标的过程正好相反。分解量化长远目标的过程是逆时针,由将来倒推至现在。实现目标的过程是顺时推进,由现在到将来。

这个过程可以这样进行:

先根据总目标实现的条件,将人生总目标分解为几个5至10年的长远目标,再根据长远目标的实现条件,将其分解为若干个2至4年的中期目标,再继续将其分解为若干个6个月至一年的近期目标,进而将每一个近期目标分解成月目标,月目标量化分解为若干个周目标,周目标变成若干个日目标,最后,依次具体化为现在应该去干什么。

智慧人生

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长远的发展目标其实是由一个个短期的发展目标连缀而成的。只有把每一个近期的目标落到实处,那么才会与你未来的愿望、梦想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要会“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