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1588500000024

第24章 经济全球化—走向世界的中国 (4)

确定一个负责国家经济安全的部门。该部门应具备如下几项职能:(1)监测、预测并报告国家经济安全形势;(2)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战略》,定期提出《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报告》;(3)从国家安全角度提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方针、政策和策略;(4)依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提出我国防范和应对损害国家经济安全的具体措施。

建立国家经济安全的联席会议制度。该联席会议应由国务院领导同志主持,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外交部、安全部、国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国务院主要部门参与。

建立我国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功能在于及时反映国家经济的异常征兆,以给决策部门以指导,及时采取措施,将显性或隐性的损失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建立必要的储备和保障体系。建立该体系的目的在于将国家安全遭到损害时的经济损失减至最小,防患于未然。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不能单靠政府的力量,还应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法规,以法律刚性,给妨碍国家经济安全的行为以“硬性”制约。

2发挥经济政治大国的优势,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新规则

倡导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建立结构合理、基础稳健的国民经济,并保持足够的即期支付能力。其中,调整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即设计稳健的产业结构,清除经济泡沫,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外,即合理利用外资,控制债务规模,保持国际收支的长期平衡和足够的即期支付能力。

倡导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加强彼此之间的政策协调,保持政策的一致性,以使国际游资难以对不同市场进行各个击破。

倡导世界各国适当提高国际资金尤其是短期资金流动成本。英国经济学家托宾曾建议对外汇交易征收不超过5%的税金,这样做对长期投资的影响不大,但对频繁流动的国际游资,却可以有效地提高其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交易的频繁程度,削弱市场的过度投机。当然,不一定要采取直接征税的方式,但完全可以通过增加国际资金流动成本的经济手段,控制过度的投机。

倡导世界各国提高国际资金流动的透明度,建议各国货币当局彼此之间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一个有效的国际监管信息系统。

3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提高虚拟经济对实质经济的支持度

要改变传统的监管手段,放松对金融的直接管制,加强以促进金融业谨慎经营为目的的风险监管,保证金融业的效率和稳定。需要指出的是,放松管制并不是不要监管或者放手不管,而是在放宽一些管制的同时加强某些监管,或者在微观上放松一些管制,在宏观上又加强某些监管。从限制竞争改为促进公平竞争和提高安全性并举,在保证金融业稳定的前提下放松束缚金融业合理竞争的过度管制,寻求保证金融业效率和稳定的最佳均衡点,达到对金融运行新的控制,而风险监管则正是适应这一要求产生的新的监管方式。

要努力实现金融监管国际化,改变单项协调的管理策略,采取综合性、国际性的监管策略、监管政策和手段,以与全球化发展趋势相一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监管对象应包括国内金融业、国内金融业的国外分支机构和本国境内的外国金融机构;监管内容应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出现的金融风险尤其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手段应比照国际标准,监管法规和会计、审计制度均应与国际接轨。

4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合作与竞争

要发展我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产业。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劳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就业压力大,这就需要重点发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

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是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趋势。中国市场将与国际市场完全对接,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参与全球竞争,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考验,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发挥自身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需要尽快了解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以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提高竞争实力。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一种趋利经济,趋利的过程就是讲求比较利益的过程。因为在充分实现分工和交换的条件下,经济利益多体现在比较利益上,通过比较利益的实现达到趋利的目的。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强调的是形成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重生产,轻效益。企业也热衷于“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没有考虑比较优势的问题,没有考虑企业效益最大化问题。因此,各地区、各企业的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的问题十分严重,很多企业都是低水平扩张,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不利于社会化大生产,不利于资源的高效配置,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看,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和发展,经济的分工和协作成为必然趋势,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无所不包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片面追求自给自足和“万事不求人”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由于每个地区以致国家在发展经济中,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没有必要建立完整的经济体系。同样,各个经济利益主体在自己的生产运作中,往往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在特定的领域内形成自己的优势,以实现在社会分工和交换过程中的成本最低。因此,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强调利益原则,尤其是比较利益,发挥比较优势是选择和高效配置资源的惟一标准。

由于国际分工合作和国际贸易将会带来一定的比较利益。而我国多年来高额进出口关税和配额的限制,使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交流步伐缓慢,关税限制和贸易壁垒无法体现各国不同的比较优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融入国际的步伐大大加快,通过我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有利于我国企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

