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生意人看的人脉经营书
15909000000007

第7章 和同行搞好关系,他们不是冤家是朋友

在市场竞争中,对于生意人来说,出现对手、压力或磨难是自然的,而且并非坏事,有时候它们能成为经营者潜在的动力。

实际上,真正迫使生意人坚持到底的,往往既非朋友,也非顺境,而是那些可能置人于死地的对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意人应当对对手怀有感激之情。

一位动物学家在考查生活于非洲奥兰洽河两岸的动物时,注意到河东岸和河西岸的羚羊大不一样,前者繁殖能力比后者更强,而且奔跑时每分钟要快13米。他感到十分奇怪,既然环境和食物都相同,差别何以如此之大?

为了解开这个谜,动物学家和当地动物保护协会进行了一项实验:在河两岸分别捉10只羚羊送到对岸生活。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3只,另外7只被狼吃掉了。谜底终于被揭开,原来东岸的羚羊之所以身体强健是因它们附近居住着一个狼群,这使羚羊天天处在“竞争氛围”之中。

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变得越来越有“战斗力”。而西岸的羚羊长得弱不禁风,恰恰就是因为缺少天敌,没有生存压力。

美国人金·吉利长着一脸大胡子,隔两三天就要刮一次脸。当时的剃须刀很不好使,用不了几次就会变钝,磨得太锋利又容易割破脸,致使鲜血淋漓。吉利在烦恼之余没有唉声叹气,而是想到能否发明一种安全剃须刀。他乐此不疲,孜孜以求,吉利剃须刀终于应运而生。吉利还在20世纪初创办了金·吉利剃须刀公司。当金·吉利产品在市场上大红大紫时,一家名叫盖斯门公司的小企业悄悄地与金·吉利较上了劲。它与别的竞争者做法不一样,没有公开打擂要抢在金·吉利公司之前,而是不动声色地尾随其后,组织力量在市场上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收集金·吉利剃须刀的缺陷。在此基础上,盖斯门公司耗时17年,研制出一种双面使用、锋利安全的刀片。更为奇妙的是它不但可以安装在本公司生产的刀架上,而且还能在金·吉利公司生产的刀架上使用。既然有那么多优点,新刀片投放市场后当然备受顾客青睐。金·吉利公司由此失去了许多老用户。

金·吉利公司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很快开发出新的产品。这时候,盖斯门公司的决策者们巧妙地避开正面的刀片之战,而在刀架上狠下功夫。不久,该公司又推出了一种新式刀架。面对盖斯门公司咄咄逼人的攻势,金·吉利公司凭借自己财大气粗的实力,不再“小打小闹”,干脆将原来剃须刀的设计全部推翻,重新设计,研制出一种全新的剃须刀。然而盖斯门公司也不甘示弱,勇于迎接挑战,发明了与之相抗衡的产品。

就是在这种互为压力、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经过几番较量和“厮杀”,金·吉利公司在全球剃须刀市场的占有率从开始的90%降至25%,以盖斯门公司为代表的后来者则瓜分了市场的75%。纵观盖斯门公司发展壮大的整个历程,不难发现强有力的对手对金·吉利公司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法国,科学家法伯做了一个很有名的“毛毛虫实验”。他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上摆放了一些毛毛虫,让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与此同时在离花盆周围6英寸远的地方布撒了一些它们最喜欢吃的松针。由于这些虫子天生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因此它们一只跟着一只,绕着花盆边一圈一圈地行走。时间慢慢地过去,一分钟、一小时、一天……毛毛虫就这样固执地兜着圈子,一走到底。在连续7天7夜之后,它们饥饿难当,精疲力竭,结果全部死去了。

在对这次实验进行总结时,法伯的笔记本里有这样一句话:“毛毛虫中如果有一只与众不同,它们就能够马上改变命运,告别死亡”。同样的道理,成功企业最大的长处是不受定势的影响,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事实上,成功的经营者遭受的失败或者犯的错误并不见得比一般人少,只不过他们勇于尝试,善于改变,直到成功。

日本有一家著名的企业——“综合经营企业”。它的总裁中田修今年70岁,曾饱尝创业的艰辛,经历十分坎坷。他曾穷途末路到流落街头的地步,甚至3次轻生。中田修28岁那年,生意亏损,血本无归。正当他悲观失望想第四次自杀时,无意中看到一个广告牌,上面写着“桑泽设计院”。年轻人并不明白设计院是干什么的,但觉得十分好奇。在读完了有关介绍后,他意识到干这个会很有前途。他想,如果干不好再把自己的生命结束也不迟。在随后的一年内,中田修组建了一个设计院,通过收费招收学员的方式集资。这样一来,原来空壳的公司因为注入了资金而活了起来,并取名为“东京设计院”。他在分析了设计行业的现状后,发现工业设计领域甚为薄弱,便以工业设计为突破口,结果一炮打响。

“东京设计院”成功地为日本的许多大企业进行了产品设计,一跃成为全日本首屈一指的设计研究机构。

中田修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昔日的颓废和沮丧被自信和勇敢取而代之。他凭借对现实世界的入微观察,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得不尽财源滚滚而来。请看——

注意到人们如厕时蹲在那儿十分无聊,就将卡通漫画印在厕纸上;

发现商务用车在露天广场和大街上遭烈日曝晒,风吹雨打,便开发出如同婴儿车上的那种帐篷式的可移动防雨棚;

见到快餐店人多乱哄哄后,便发明了可以随时供应食品的流动快餐车……

中田修像变戏法似地几乎对所有的事物进行设计,其看似简单却又出神入化的创意令人叹为观止。他59岁时拥有的资产达到了100亿日元。从一个几次想自杀的人变成了声名赫赫的大企业老总,中田修靠的是“设计”。其实,他在酝酿产品设计方案时,也在对自己的命运进行着成功的“设计”。

一位年轻人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就获得了冠军,并且打破了世界纪录。

记者团团围住他,不停地提问:“你是如何取得这样好的成绩的?”年轻的冠军喘着粗气回答说:“因为我的身后有一只‘狼’。”

记者们听了,都感到很意外。他继续解释道:3年前,我开始训练长跑。训练基地的四周是崇山峻岭,每天凌晨两三点钟,教练就让我起床,在山岭间训练。虽然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成绩依然平平,每月的进步很小。有一天清晨,我在训练的途中,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狼的叫声,开始是零星的几声,似乎很遥远,很快就急促起来,而且就在我身后。

我知道有一只狼盯上了我,我不敢回头,拼命地跑着。那天训练,我的成绩好极了。后来教练问我原因,我说我听见了狼的叫声。教练意味深长地说:“原来不是你不行,而是你的身后缺少一只‘狼’。”从那以后,我在训练的时候,总想象着身后有一只“狼”,成绩就突飞猛进了。

很多成功的故事总是那样耐人寻味。或许,每一个成功的人,心中都装着一只“狼”,一只鞭策自己奋勇向前的“狼”。这一只“狼”,就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人在求学、事业的旅途中,总会有旗鼓相当的对手陪伴着你一起冲刺,不断激活你生命的潜力。正因为心中时刻惦记着对手的存在,人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更高更远的目标追求,从而逼迫自己更加努力进取,最终变得日益强大。

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处于什么地位,心中都应有一只“狼”,耳边多一声“狼”的嚎叫,在自己想偷懒耍滑、骄傲自满、故步自封的时候,它能及时地发出警告:你的身后还有另一只“狼”在奔跑。这样,你的精神状态就不会变得倦怠松懈,你的生活就不会缺少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