由于关税降低和贸易壁垒的消除,使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分工协作成为可能,我国目前暂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会受到国外产品的冲击,迫使劣势产业和企业加快改革和重组步伐,尽快提高竞争能力。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越是尽早开放的产业和产品,越能尽早形成竞争实力。一些保护性行业往往是竞争力较差的行业,因此,加强比较优势的研究对于我国劣势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尽管在技术、管理上还有一定差距,但在很多方面,我们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企业竞争是产品的竞争,其中产品价格的竞争是重要的方面。产品的价格构成中,劳动力成本占有相当的成分。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我国企业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内地的劳动力成本仅占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八分之一。中国目前农村有近十亿人口,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由于农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大大加快,会使城市劳动力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我国企业的成本有较强的优势,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成本会进一步降低,这种趋势将使我国在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更大的国际比较优势。

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市场优势。中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国内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以家电行业为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中国农村市场每百户家庭彩电、洗衣机、冰箱的拥有率分别仅为4874%、2858%和1231%,农村市场远未饱和,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正处在全面建设时期,高速公路、立交桥、铁路、电网、旧城改造等项目使相关产业及产品有巨大市场需求,特别是三峡工程建设以及北京申奥成功,使基本建设及相关产品的市场空间更大。每年几百、上千亿的物资采购为中国相关企业提供了极大的市场需求。这些物资设备除极少数必须从工业发达国家进口之外,由于运输成本等原因,主要还得靠就近配套生产。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中国企业具有熟悉中国国情,了解国内市场的消费心理,加上中国产品在本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使中国企业在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在国外市场中国产品同样有相当的优势。从国外市场的需求档次来看,高档次商品有市场,而中低档商品的市场更广。特别是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高档电视、高级音响、数码相机等高档商品的需求市场很小,中低档商品比较受欢迎。即使最发达的美国,大量财富也只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普通人的生活用品也以物美价廉为主,从清晨的闹钟、磅秤、吹风器,到夜晚的桌灯、睡衣、拖鞋,几乎离不开中国货。即使像家电这样的产品,美国人也并不都要价格昂贵的高档货。中国家电协会组团对美国家电市场进行调研,普遍感觉家电产品在美国家庭中不是消费的热点和重点,也不是显示家庭富有的标志。普通美国人对白色家电的消费观是实用、方便、便宜,而这恰恰是中国产品的特点。另外,在中亚、南亚和非洲等国家,由于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业运输的货物分散,运输量小,运距短,并且道路状况很差,非常欢迎中国的价格低廉、经济实用的产品。因此,中国产品在国外的市场中也有很大的优势。

一些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特别是在我国开放较早的一些竞争性行业及企业,它们在长期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技术、人才和资本优势。一些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较强的研发能力,掌握相关产品的关键制造技术,品牌已有相当的知名度。个别企业如海尔等,通过坚持走国际化经营的路,使企业发展成为世界级跨国企业集团。海尔集团凭其实力与魄力,选准美国、德国等高度发达国家作为主攻目标,并在美国安营扎寨,建立生产制造基地,打开美国、德国市场,随即趁势开拓一般国家的市场。在福布斯杂志的统计中,全球白色家电海尔集团综合实力排到了第6位。目前,海尔已经在世界各地建立起12家海外工厂,56个贸易中心,15个设计中心,营销网点53 000个,产品销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海尔的总销售额为406亿元人民币,而出口创汇28亿美元。

即使我们有些行业总体水平目前不如发达国家,但是国际市场的需求是有档次差别的,任何国家在相关的产品上都有强有弱,有所为有所不为。国际间的产业结构是有分工的,分工的基础就是比较优势,即使经济最发达国家也不可能什么行业都先进,什么产品都有绝对的竞争力。在某些领域内我们的企业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只要我们选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就会有自己的市场机会。即使在普通机床、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机械领域,我国的产品在质量、品种、性能和价格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抗衡。国产工程机械的价格普遍低于进口原装产品,引进技术实行国产化后的主机市场价格,大体相当于同型号进口产品的50%~80%,由国内自行设计,基本用国产零配件生产的产品,其价格仅为同型号进口产品的1/4左右。

大致来说,我国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产品,如纺织服装、文教体育用品、毛皮羽绒制品等多数纺织轻工行业,以及部分建材产品、部分家电产品、部分机电产品、部分化工产品及部分钢铁产品也是有很强的竞争力的,具有比较优势。加入世贸组织,短期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企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可以利用国外市场配额和其他非关税壁垒的消除,使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些产品大多数已属于发达国家不生产或很少生产的。

我国的纺织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代表,它占我国工业增加值的8%,是中国传统的支柱产业,是我国38个行业中的第二大行业,又是我国最大的创汇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生产国,纤维加工总量达到了一千万吨;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出口国,出口额占世界纺织品出口贸易额的13%,同时,也占中国商品出口总额的23%。中国纺织品出口近几年在产品结构、出口附加值等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展。中国纺织行业在加入WTO后,由于有劳动力和资源的相对优势,有比较齐全的行业加工基础,所以为中国参与竞争提供了有利条件。